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国家展馆对本土传统建筑技术的运用

摘要:世博会被誉为是“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它展现了世界各国文化,而世博会国家展馆建筑作为世博会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各国建筑师展示才华的最理想的舞台。

本文通过世博会国家展馆本土传统建筑技术的运用的研究,提倡各国建筑师应立足于本土实际情况,利用现代可资借鉴的创作经验与技术,使得传统建筑技术在当今建筑获得新的内涵和生命力,从而促进世界建筑发展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世博会国家展馆本土传统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TU—0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The world expo is known as is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reas of the Olympic Games", it shows a world culture, the world expo and the building as a world expo stat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exhibits, is the world architect show the talent of the most ideal stag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world expo countries about the local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exhibition hall of the use of research, advocate countries based on local architects should actual situation, use the modern reference for creative exper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s the traditional building techniques in today‘s architecture get new connotation and vital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building.   Keywords: world expo national exhibition hall, local; traditional building techniques         建筑技术的诗性表达。

建筑是物质的,而技术则是产生物质的手段。

一个建筑的形成不仅面临着“建造什么”的问题,还反映在“怎么建造”的基础之上。

建筑技术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将建筑的实现成为了可能,它是建筑形成的一项决定性的基础因素。

建筑发展过程中,技术起着十分关键地作用,它为某种风格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原始的由生存需要而发展最初的建造技术,造就了穴居、巢居的居住形式;拱券技术使罗马摆脱了原始的简单框架体系,有了独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尖角拱与扶壁技术使建筑从厚重的承重墙体系中解放出来,从而有了哥特式的高耸风格;技术停滞的中世纪同时也是建筑停滞的中世纪;近代技术的高速发展更是建筑得以出现全新风貌的决定性因素,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对现代建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就应证了这一点。

几位现代主义大师在其建筑实践中都表现出对技术的密切关注:勒?柯布西耶拥护建筑工业化、建筑构件标准化与定型化,将工厂技术引入到建筑中,主张采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功能和创造新形式的“现代建筑”;密斯?凡?德?罗的作品则是“技术精神的生动体现”,他曾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表现技术的注重:“我们拒绝考虑形式问题,只管建造问题。

形式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它只是结果。

”他的作品显示了通过对钢和玻璃的运用来体现“技术的完美(perfection of technique)”和“形式的纯净(purification of form)”。

以上两位现代建筑大师都表现了技术至上的设计观念,并将此观念推广,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其后的追随者们继承了他们技术至上的思想,并将此发展到极致。

1.传统建筑技术概述   传统建筑技术是人们与当时的社会生产水平相适应,结合自然环境和审美倾向、礼仪等级、风俗习惯等发展起来的技术

传统建筑技术是为建筑美而服务的,而有时传统建筑技术发展会决定建筑形象。

一个优秀的传统建筑,一定是建筑美与技术美之间的完美结合。

优秀的传统建筑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传统建筑艺术的发展需要有建筑技术的支持,从而使建筑的形态和风格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建筑技术发展传统的审美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动了建筑思维,反过来推动着传统建筑艺术的更新发展

传统建筑技术是对建筑中材料、结构的逻辑性与适应性的表现,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外部环境,它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内容,反映了人、自然、环境的逻辑联系。

东西方优秀的传统建筑,都表现出了对建筑技术的成熟思考与选用。

哥特式建筑代表了西方古典建筑的一大革新,而其实现的关键是对尖拱和肋架拱顶结构形式的运用。

尖拱的拱肋构成了基本的骨架,在肋拱之间填以轻薄的石片,这便大大减轻了拱顶的重量,轻盈的拱顶由细而高的支柱来支撑,建筑变得更高。

新的结构形式的采用赋予了哥特式建筑以挺拔秀丽的风格,代表了西方古典建筑中精妙绝伦的艺术珍品。

而中国的斗拱结构形式,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得意之作,中国古人对于斗拱的考究比其它任何构件都更为详尽。

它相当于悬臂梁,承受着挑檐屋面的荷载,将大面积的荷载传递到柱子之上,同时也扩大了梁的支撑范围,减小梁的计算跨度和挠度。

斗拱的形状是一种结构上的需要演变而来的结构形式,同时它符合了中国古人对于美的追求,成为了一种美的标志。

种种实例说明,传统建筑技术都是来自于人们对本土环境和生活的理解并由此产生出的丰富智慧,它们带动着建筑发展的多样性,传承了本土文化

现代建筑设计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技术表现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将传统建筑技术手段进行现代化的发展,使之符合特定地区的发展条件和要求。

