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颈椎病研究现状简述 青少年颈椎病的症状

[摘要]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30岁以下特别是青少年则少见。

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青少年长时间低头伏案玩电脑、学习、长时间看电视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因素均可对青少年颈椎造成严重损伤,使得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甚至有广泛发病之势。

由于颈椎病一般病程均较长,易反复发病,且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常常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对正处于身心健康发育期的青少年影响更大。

因此,充分认识和加强对青少年颈椎病的深入了解,对提高青少年颈椎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青少年颈椎病;综述   [中图分类号] R6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b)—011—03      颈椎病(cervial spondylosis)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如神经根、脊髓、椎动脉、食管、交感神经等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1],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30岁以下特别是青少年则少见。

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颈椎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向年轻化、低龄化,据沈尔安报道[2],我国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就已高达10%甚至更高。

由于颈椎病一般病程较长,易反复发病,且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常常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对正处于身心健康发育期的青少年影响更大。

因此,青少年罹患颈椎病的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

现就有关青少年颈椎病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如下:   1 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学习压力的加大,许多青少年也逐渐出现类似颈椎病的头、颈、肩、臂部等各种临床症候群,以往常以“项背综合征”、“电脑综合征”、“青少年颈部软组织劳损”等不同名称命名。

1994年,张先发等[3]首先在四川省丰都中医骨外科学术会上将其命名为“青少年颈椎病”。

关于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相关的研究报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观点和学说:   1.1 先天或发育性因素   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是维系躯体平衡的重要支柱。

颈曲的出现对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脊髓和大脑受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颈椎骨骼较小,上面不仅要承担较大体积和重量的头颅,而且还要承担伸屈、旋转、侧屈等较大幅度的运动,因而在力学上形成了较为不稳定的骨骼结构,在生理状态下,它必须借助坚强的颈椎骨骼和软组织才得以保持平衡,维护颈曲的正常生理功能。

王以进等[4]研究认为,维持人体正常颈椎生理平衡的因素主要有两大部分:①内源性平衡,包括椎体、附件、椎间盘和相连的韧带结构,为静力平衡;②外源性平衡,主要为颈部肌肉的调节与控制,是脊柱运动的原始动力,为动力平衡

其中任何环节遭受破坏均可能引起颈椎稳定性的改变

青少年长期低头伏案学习、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玩电脑、看电视、长期不良的睡眠姿势和颈部不协调活动等,其颈椎并非仅仅单纯的处于前屈状态,还往往伴有颈椎的侧弯、旋转等,这种复合状态会使颈椎局部所受应力位移明显增加,从而危及和破坏颈椎的动静力学平衡,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同时由于颈椎椎管呈三角形,左右横径较大而前后径较小,加上颈段脊髓呈椭圆形膨大,这种解剖形态上的差异使颈椎存在先天性或发育性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形成、后纵韧带骨化以及黄韧带肥厚或骨化等时易使颈髓受到刺激和压迫。

裴仁和[5]对50例30岁以下颈椎病患者研究发现,30岁以下的人其颈椎较细长、颈部韧带和颈肌较薄弱,这可能是导致颈椎病早发的因素之一,而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其他类型颈椎发育性改变如异形椎并存椎管狭窄、颈椎失稳、骨质增生或椎间隙狭窄等时,在上述生理功能和解剖形态特点的基础上加入其他致病原因如外伤时,亦是30岁以下颈椎病患者的重要病因。

1.2 颈椎间盘退变理论   椎间盘是由髓核、纤维环和上下软骨板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解剖单位,起着吸收震荡、应力传导、维持平衡的作用。

颈椎由于其生理的特殊性,活动度最大,故颈椎间盘发生退变较早。

椎间盘发生退变时,髓核脱水、弹性降低,引起椎间隙高度降低,椎节不稳、减弱或不能缓冲应力;纤维环纤维和基质变性,使纤维组织排列紊乱,纤维变细,容易断裂。

软骨板发生变性时,其作为髓核和纤维环进行体液营养物质交换的半透明膜功能减弱,导致纤维环和髓核失去滋养,变性加快。

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退变使椎间盘的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破坏颈椎的应力平衡,导致邻近的椎体、关节突、钩椎关节、韧带发生改变,引起颈椎各结构不能维持其正常关系,导致颈椎退行性不稳。

因此,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颈椎病发病的最初病理改变

青少年长时间操作电脑、玩游戏,长时间低头伏案学习和工作,长时间看电视等保持不正确的姿势,很容易使颈椎产生劳损,进而使尚未退变或仅处于退变早期的青少年颈椎间盘和颈椎关节软骨提早发生变性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1.3 慢性劳损理论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的各种超限活动多引起的损伤,但明显有别于意外伤,是一种长期超限负荷[6]。

