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的内部运行机制

我国自1991年正式试点开办工商管理硕士(以下简称MBA)教育以来,MBA教育工作者在具有中国特色的MBA教育管理体制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20多年来,无论是MBA培养院校的数量、MBA招生规模以及MBA的社会影响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MBA教育也存在着混乱现象,有时还表现得相当严重,如办学目的不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组织松懈、招生恶性竞争等问题,困扰着我国MBA教育,成为制约我国MBA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但与我国的MBA教育缺乏相对科学的考核评估方法、政府主管部门缺位、评价手段落后等因素有关,所以对我国MBA专业认证运行机制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概述。

(一)工商管理硕士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的英文缩写(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多数国家工商管理教育的主要形式。MBA教育以其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成为职业经理人和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相比于传统型的学术类研究生的培养,MBA在培养目的、学习模式、考核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区别。归纳起来具有以下特点:①MBA教育培养职业经理人和专业的管理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MBA教育呈现出很强的职业性特征。②MBA教学内容是对于管理领域的系统方法和技能的学问,更多体现为方式方法的学习。③MBA是一种实践性教育,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相比于其他教育形式,更注重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④MBA教育属于教育服务产品的一种,它所提供的是为消费者改善和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受教育者价值增值的非实务形态产品。通过以上对MBA教育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MBA教育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实用性高级管理人才的教育服务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研究生教育

(二)专业认证

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认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认证机构专业教育单位以及专业性的教育项目实施的专门性认证,一般由专门的职业学会或独立的认证机构同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从专业认证机构来看。专业认证的团体和机构一般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这些组织通常是非政府性、非营利性、独立的第三方组织,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②专业认证的对象一般是指高校所开设的教育项目。但不是包含所有教育专业,而是对于某种特定的专业教育范畴进行的专业教育评价活动。而本文主要针对MBA教育项目的专业认证制度作为研究对象。③作为一个评估的过程是对专业教育质量的一种控制,主要的目的在于保证未来的专业从业人员获得质量可靠、满足某一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教育,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专业认证应提高教育的透明度,完善高等教育的信息披露机制,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二、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的功能。

(一)规范和推进器的功能。

对于“规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方面:①对于公众普遍认可的标准应用,可以使MBA培养院校和MBA项目保持良好的社会声誉。②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学校MBA项目的评价,帮助学校获得更多地社会资源。③有利于学生的选择。④帮助学校之间的专业或学分互认。

对于“推进器”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标准的设定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等相关人员提供追求的目标和推动力;二是帮助MBA培养学校不断改进发展战略,提高MBA教育质量

(二)代理人和缓冲器的功能。

由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MBA培养院校所处的地位不同,二者对于MBA教育管理担负着不同的功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具有颁发办学资格和学生的学位授予权,并提供学生的助学贷款和科研基金,学校负责生源的组织和教学工作。MBA培养院校需要政府的资源支持,但又必须保证MBA教育的自治权利,由于双方目标不一致,难免产生冲突和矛盾。但是认证机构的产生会在政府学校之间架设一道防火墙,让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政府的管理控制权之间增加一条缓冲带。

MBA教育项目的发展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完全听任市场左右MBA教育的发展,极有可能损害MBA教育质量。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在维护MBA市场特征和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找到一种千预市场、调节供求关系,能促进我国MBA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而认证中介组织则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对MBA培养院校有效管理的平台。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等人对中介机构的研究认为,有助于理解认证机构“缓冲器”的功能。他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可以主要由学术权威进行协调,不管协调的好坏,而不是通过国家官僚的命令或市场型的相互作用。这种学术权威的协调可以通过‘缓冲组织7来实现”。

(三)发言人和守门人的功能。

作为一个与市场高度相关的教育项目,MBA专业认证对于社会来说,实际上扮演着发言人和守门人的角色,通过对MBA培养项目市场准入标准的设计和认证,使社会大众相信,通过认证的MBA培养院校才能达到MBA的基本质量要求。市场有相当多的“野鸡大学”、“文凭工厂”而损害了整个MBA教育的声誉,通过MBA的专业认证可以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从保护教育消费者,以及利益相关群体的角度来看,MBA专业认证更像一个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信息员。全部的认证过程可以看作是收集、整理和公布MBA教育质量信息的过程,促成社会对高校MBA培养质量的了解和理解。认证采用同行专家实地考察的方式,使得认证所提供的信息具有明显的专家色彩,因而具有权威性。

三、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的运行主体。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其实质就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因此,MBA教育作为一个服务性的教育项目,在市场中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成为我国MBA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是有中国特色MBA专业认证机制的关键。

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校具有国家授予的办学自主权、高校是依法办学的实体组织、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MBA教育项目也不例外,这是教育本身的规律和MBA培养院校的任务所决定的。MBA教育工作的任务就在于学校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企业管理人才。因此,MBA培养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强调学校应当成为办学的主体,但是在我国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是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下进行的,政府加强对MBA教育的宏观管理,是我国MBA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这里的关键是要通过立法,正确划分政府、社会和学校三者之间的权力与义务,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MBA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MBA专业认证的运行主体是由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组成。MBA培养院校的自主办学,自主负责MBA质量体系是MBA专业认证的基础,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政府发挥着MBA教育的宏观指导功能,肩负着完善法律法规、培育教育中介机构的职责,社会负有监督的作用,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明晰三者的职能定位,才能建立较为完善的MBA认证运行机制

