中风的中西医剖析

【关键词】 中风病。

本文将中风病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了中西医两方面的综述。分别从诊断学、治疗学的若干原则对中风的病因、机制等方面做了系统阐述,对本病的治疗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 概况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中风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二大类,以脑梗死最为常见 [1] 。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为发达国家前三位死因之一。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日新月异,已使某些不明原因及危险因素日渐明朗,然而若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最理想的举措乃是预防各种危险因素。脑中风危险因素很多,主要是以下因素。   1.1 高血压 许多研究均已证实高血压是脑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增高均是各类脑中风危险因素。   1.2 吸烟 多项研究表明,吸烟亦是脑中风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仅次于年龄和高血压。   1.3 心血管病 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房颤等,特别是伴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者,为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   1.4 糖尿病和血糖浓度 糖尿病和血糖浓度为脑中风危险因素,且常合并高血压和心脏病。   1.5 血脂异常 高脂蛋白a[Lp(a)]是缺血性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已广泛应用LP(a)作为测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指标。Lp(a)与有症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和颈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1.6 急性脑血管病史 以往发生过短暂脑缺血发作(TIAS)和中风史,都是脑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TIAS愈频繁,中风的可能性愈大。   1.7 饮酒 酒精能促使血小板凝集,促发凝血反应和引起脑血管痉挛,但适量的饮酒又可通过升高前列环素、HDL和降低LDL而减少血栓形成。   1.8 妊娠和避孕药 普遍认为妊娠可增加中风危险性,但资料不多。   1.9 其他因素 脂肪酸、半胱氨酸血症、感染、地理分布和种族、放射性物质、饮水等。除上述危险因素外,血中红细胞比积、血小板浓度、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红蛋白水平、镰形红细胞病、阿朴脂蛋白、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原、狼疮抗体等均逐渐被证实为中风危险因素

2 中风的概念和分类   2.1 概念 中风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 [2] 。它是以猝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晕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包括西医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因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变化莫测”,古代医学家类比而名为“中风”。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   中风的根源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由于脑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致使血管腔狭窄或形成夹层动脉瘤,在各种诱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用力过猛、血压升高等影响下,造成血管破裂或堵塞,使脑血液循环障碍,形成部分脑组织缺血、水肿等病理改变,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从而相应出现一系列的中风病症状。一旦发生中风,病情一般均严重,即使经过积极抢救而幸存者,也约有半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口歪舌偏、讲话困难等,因此,发现半身麻木、活动障碍应立即找中医特色专家及早诊治可以获得较好效果。中风如昏迷不醒患者应安全送医院抢救。

2.2 中风的分类 中风大致上可以分成两大类:即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缺血的原因 [3],可以是脑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滞了血供;也可以是血液内有栓子,在流动过程中把相应管径的血管堵塞,造成局部缺血。前者我们称为脑血栓形成,后者称为脑栓塞,两者都造成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中风:脑内血管破裂,出血在脑内,称为脑出血。脑浅表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另有两种情况:(1)中风引起的脑局灶性功能障碍,持续时间短,最多不超过24h,称为TIAS,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通常认为与缺血有关。(2)无脑部病征的中风,往往在颅脑部影像学检查时,才发现脑部有中风灶,这种中风被称为“静卒中”。   3 中风的病因和诱因   3.1 病因 中风的病因复杂多样,总的来说都与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等相关疾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高血压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4)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5)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密切,有30%~40%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   3.2 诱因 中风的发病方式呈现急性、突发性,但病理过程则多是缓慢的,在这个病理变化过程中,中风的诱发因素促使这个变化过程突然升级,而发生了中风中风的诱因大致有:(1)情绪不佳(生气、激动);情绪激动也会使血压突然升高,引起中风。(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过饱进餐和进食过分油腻的食物能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液循环加快,血压突然上升,因而可导致中风的发生。(3)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坐起和起床等体位改变。(4)气候变化(冬秋季比夏季好发。这是因为冬天天气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而夏季天气热,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的缘故。但是夏季中暑,出汗增多也会促发中风);妊娠;大便干结;看电视过久;用脑不当等。(5)各种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友病、心脏病、血黏度高、心动过缓、血管硬化。(6)服药不当,如降压药使用不妥。

4 中风的临床表现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 [4] 。脑出血起病非常突然,一般表现有:(1)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2)呕吐:约一半患者发生呕吐。(3)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或昏迷,程度与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和速度有关。(4)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5)眼部症状:常见瞳孔不等大、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脑出血还可以伴有颈项强直、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等。若患者出现深昏迷、高热、瞳孔改变以及合并消化道出血等,则表明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脑栓塞是指脑动脉被身体其他部位随血流而来的栓子所堵塞,引起脑的缺血坏死(脑梗死)。起病多急骤,症状多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意识障碍较轻或持续时间短,仅少数人陷于昏迷。也有初起呈现头痛、局限性抽搐和烦躁不安等。颈内动脉系统脑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主侧半球病变常伴失语,两眼常向病灶侧凝视。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的主要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同向偏盲、眼肌麻痹、头痛、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病灶对侧中枢性偏瘫、面瘫和舌瘫,对侧感觉迟钝。有的呈多数脑神经麻痹、交叉性瘫痪及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多见原发病征象。   脑血栓患者发病前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糊不清或失语,饮水呛咳。多数患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面神经及舌下神经麻痹,眼球震颤,肌张力和腱反射减弱或增强,病理反射阳性,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5 中风的后遗症   5.1 偏瘫 “偏瘫”是最常见的中风后遗症。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即“三偏”)。   5.2 失语 失语也是中风的主要后遗症。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感觉性失语则语言表达障碍,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自说自话。命名性失语则表现为看到一件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却叫不出名称。   5.3 智力障碍 较大范围或复发多次的中风,可留有精神和智力障碍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