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治疗突发性聋疗效中的作用

【关键词】 突发性健康教育 效果。

突发性聋简称暴聋,是指几小时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一种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伴有耳鸣和眩晕,除听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症状及体征,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我科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突发性患者58例,均符合中华医学耳鼻喉科分会1997年制订突发性聋诊断标准[1],给予健康教育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58例,其中男20例,女38例,中度耳聋30例,重度耳聋28例,年龄21~78岁,平均49.5岁。左耳22例,右耳36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滴注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和激素治疗,同时辅助高压氧治疗健康教育指导

2 健康教育

2.1 心理指导 突发性聋几乎都有程度不同的耳鸣发生,因而患者常有焦躁不安、恐惧及自卑心理。担心耳聋治不好,给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困难,由于失去听力,不如以前那样与别人进行正常交谈,因此,心情异常苦闷,针对这种心理特点,护士和患者谈话时,单侧者应在其健侧耳边说话,双侧者声调要提高,当患者进话时,要耐心倾听,态度温和而亲切,全面了解发病的心理因素及社会背景,有的放矢地指导患者,正确对待和解决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告诉患者消除不良的心境,因为会使人意志消沉,而且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2]。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将突聋的发病机制、转归、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不同方式传授给患者,使其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保证良好的心态。看一些有趣的书籍,听一些轻柔的音乐,使其精神放松,心平气和地接受和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对治疗无效或疗效不理想者,在深表同情的同时,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患者在出院后以良好的状态回到以前的社会环境中。

2.2 行为指导 (1)嘱患者严格戒烟,烟草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及微量氰化物等多种有毒物质,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内缺氧而受损,增加血液中纤维蛋白的水平,诱发血小板积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加重缺氧。(2)发病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患病的24 h内,是最佳治疗时机,发病到就诊时间的早晚对该病的预后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争取时间尽早治疗,使患者了解休息治疗中的重要性。少活动,多休息,在病情发作时,应平卧休息,避免病床摇动,以免引起眩晕。护士要保持病室的安静,整洁。另外,为避免患者寂寞要鼓励其亲友常来探访,坚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如游泳、坐飞机,并预防感冒。(4)海拔3000~5000 m的范围内,随着海拔的增高,缺氧加重,因缺氧引起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和高粘血症亦相对严重,影响血液流变学,导致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是突发性耳聋的重要治病因素[4],所以应尽量避免在高海拔地区长期工作和生活(本文中患者均生活在20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