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雨中走过35载的《广州文艺》 奔波风雨中的说说

广州文艺》的前身叫《工农兵文艺》,诞生于“文革”中的1972年。

当时是一份综合性的群众文艺刊物,以发表演唱作品为主。

1973年1月,《工农兵文艺》正式改名为《广州文艺》。

它在保持一定分量的群众文艺演唱作品的基础上,还编发了相当篇幅的文学作品以培养文学新人。

1978年,《广州文艺》逐步完成了由综合性群众文艺刊物向纯文学刊物的转变,从此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那时正值中国文坛从“文革”的噩梦中苏醒,跨进新的文艺复兴时代,《广州文艺》坚持发表现实主义的作品,表现了人们的命运与心灵在文革中曲折而悲惨的历程,反思并否定了那场所谓的“文化大革命”。

同时,在文艺理论上解放思想,勇闯“禁区”,大胆开展“社会主义悲剧问题”的讨论,在当时的全国文坛引起极大的反响,《广州文艺》创下了月发行量高达38万份的历史纪录,并被誉为全国文学期刊的“四小名旦”之一。

改革开放后,《广州文艺》立足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岭南大地,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勇于创新,逐步形成并坚持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开放性、都市性、青年性。

所载作品因新鲜活泼、真实亲切而为人所称道,不少佳作被多家报刊杂志连载,曾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期刊”,被称之为“南中国的文化彩虹、大时代的精神绿洲”。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因为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全国文学期刊都普遍陷入低谷,《广州文艺》也不例外。

为了扭转形势,《广州文艺》的同仁们做出了种种努力。

在这期间,张梅、文能、周彦文、鲍十等主编们在失落中坚守,在困境中突围,为《广州文艺》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这几年来,《广州文艺发表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