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庭院景观设计说明【关于低碳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滨河区的探索】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33)   【摘 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本文结合沂河滨河绿地改造项目,运用低碳技术,从绿地性质、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

同时分析沂河在保护与开发启动区块规划在尊重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分析沂河的风景资源、变迁历史和地域特征,从资源保护、低碳生态设计出发,充分汲取规划地域内的积极信息,创作出属于沂河驳岸生态长廊,营造美的、实用而富有环境伦理的“绿色景观”。

【关键词】低碳景观城市水景;沂河景观恢复再生;生态驳岸   About low carbon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urban water—front exploration      ――YiHe in linyi landscape restoration of design as an example      Li Wei,Li N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Qingdao Shandong 266033)    【Abstract】Along with the urban development, The urban management starts to take attation to rivers attached belt—shaped green space in the city. This article unified the Yihe River Bin River green space innovation project, use low—carbon technology, from the aspect of green space nature, the urban relations, respected location, cultural aspects and so on, which introduce to propose this type green space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Simultaneously analyzes the protection of Yihe Riv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art sub—area plan in history and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foundation, analyzes the Yihe River"s scenery resources, the vicissitude history and the region characteristic through the research, derives fully plans from th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the low—carbon ecology design embarks in the region positive information, creates ecology corridor which belongs to the Yihe River waterfront construction and create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green landscape".    【Key words】The low—carbon landscape;The urban water scene;Yihe River;Regeneration of the landscape;The ecology waterfront construction      1. 前言    我们都知道,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

穿越城市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仅仅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而是渐渐成为城市自然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滨河绿地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由于处于水陆的边际,滨河地区的景观信息量最为丰富,往往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

同时,滨河绿地以其优越的亲水性和舒适性满足着现代人的生活、娱乐、休闲等需要,这是城市其它环境所无法比拟的特性。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

而对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上,应该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要从景观生态的角度、低碳生态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去剖析,将滨河绿地的建设纳入城市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中去,挖掘城市滨河地区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

2. 低碳景观的提出    低碳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发展模式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前,城市水环境问题正逐步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离不开河道的整治和重建。

随着“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大,城市滨河的恢复与再生也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低碳景观”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景观已逐渐成为国际景观界的主流趋势。

对应与低碳建筑,“低碳景观”是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的景观

低碳景观作为一个新兴的说法,其基本实质是对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这一个既有概念。

可持续的景观是指生态上健康、经济上节约、有益于人类的文化体验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景观

3. 低碳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

滨河低碳设计要遵循以下几点:    3.1 自然生态性与经济性原则。

岸线布置应力求平顺,尽量沿现状河槽布置,保持现有河道自然弯曲和宽窄交替,以充分体现自然流线美和减少挖填投资。

采取路堤相结合的原则,在堤顶沿堤线修筑滨河路,堤线布置应与河道现状河势流向相适应,并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以节约土地资源,并充分保留现状的自然性,减少占迁投资,各堤段应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力求平顺连接,满足路口尽量垂直相交和行车道转弯半径的要求。

景观拦河闸坝址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较好,河道顺直,水流条件较好,河槽窄、滩地高,便于施工布置,且节约投资和利于防洪等条件。

3.2 景观亲水性原则。

护岸应设计亲水台阶、亲水平台、亲水栈道等亲水景观小品,便于游人亲水游乐。

景观拦河闸的设计,应确保上级坝下水位与下级坝正常蓄水位相衔接,以形成大水面,并满足游览船通航水位要求,体现其亲水性。

3.3 整体性原则。

沿河堤路、护岸、拦河闸坝、绿化等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的发展布局、目标、建设要求相一致。

充分考虑水系沿岸现状,坚持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保护并举,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建设并重。

使治理后的小涑河沿岸成为临沂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4 独特性原则。

河流综合治理的整体目标应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然而其河道景区内的各功能分区、景观节点、建筑小品、河道护岸风格等应各具特色。

根据沿河区域历史文化、经济和生态环境特点,将整个城区段划分为古城商业区、现代商业区、生态休闲区,各功能区内的经典设计应根据所在功能区的特点而具有独特的风格。

4. 项目概况    4.1 场地分析沂河是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中的较大河流

位于山东省南部与江苏省北部,为古淮河支流泗水的支流。

源出山东省沂源县田庄水库上源东支牛角山北麓(另传统称源出鲁山),北流过沂源县城后折向南,全长500余公里,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

本文重点关注的景观规划范围为北环路至沂河北大桥的沂河段,西岸与柳青河及南方新区为邻,东岸接河东区。

该段水域为沂河流入市区的上游区段,水质清澈,河面宽广。

滨河大道一期景观工程沂河西岸双岭路至沂河南大桥已竣工,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为此临沂市将继续实施二期、三期工程建设。

滨河大道二期景观工程位于临沂城中部向南北延伸,北起北外环南至刘家道口桥,贯穿南坊新区、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经济开发区。

这也是临沂市政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低碳生态建设、提高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4.2 规划分析。

沂河两岸的景观设计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并存的发展模式,结合“低碳”理念,尽量保持河流两岸的原有自然面貌,以最少的人工改动,打造最自然沂河滨河景观风情带,使之成为一条生态型,亲水型,休闲型的景观河道

沂河景观规划特点如下:    4.2.1 驳岸以植物造景为主,在位置适宜的地区设置钓鱼垂钓设施,并引入小溪及河湾,穿插与林间栈道,为游人提供了较为私密的空间环境。

4.2.2 同时为了突出河流自然性,该设计利用现有岸线,用过引水渠的方式开辟出一个小岛,在较为独立的小岛上利用其现状良好的沙地,处理出独特的河沙沙滩岸线,为市民假日休闲提供良好的场所。

