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者生存下载【漂亮者生存】

“心目中”的约夏・贝尔和“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这个组合足以将我吸引至6月24日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贝多芬的《科里奥兰序曲》是这次节目单上让我最惊喜的,此作听之多爱之厚,那种属于聆听者的激情和泪水是常伴音符之间,不过无指挥现场演出才是这部艰深作品让我真正感兴趣的点。

首席位置上的贝尔身体的大幅摆动和空拍时琴弓的划点挥舞作为指挥的手段,带领团队将一种激动不安的悲剧性张力表现得很立体也很流动,这种张力并没有因为乐队编制而受局限,也没有因为缺少指挥台上的肢体诠释而打折扣。

无论所谓的“三大”还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都必须跻身其中。

它幻想性的形象,浪漫主义的叙事态度,如歌的抒情诗以及五光十色的谐谑气氛,都是这部经典作品的美妙之处。

对于独奏者贝尔来说,刚领衔完贝多芬序曲接着站起来拉门德尔松,表现出了他的实力。

拉乐队和拉独奏,对于左右手和听觉上的需求有很大不同,贝尔的调整很迅速,不过可惜的是仍然没有将独奏谱首页的八度上行拉准。

他的琴音色很甜,特别是高音,音量和穿透力方面由于他运弓“波音”较多所以显得相对号小一些,风格的把握毫无问题,浪漫气质流露于字里行间,无奈亮点不多,整体演奏应该说不过不失吧。

贝尔自己创作的华彩乐段不是很讨巧,虽然符合他个人的演奏风格,但是否为整个作品演奏的精彩性添砖加瓦了呢?我说没有。

事实是,这部协奏曲乐章间藕断丝连的布局由于作曲家亲自写就的华彩乐段而独特,从乐曲的大环境看,充分炫技型的华彩不适合夹在乐章中,而不炫技华彩好像至今也没人写得超过作曲家本人。

多年来,也有一些小提琴家像贝尔一样试图打破这个原作华彩的框框,自己创作,现在看来都不能算成功,至少没人记得住,都是一带而过,听后即忘。

下半场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其实没太多好讲,木管的表现可圈可点。

各声部间音量和音色的配比很适当,展现出圣马丁的功力,演出很精彩。

说起来这个曲目近年来在国内乐团的音乐会上也是常演的,甚至他们考核招聘时也偶尔会用其片段作为视奏题目,这个“贝七”普及的力度已经快成喜闻乐见了。

《费加罗婚礼序曲》返场,在掌声和欢呼声中,身边的朋友问我:“你说贝尔乐团中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起作用吗?”“精神领袖吧,至少是向上的笋尖,是年轻的力量,是漂亮筹码。

”   记得最早听贝尔,是他在DECCA厂牌录制的那些唱片,尤其喜爱他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两首奏鸣曲和沃尔顿的协奏曲,如今DECCA已是历史,可贝尔仍在努力着,俊美着,祝福他,请至少让漂亮生存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