正常人颈椎稳定性是由颈部的内源性平衡和外源性平衡维持的,当这种平衡状态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后,就会引起生物力学的失衡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汤珊珊等[7]分析认为以下几方面因素是青少年颈椎出现慢性损伤而导致颈椎病发生的重要病因。

1.3.1 坐姿不当当青少年长时间操作电脑、玩游戏,长时间低头伏案学习、工作,长时间看电视等时,其坐姿往往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这就容易使肩膀以上部位长期保持于一个不正常的位置,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

久而久之,颈肩部就会出现僵硬酸胀,颈部变硬,关节、韧带、椎间盘因此遭受长期的负荷,颈椎间盘内部压力就会增高,颈部肌肉就会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从而使颈椎进一步损伤,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1.3.2 睡眠状态不正确青少年长时间头歪向一侧俯卧睡觉,就会使颈项部肌肉和韧带长时间处于扭曲状态,枕头高度不符合要求或不用枕头睡觉,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枕头的不合适很容易造成落枕,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先兆。

1.3.3 体育锻炼不足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骨骼、肌肉的生长尚未完全定型,当青少年长时间沉迷于操作电脑、玩游戏,长时间低头伏案学习、工作,长时间看电视等时,户外活动就会明显减少,由于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很容易使青少年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囊出现松弛和劳损,从而影响到颈椎的稳定性,使颈部出现僵硬和酸痛,严重时可导致头昏、上肢麻木、肩背痛等颈椎病症状。

1.4 生物力学理论    颈椎生理曲度是由椎体的前缘或后缘连接而成,为连续和谐的曲线,是人类站立后为适应脊柱的四维平衡而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正常的颈曲决定了颈椎生理功能,是反映颈椎平衡的重要指标。

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最早地反映脊髓、神经根、血管、交感神经等受损伤或受刺激的改变,应视为维持颈椎稳定的各种因素失去正常平衡的结果。

青少年如长期坐姿不良、伏案学习等使颈椎长期固定于某一个位置,维持颈椎正常前凸状态的各肌群长时间处于失平衡状态,就会引起肌肉防御性痉挛,使颈椎呈扭曲状态。

这种肌群疲劳性损伤是可逆性的、功能性的,但如不及时纠正治疗,由于应力作用的长期影响,颈椎生物力学就会发生改变,以至于关节突和钩椎等关节遭受较大的应力和剪力损伤,解剖结构关系失常,就会引起骨的生长和形态学的变化,最后发生节段性退变[8]。

张先发等[9]研究发现,当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达到一定程度时,维持颈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平衡即遭到破坏而趋向于一个新的平衡,继而就会出现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改变,从而导致椎间盘各部受力不均、位置发生变化,椎间隙呈前宽后窄、前窄后宽或变窄,椎间孔缩小或变大,项韧带、项肌和关节囊位置发生改变等,最终导致脊柱形态学发生改变,继之出现组织学和病理学的变化,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2 临床特点   颈椎病是由颈部骨骺、软骨、韧带及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累及邻近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及软组织,并由此引起的一组症候群。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复杂,其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等。

当累及交感神经时还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双眼发胀、发干、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感等症状。

也有的出现吞咽、发音困难等症状。

如果疾病久治不愈,还会引起心理损伤,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伍光辉等[10]结合近年来的有关文献对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特点作了分析,认为青少年颈椎病与成年人颈椎病比较,有其自身特点:①发病年龄小,年龄多在12~16岁。

②致病原因较多,如长时间电脑操作、玩游戏,长时间低头伏案学习、工作,长时间看电视,长时间卧位或半卧位读书、看报,长时间处于不正确的书写姿势,睡觉时枕头高低不当等。

③临床多表现为持续性头、颈、肩、臂部酸胀痛,可伴有头晕、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或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也可出现心悸、胸闷、记忆力下降和失眠耳鸣、全身乏力、视力下降、反复“落枕”等症状。

颈椎X线片常无明显阳性改变,多为轻度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棘突偏斜等。

⑤经严格休息和理疗等常可缓解。

3 影像学研究   颈椎病的X线表现一般分为非骨软骨性和骨软骨改变

中老年人颈椎病的X线改变多以椎间隙和相应的小关节狭窄以及各部位骨刺的形成等退行性改变为主,这些表现一般称之为骨软骨改变,而非骨软骨改变一般是指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体旋转、滑脱等征象。

黄德尤等[11]总结156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发现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表现以非软骨改变最为多见,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同组的骨软骨改变,特别是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达到91.7%,因此,认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青少年颈椎病的重要影像学征象之一,是早期诊断青少年颈椎病的一个重要指征和客观指标。