4.2.3 为了更加突出此河段河流自然特性,将采用自然栽植的手法。

河岸采用“多自然工法”的河岸处理技术,对局部河岸的断面形式进行亲水性处理。

为更多的水生物提供了栖息、生存、繁殖的空间。

对局部河岸断面型式进行亲水处理,设置亲水平台和台阶,使得游人更能接近河岸,甚至与河流互相交融,成为一体,使河流更加自然化而更少人工斧痕。

生态型护岸主要采用下列几种型式:    4.2.3.1 干砌块料加草皮护坡下半部分别采用坡度为1∶2的干砌石或混凝土预制块斜坡,滩地顶至正常水位以下0.5m内采用3~5m宽平坡或缓坡滩地绿化带。

干砌块料护坡自上而下依次为25cm厚干砌块料、10cm厚的碎石垫层、反滤土工布。

4.2.3.2 纯生态沙丘护岸。

沙丘垂直水流向宽度控制在5~10m,迎水坡设1∶6斜坡至河底,沙丘与河岸连接采用14~18m宽浅滩,两边边坡为1∶8。

沙丘上覆不小于0.5m厚的粘土,以便沙丘植被绿化,粘土层高程高于正常挡水位0.1~0.3m。

4.2.3.3 土工隔栅固岸插杞柳。

岸坡整为1∶2斜坡,铺粘土0.4m厚,顺斜坡铺土工隔栅网,两端分别埋入滩地深1m。

垂直斜坡埋入�100柳木桩,木桩长1.5m,以固定土工隔栅网,粘土中插入杞柳。

我们知道传统控制洪水的工程手段主要是对曲流裁弯取直,加深河槽,并用混凝土、砖、石等材料加固岸堤、筑坝、筑堰等。

这些措施产生了许多消极后果,大规模的防洪工程设施的修筑直接破坏了河岸植被赖以生存的基础,缺乏渗透性的水泥护堤隔断了护堤土体与其上部空间的水气交换和循环。

采用生态规划设计的手法应该弥补这些缺点,推广使用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本设计采用坡面岸堤,上次种植草皮,下层覆盖白色卵石,使得绿地更加接近河岸,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在局部段落砌筑岸边短堤,以期利用河流自然积淀来形成岸边绿洲,为河流的整治该修后生态的恢复创造条件,从而使得这条河流更加自然化而更少人工的斧痕。

4.2.4 该景区的河滩宽阔,根据这一现状,在河滩内开辟河道,塑造更加宜人的,易于接近的水体空间尺度,与沂河宽阔的主河道形成对比。

河道两侧的河滩利用水上栈道急各式小桥相连,使其分而不断,长条状的岛屿两侧临水,既丰富了景观层次,又到达了“步移景异”,咫尺之内可以体验两种迥然不同的水景有趣效果。

4.2.5 沂河堤岸的河滩境况很悬殊,它们或宽或窄,或有或无,并不能连续。

根据国外河滩设计的经验,应尽可能保留和扩大河滩面积,以丰富河川的岸线形态。

规划设计的岸堤多以自然驳岸为主,驳岸生态设计是运用自然本身的能力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用自然的结构和形式来顺应自然的进程。

如此可以将水岸与河道生态上联系起来,实现物质、养分、能量的交流;为生物提供栖息地;驳岸上植物根系可固着土壤从而起到保护堤岸、增加堤岸结构的稳定性、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用会不断加强;以自然的外貌出现,容易与环境取得协调,造价较低,也不需要长期的维护管理,很好的遵循了我们所说的低碳循环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来和规则式堤岸相比它的防洪保护能力就会下降很多,同时如果建造初期没有得到很好维护的话,后期功能将很难得到发挥。

因此本设计注意近期与远期利益相结合,种植多种水生植物,是沂河水域具有较高生产力、能够自我维护,只需适当的人工管理即可,具有较高的环境、社会和美学效益,同时在耗能、资源和人力上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5. 小结    探究原始森林中野生植物之所以保存完好的原因,无非得益于合理的生态链。

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依存”关系。

如此看来传统的“钢筋水泥”式的驳岸,则必然会阻碍河滩湿地与岸上植物的相互联系,不利于野生植物生长,因此,好的驳岸设计必须结合所在具体环境的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材料特性、种植特色以及施工方法、技术经济要求来选其建筑结构形式,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注意外形的美观,使其与周围景色相协调。

由于生态驳岸除去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还必须具备对河流水文过程、生物过程中补枯、调节水位的功能,所以其材料就需要采用自然的,以便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丰水期,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

另外,驳岸上种植大量植被也是必备条件如此就可以大量涵蓄水分。

做到真正的河道两侧“植物――泥土――自然岸线――水体”模式下的“绿色生态长廊”。

低碳景观设计的启示:相当多的城市河道同时肩负着景观河道与水运通道的双重功能。

货运装卸和生产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对水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些负面影响既有污染物对水质的直接破坏,又有水质富营养化带来的某些生物过量繁殖。

为此我们鼓励采用自然河岸代替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质河岸,推广生态驳岸生态种植,生态河滨。

一方面可以充分保证河岸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生态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对于改善滨水区景观、恢复生态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河道生态设计还会有其他不同的类型,本文总结出的一些设计方法肯定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有些基本原则应该适用于全部类型的河道设计,那就是生态第一性原则与亲水性原则,抛弃这两项原则的设计一定会留下遗憾。

参考文献   [1] 《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美)斯坦纳著;周年兴等译.—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林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J].中国园林, 2003(12): 30~32.   [3]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M].国外城市规划, 1997(3): 18.   [4] 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 2000(9): 19~22.   [5] 镇列评.汉口沿江滨水区亲水空间研究[J].华中建筑, 2000(3): 95~98.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