传统建筑技术中的优势加以提炼和演变,是对人类长久以来面对自然力而产生的技术智慧的遵从,同时用现代的手段、方法将其延续下来,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建筑技术现代化,是通过现代建筑科技手段将传统建筑技术进行更新,是利用人类智慧扩展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转化。

传统建筑技术现代化运用,既表现出对人类历史文脉、心理需求的关注,又使建筑具有自身强烈的表现力,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对此,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曾经说过:“我认为技术应与地方文化融合起来,这样就可能创造出新的文化

这里并不排斥技术,而是强调新的,先进的技术必须融化在地方文化之中,表现出新的风格。

传统建筑技术现代化使用,同时也丰富了本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使本土文化呈现出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2.世博会国家展馆传统建筑技术运用的实例      图4—5 瑞士传统“井干式”木屋   来源: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瑞士馆   在瑞士的典型木屋中,有一种以实木水平叠砌的“井干式”构筑技术

它类似于中国的“井干式”构架:水平叠砌建墙的主要构筑方法就是将实木平行向上层层垒砌,叠落形成墙壁。

一般在木材两端要开凹榫,在建筑转角部分纵横交错地嵌叠,以确保木材不会因为越垒越高而在压力之下变形。

用这种建筑技术构筑而成的房屋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这是在具有丰富的木材瑞士长久以来的建筑建造方式。

在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瑞士馆中,建筑师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就通过利用传统的实木水平叠砌的“井干式”构筑技术结合现代的细部节点技术设计,充分发挥木材的特性,表现出对传统建筑构筑技术现代化运用,继承并发展本土文化

整个建筑是由木条搭接而成,来自瑞士本土的松木条以钢片弹簧的组合方式,累积成12组共98堵木垛墙,高度为9m,构成 3000m?L现代“共鸣箱”。

“将近37000根未干燥的截面为20cmX10cm的木梁像在伐木场中一样,用横梁以严格的平行装配形式互相搭接,形成9m高的墙体。

插入双层平行梁之间的横梁截面尺寸都为54.4cmX4.5cmX4.5cm,它们不仅将两个组合梁结合在一起,而且形成的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缝隙确保了空气可以在木材周围自由流通,同时横梁的不同疏密使用不仅增加了立面的丰富性,还使视线与光线都能游离于材料之间。

双梁墙组合在一起形成12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中的墙都按一个方向排列,自然地形成了立面统一中的变化。

并且每个方向都使用特定类型的木材――南北向的采用花旗松,东西向的则使用落叶松木。

12个区域放置在3cm厚,52.1mX58.3m大小的沥青垫上。

16mm的不锈钢拉杆以3m的间隔排列着,一端通过从黑色的沥青表面升起的不锈钢板支撑基础穿过沥青层,插入下面独立的混凝土基础,另一端在墙的顶部则通过压缩弹簧插入不锈钢板,弹簧通过垂直预应力使各个木片和横梁各就各位。

这种看起来不会长久的构造同样也是一种真正创新的结实体系,它能够经受大风的考验。

”   瑞士馆是建立在传统建筑技术之上,通过新的构造和细部技术处理而产生出的作品,它反映了现代先进技术传统建筑技术的融合。

整座展馆木材没有使用一个螺钉,建筑师力求保持木材完全不受损害,世博会结束后,这些木条可轻易无损地拆卸后投入再利用。

对此,彼得?卒姆托幽默地说:“展期为153天,正好是从瑞士刚刚采伐的落叶松需要干燥的时间。

”   瑞士馆以其线条式的整体形象与木材发出的芳香一起,使人获得对瑞士本土文化的感受。

图4—8 瑞士馆局部   来源:《A+U》专刊EXPO 2000 HANNOVER   3.结语   传统建筑技术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文明的代表,反映了人类祖先在面对强大自然世界,充分发挥其智慧,发展起来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技术手段。

世博会国家展馆设计中,建筑师立足于本国传统建筑技术,并将其进行现代化更新,展馆建筑既传承了本土文化又具有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张彤著.《整体地区建筑》[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建筑师》编辑部编.《《建筑师》丛书:国外建筑大师思想肖像(上)》[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苏阳.《现代建筑技术的地域性表达》[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大师》编辑部编著.《建筑大师MOOK丛书――彼得?卒姆托》[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