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优化对策建议

摘要:为了优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缓解其融资困难,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财税政策,但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本文以广西钦州市为例,通过调研数据,在分析钦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的基础上,针对钦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缺少有效抵押物,融资渠道和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优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的对策建议。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 金融服务环境 优化对策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2003年1月1日《中小企业促进法》正式实施。

2009年9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大财税支持、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

特别是十八大报告再次指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2013年我国银监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对关于做好或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我国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政策,广西也制定了《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若干金融财税政策》。

2014年以来,钦州市先后出台了《钦州市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以便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引导小微企业向科技型和创新型方向发展。

一、钦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建设情况   近年来,钦州市小微企业呈现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2010—2014年小微企业分别为518户、710户、1174户、1011户、1199户,其总体税收分别为2561.35万元、2876.65万元、2775.29万元、3333.19万元、2453.93万元。

2015年1月至9月,全市中小企业数达到1.63万户,比上年增长24.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数286家,比上年同期新增9家;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为731.57亿元,比同期增长21.46%。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钦州市相关职能部门与银行合作建立了“惠企贷”制度,市财政局设立中小工业企业信贷引导资金,市工商管理局积极开展股权出质登记工作,市金融办着力营造良好信贷增长条件,促进了钦州市小微企业的发展。

主要措施和成效如下:   (一)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钦州市银行金融企业通过深化银政企合作、配置专项资源、设立专营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截至2015年9月末,兴业银行钦州支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7.6亿元;农行钦州分行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8.73亿元和6.6亿元。

截至2015年10月末,钦州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74亿元,占贷款余额的68.71%;广西北部湾银行钦州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05亿元,占比达55%。

(二)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钦州市以“企业服务年”为契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一方面,集中优势资源和部门特色,通过一对一帮扶,全力帮助重点项目和业主解决融资需求。

如华夏银行给予广西新天德能源公司的5000万元续贷支持和2500万元的贸易融资(信用证)额度,满足了该公司现有生产能力下的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着力帮助企业化解债务危机。

如钦州新合力、桂钦海运、恒源石化等公司经营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

政府通过“政府牵头引导,银行积极配合,企业自身努力”的办法,运用市场化手段,帮助企业逐一化解危机。

(三)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近年来,钦州市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建立了集政府担保金融服务和保险保障于一体的“政银保”贷款担保体系。

建立“惠企贷”金融服务平台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钦州市财政各安排了1400万元作为 “惠企贷”项目风险保证金,为钦州市小微企业解决2.8亿元融资需求。

(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截至2015年7月,钦州市共有小额贷款公司13家,注册资本合计7.24亿元,开业至今累计发放贷款21.87亿元。

二是加强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

钦州市设立由市财政资金参股的融资担保机构为企业解决担保难题。

2014年9月,钦州市政府筹建了两家市级融资担保机构,其中一家由市滨海置业集团独资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另一家由市开投集团作为主发起人,引进一家民营资本参股,注册资金2亿元。

(五)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截至2015年8月,全市有21家企业进入自治区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

广西润港林业股份公司已于2015年5月11日正式登陆“新三板”,实现钦州市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零的突破[1]。

此外,还有5家企业与券商等中介机构签订了挂牌上市服务协议,有5家企业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

二、钦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   调查中发现,银行机构贷款门槛高,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难度仍然大。

银行对大型企业贷款利率上浮一般不超过30%,而对中小微企业的基本上浮30%以上。

另外,中小微企业还需向担保公司和部分中介公司支付担保费、资产评估费和保证金等。

再加上银行机构贷款门槛高、手续繁琐、额度低、期限短、融资费用高,大大地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

部分金融机构基于风险考虑等因素,会减少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惜贷”、“惧贷”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二)中小微企业信贷资质仍以有效抵押物作为关键因素   钦州市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厂房或设备较落后,甚至部分属于租赁经营,有些企业内部产权界定不明晰,银行难以掌握企业的产权归属,无法确定抵押资产。

另外中小微企业银行信誉等级不高,基本上都是3B或3B以下,难以达到银行机构发放贷款的要求,再加上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完善,影响其信贷资质。

(三)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和方式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钦州市的中小微企业基本上都是在银行或通过担保等形式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但主要融资渠道仍然是银行贷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虽然注重推动金融业的发展,着力深化现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对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组建力度等工作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但目前的融资渠道仍难以满足我市中小微企业资金的需求。

(四)优惠税收政策受益面和优惠度小,未能减少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钦州市小微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调研显示,优惠政策受益面较为单一,目前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仅对盈利的小微企业有用,而钦州市小微企业盈利面仅为14.30%,可以说将近85%小微企业未能享受到优惠政策;目前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限定为30万元,即每年减免税额为1.5万元,这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三、优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钦州市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钦州市小微企业云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实体平台—网上平台—移动互联平台的三级跨越。

重点建设推广政策优惠贷款平台、政府采购贷平台、最具融资价值企业贷款平台、“融资通”平台、城乡担保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为政府各部门和中小微企业办理财政扶持、税收优惠、融资担保等业务提供服务。

加快搭建综合性金融服务网络平台,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线上对接,实现融资需求和金融产品的快速配对匹配,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金融机构展业渠道。

(二)切实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充分运用缓征或先征后返等税收优惠方式对小微企业进行扶持,有效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加大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力度,并视实际财力逐年调整专项资金规模。

加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力度和资金规模,鼓励各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投入。

(三)大力发展中小金融公司   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微企业互助基金等中小金融企业,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推进金融机构向县域、农村延伸服务。

依托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等载体平台,积极吸引金融租赁、风险投资、担保、信托、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入驻,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贷款难题。

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配套政策,进一步调动银行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2]。

(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服务小微企业的专营机构或部门,完善适应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

监督银行机构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细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监管政策。

整治银行业不规范经营问题,清理不合理收费,扩大小微企业收费减免范围。

(五)创新政银企合作新模式   进一步深化政银企信息交流平台,促进银企融资有效对接。

积极与省级银行沟通对话,进一步密切与省级银行的战略合作,争取把钦州市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区域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尤其是优质的中小微企业

建立中小微企业银行金融机构的多种融资合作模式,推动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互利合作、风险分担机制。

(六)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协调推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对重点拟上市和挂牌中小微企业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加强与境外交易所联系,促进企业在境内外主板市场、“新三板”挂牌上市。

推动建立各区县、有关部门信息沟通机制,推动更多中小微企业通过境内外发行债券、私募股权、资产证券化等多渠道融资,扩大直接债务融资规模。

加快推进新型金融组织建设,规范发展融资担保公司,设立资本中心、民间金融街、金融超市等。

(七)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小微企业信贷审批流程,减少中间环节等措施,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围绕创新还款方式、提高发放效率、创新担保方式、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方面,引导银行机构开发适合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融资平台

利用好北部湾微贷、微小贷等产品的灵活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将业务触角延伸到县区、乡镇一级,把微贷、微小贷业务做大,增加投入量。

参考文献:   [1] 黄宇琨,林晴. 抢占金融高地 服务实体经济[N]. 钦州日报,2015(10).   [2] 林永居. 福建小微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现状及优化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