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药对胎儿有害吗 安胎药会不会毒害胎儿

正常情况下,人类妊娠全程应是40周(280天),然后瓜熟蒂落而分娩。

但是,人类妊娠不是每次都能顺利进行的,有时会发生开花不结果的现象,即胎儿中途发生流产早产

因此,对发生流产早产孕妇医生会建议孕妇“安胎”,即使用安胎药

孕妇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疑虑,担忧会毒害胎儿

的确,妊娠期,尤其在妊娠的头3个月内,由于胎儿体内各器官分化尚未完成,药物致畸的危险性增加,可诱发畸形等严重后果。

流产   据临床统计,流产在整个妊娠中所占的比例是10%~15%(实际上还高于此数)。

那么,有流产先兆的孕妇是否个个都需要使用安胎药?不是的,首先应分析流产的原因。

不能保胎   流产原因: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占很大比例,孕8周前流产妊娠物检出60%染色体为非整倍体妊娠,最常见的异常核型为三倍体,正常人为二倍体。

临床表现:胚胎早期死亡,B超显像子宫内为空的孕囊,内无胚芽,更无胎心搏动。

处理办法:应立即清宫,不应盲目保胎,以免日后胎盘机化,刮宫困难而严重出血。

可以保胎   流产原因:黄体功能缺陷,孕激素不足。

临床表现:妇女怀孕后,虽有阴道流血、下腹坠胀等流产先兆,但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增大程度与停经月份相符。

B超图像见子宫内孕囊饱满,内含胚胎,尤其出现胎心搏动。

妊娠试验(测血或尿内HCG)阳性,48小时后复查血HCG浓度增高1倍,提示为活胎。

处理办法:由于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对维护胎儿的存活非常关键,因此,这种原因引起的流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

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促使孕激素的合成。

此外,孕妇安胎期间应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

医生提醒:流产保胎应用孕激素药物属D类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制剂(天然孕激素)肌注,十分安全。

注意,不能应用孕激素衍化物,如安宫黄体酮口服,因其有溶黄体作用。

早 产   早产是指发生在28~37孕周的分娩,发生率为5%~15%。

不能保胎   早产原因:由孕妇胎儿两方面的疾病所造成,例如妊娠高血压、子宫畸形、双胎、羊水过多等。

临床表现:此时瓜未熟而蒂已落,早产儿各脏器发育不全,死亡率较高,或虽存活下来,但后遗智力障碍。

治疗原则:若早产已不可避免,或继续妊娠对母体健康不利,则应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可以保胎   早产原因:有孕妇胎儿两方面原因,常见的有妊娠高血压、子宫畸形、双胎、羊水过多等。

临床表现:胎儿存活,胎膜未破。

治疗原则:嘱孕妇取左侧卧位休息,以减少宫缩,增加子宫血流,改善胎盘功能及提高胎儿氧供。

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宫缩抑制剂。

目前,沙丁胺醇(舒喘灵)是国内最常用药物,它是一种β2受体激动剂,可使子宫平滑肌松弛,优点是作用缓和,副作用较轻。

医生提醒:治疗早产时的宫缩抑制剂舒喘灵主要通过β2型受体发挥作用,可产生使小动脉平滑肌松弛和促进糖原分解引起的副作用,故孕妇用药时应监测血压、脉搏、血糖和电解质水平以及胎心率。

舒喘灵为C类药,保胎时短期应用无碍。

药物胎儿的危险及分级   美国药物及食品管理局(FDA)将药物胎儿危险度分成A、B、C、D、X 5类,并经常作出修订。

A类:在有对照组的早孕妇女中未显示对胎儿有危险,中、晚期妊娠中也无危险证据,对胎儿伤害极小。

例如,维生素C或多种维生素,但对维生素A具有两个不同危险度等级,常用剂量是A级,超常剂量的等级则为X级,值得注意。

B类:在动物生殖试验中并未显示对胎儿的危险,但无孕妇对照组,孕妇需要用药时可以应用,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C类:动物研究中证明对胎儿有致畸或使胚胎致死或其他副作用,但在孕妇中无对照组研究,药物仅在经权衡对胎儿的利大于弊时使用,如喹诺酮类抗生素、舒喘灵。

D类:对人类胎儿的危险有肯定证据,但孕妇生命垂危或疾病严重而无法应用较安全的药物时,且肯定对孕妇有利,也可应用,如孕激素药物

X类:动物或人类研究中证实可使胎儿异常,且对孕妇应用危险度明显大于益处,禁用于已妊娠或将妊娠的妇女。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