薛艺东等[12]对60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生理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椎体前或后缘骨刺、椎间孔狭窄、椎管狭窄;CT主要表现为颈椎间盘膨出。

MRI检查可发现椎间盘突出,但对脊髓(硬膜囊)的压迫较轻,另外发现部分患者的椎间盘在T2WI上有信号减低的征象。

4 预防和治疗研究   关于青少年颈椎病的治疗,孙保和等[13]认为,根据青少年身体可塑性大的特点,青少年颈椎病的治疗与中老年人颈椎病的治疗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在对500例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出现异常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时,发现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完全可以校正和恢复的。

眭承志等[14]认为,青少年颈椎病的治疗应以调整颈椎外源性稳定、恢复其正常的生理顺应性为主,重点在于矫正其生物力学的失衡。

手法的效能在于松解颈肩背部痉挛僵硬的肌群,增强衰弱肌群的兴奋性,调整颈椎结构性紊乱,恢复其正常生理曲度和其稳定性,从而缓解对颈部神经和血管的激惹,以达到治疗目的。

黄茂俊[15]在采用颈部牵引配合推拿、功能锻炼治疗青少年颈部软组织劳损患者时,发现效果亦很满意。

而对于青少年颈椎病的预防,纪经和[16]提出了以下几项预防措施:(1)纠正不良的体位:①严格正确的坐姿:当低头伏案玩电脑、学习、看电视等时,脊柱应正直,头部不可过分前倾,不耸肩,不歪头,使颈部保持于均衡稳定而又不易产生疲劳的体位,避免颈椎长时间处于一种固定不变的姿势;②纠正不良的睡姿:选择舒适适合的枕头,睡眠体位应采取侧卧或仰卧;③避免长时间卧位或半卧位看书、看电视;(2)防止外伤:各种意外伤、运动损伤尽量避免。

颈部受伤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3)体育锻炼: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颈肩部肌肉锻炼,以缓解肌肉疲劳,增强肌肉韧度,提高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平时多做有益于缓解因低头伏案玩电脑、学习、看电视等造成颈肌疲劳的运动,以保持两侧颈肌紧张力的均衡,对于颈椎病的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

秦鸿利等[17]则建议以下预防措施:①继续贯彻“三个一”,保持正确的坐姿,即“头离桌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②减少在电脑、电视前的时间,以不超过1 h为度;③经常参加室外活动,减少伏案时间,也可以经常做颈部保健操来缓解颈部疲劳,消除慢性损伤。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很多疾病也随着这些改变而发生变化。

青少年长时间低头伏案玩电脑、学习、长时间看电视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因素均可对青少年颈椎造成严重损伤,使得近年来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甚至有广泛发病之势。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生长发育时期,一旦患上颈椎病,就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育。

因此,青少年颈椎病不仅仅是医学界面临和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同时也是社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值得大家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孝平,石应康,邱贵兴.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8.   [2]沈尔安.关注青少年颈椎病[J].妇幼保健杂志,2005,12(12):18.   [3]张先发,沈利华,李建康,等.对儿童青少年颈椎病病名来源的探讨[J].西部医学,2009,21(2):337.   [4]王以进,王介麟.骨科生物力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156—191,232—233.   [5]裴仁和.青年人颈椎病病因及临床特点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56—58.   [6]李家顺,贾连顺.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4:262.   [7]汤珊珊,林梅.青少年颈椎病的常见病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外医疗,2010,29(27):131.   [8]董蔚青,李镇中.青年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3):136—138.   [9]张先发,郭维知,叶守贞,等.青少年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及预防[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5):16—20.   [10]伍光辉,吴佳奇,黄家骏,等.亚健康与青少年颈椎病的防治研究进展[J].西部医学,2008,20(6):1301—1302.   [11]黄德尤,陆玉敏,李清锋,等.青少年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20(10):788—790.   [12]薛艺东,刘广忠.青少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与早期诊断[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4):497—499.   [13]孙保和,毕明君,王华东,等.青少年颈椎病分型的商榷[J].中国医疗前沿,2007,2(21):36—37.   [14]眭承志,王彦伟,肖红,等.青少年颈椎病发病原因初探[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2(13):55—56.   [15]黄茂俊.推拿、牵引治疗青少年颈部软组织劳损[J].按摩与导引,2005,24(3):17.   [16]纪经和.青少年颈椎病的相关性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7(11):90.   [17]秦鸿利,王志杰,翟云起,等.颈椎病小龄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33—34.   (收稿日期:2011—02—16)。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