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及植入化疗药泵对直肠癌患者手术创伤及术后恢复

作者:朱威,刘建红,雷宇,罗成福。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及经双侧髂内动脉植入化疗药泵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手术创伤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总结68例双髂内动脉结扎化疗药植入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常见症状和并发症、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 在直肠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加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化疗药植入术,平均增加手术时间35 min,增加出血量15 ml,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及拆线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常见的症状为局部不适(36.76%),无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及置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出现,仅14.71%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植入药泵患者行取泵手术。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对直肠癌Mile’s手术可减少输血使会阴部渗出减少,愈合加快,同时双侧髂内动脉化疗药泵的植入,便于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准备,其术中、术后对患者所致的创伤小,且并发症容易预防,应用安全。

【关键词】 直肠癌;髂内动脉化疗泵;创伤;并发症。

在我国低位直肠癌发病率高,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至今仍是直肠癌行之有效,运用较普遍的手术手术结扎双侧髂内动脉,可以缩短Mile’s手术时间,减少输血,会阴部渗出减少,愈合加快。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各种手术治疗的同时,为预防复发及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可加行经髂内动脉植入化疗药泵的操作,以便进行局部化疗。由于药泵导管长期置留于动脉血管内及泵体留置于皮下,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模式,这种方法术中、术后是否会因为结扎双侧髂内动脉和植泵,而导致相关并发症增加患者的创伤,是区域性动脉化疗非常关注的问题[1],我们对此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97~2008年我院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同时进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化疗药植入术者共68例(共136个化疗泵),其中男40例,女28例,平均60.52岁。手术方式为:前切除术(Dixon)24例;肿瘤切除,远端肠管关闭,近端肠管造瘘术(Hatmann)8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20例;乙状结肠造瘘6例;未行其他治疗而单纯给予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化疗药植入10例。

1.2 顺序与方法 总的原则是首先探查、解剖双侧髂内动脉,并将近心端带线结扎双侧髂内动脉化疗药导管置入及化疗药泵体埋入,均放在最后过程进行。对可手术切除的肿瘤,Dixon手术先解剖双侧髂内动脉,并将近心端带线结扎,切除肿瘤后,行肠管吻合,然后再行双侧髂内动脉药泵导管置入及化疗药泵体的埋入;Hatmann手术和Mile’s手术,则在造瘘肠管拖出腹腔后再行双侧髂内动脉化疗药导管置入及化疗药泵体的埋入。肿瘤不能切除需行造瘘时,则在待造瘘肠管拖出腹腔后进行。

1.3 导管植入泵体埋藏 在骨盆入口处寻找双侧髂内动脉及输尿管在髂内动脉起始部,剪开其前方腹膜,分离出髂内动脉主干长约2~3 cm,以7、10号丝线带线结扎近心端,并显露输尿管,髂内动脉远心端前壁切开2~3 mm,将导管置入4~5 cm结扎并固定。在输尿管后方沿腹膜前间隙将化疗导管引出至切口附近,切开切口处皮下脂肪层置入泵体,连接好泵体导管,并将泵体固定。

1.4 药泵的维护 化疗结束后要加强维护,以免化疗泵阻塞而失去作用,一般用肝素水每2周冲洗一次。

1.5 取泵 在局麻下取超过泵体的直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将泵体与周围组织剥离,剪断缝线,取出泵体导管尽量在远离泵体处切断,结扎,创口内不留残端,缝合切口。取泵的时间各不相同,一部分病人无特殊症状可长期置留体内,不用取出,当出现感染等情况,引流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时要及时取出,化疗疗效满意,化疗结束时,可以取泵。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