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的外部运行机制

(一)转化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

MBA教育认证的主体是由社会、政府学校共同组成,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认清MBA的教育规律,从我国MBA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出发,对MBA专业认证以及MBA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宏观的指导和调控。以规避由于市场失灵而带来的质量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认证的功能,达到提高我国MBA教育整体质量水平的目的。所以,在面对MBA教育的规范管理时,政府应转化角色,转变职能,强调服务功能,制订有效地政策法规,净化MBA教育的市场环境,培养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并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

(二)完善法律法规,规范MBA认证机制。

完善的法规是保障MBA专业认证机制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同时为MBA教育质量控制和市场机制的介入设置了必要的准入条件。笔者认为,要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规进行完善和修订,增加相关教育认证的名文,应对各个认证主体在认证活动中的责权等相互关系作出明确地规定,具体的内容应该包含认证机构的设立、认证人员的审核、认证经营以及认证的监管,使我国专业认证有法可依。

(三)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参与权,培育中介机构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MBA发展历史,我国MBA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MBA教育机构、生源市场以及教育服务等还不成熟。当前,我国MBA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状况是一致的,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MBA教育半官方协会,也仅仅存在二十余年的历史,对于MBA教育的指导和管理一直由教育部主管部门和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协商决定,也就是说我国MBA教育的市场发育状况,尚不能支持完全市场化的MBA评估认证的中介组织。建立非官方、非营利的专业认证中介机构是实现专业认证的基础,其以特有的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成为协调专业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纽带。因此,为保障我国MBA教育专业认证的公证性、客观性和权威性,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应建立在政府引导下,结合专业特色,以行业发展为依据,以同行评价为主体的官方认可的专业认证机构

(四)引导理性价值取向,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MBA教育拥有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所有相关者的参与对于保障MBA认证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MBA是我国第一个硕士项目,对于我国今后的专业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正确引导MBA教育的利益相关群体和社会公众对于MBA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及其价值取向的理解。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围绕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主线,以培养专业教育评估市场为中心,对专业认证制度进行正面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向社会公众展现专业认证的优势和成果,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公众对教育多元化价值的认同,提供社会各界特别是MBA相关群体对于MBA认证的热情。

(五)发挥专业认证作用,逐步完善认证体系。

我国专业认证的研究和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专业认证的认识尚有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专业认证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对专业认证价值取向的认同,政府关于专业认证的宏观管理,专业认证人员的培养专业绩效评估等。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MBA教育认证体系的建设,应鼓励开展专业性的认证研究,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专业认证的经验,广泛吸引社会公众的参与,提高MBA培养院校对于MBA教育认证研究的积极性。

专业认证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应结合中国MBA教育实践,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MBA认证体系,特别是要发挥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使之成为教育认证的指导主体。

五、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的内部运行机制

(一)依靠政府为主。

政府是管理教育的主体,政府的权威是强大的。其表现是:①政府千预教育合法,而其他团体千预教育则需要政府的授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机构要想开展活动,也就自然要经过政府的授权;②认证是一种法定的政府宏观管理MBA教育的手段,要想使用这种手段就必须纳入政府管理的渠道。

(二)依靠市场为辅。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机构仅仅依靠政府又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如果一切听命于政府,这种组织就难有独立性,与其说它是一种中介组织,不如说它是挂着事业单位招牌的政府职能组织,是一种“翻牌公司”而已,这就失去了建立中介组织的意义。此外,完全依靠政府无异于增设了一个部门,使政府的财政包袱越背越重,也加大了组织改革的难度,因此,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机构就需要通过市场与社会和学校进行广泛的联系,通过为他们提供优质的评估服务来获得生存的基础。但由于目前认证市场还不发达,完全依靠市场风险太大,故这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

(三)依靠专家为本。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机构要赢得MBA培养院校的信任,其认证的权威性至关重要。传统高校的文化精英地位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使得高校MBA项目对外部的评估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认证机构的业务不精,或由外行来评价,高校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让认证机构处于尴尬境地,从而降低认证机构的威信,影响认证机构今后的业务。因此,认证机构除了自身要有一定的权威以外,还需要建立一种广泛的专家网络,从而使每一次现场认证都是令人叹服的、质量都是过硬的。这是MBA认证机构得以正常运行的根本。

(四)尊重学校自评。

认证的自评是MBA项目进行内部质量保障的一种手段,认证机构学校MBA项目的认证不是最终目的。认证是为了保障和提高MBA教育质量,这才是根本。教育质量保障是学校自己的事情,国际经验证明,只有高校自己具有了质量保障的意识和行为,认证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认证与其说是一种外部质量保障,不如说是通过外部的力量促进MBA培养院校进行自我质量保障。因此,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机构不是高校MBA项目的“裁判”,不能对学校说三道四,而只能是帮助学校诊断问题、促使其建立更为健全的MBA质量保障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MBA认证机构应尊重学校的自评,专家组进入学校之前应广泛听取学校的意见。

(五)依法独立经营。

依法是指认证机构要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与政府规定的框架内运行。这种运行应当是独立的,而能独立运行的前提是有一个结构合理的组织,决策、执行、咨询、监督四个系统要相互支持、和谐一致。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机构运行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用的方式。在运行中涉及政府、市场、社会、学校等方面,其一般采取这样一种机制:依靠政府为主,依靠市场为辅,依靠专家为本,尊重学校自评,依法独立经营,构建由政府、市场和专家共同构成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认证机构的支持系统,其与学校构成了组织运行的主客体系统,并在政府、社会、认证专家的支持下,对学校MBA实施认证,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聂鑫,王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武汉441300)。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