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脑动脉硬化中医药治疗 研究概况

动脉硬化症是在全身动脉硬化的基础上以脑动脉硬化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头痛、眩晕、睡眠障碍及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它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病理检查证实,我国人在20岁左右主动脉弓已经有硬化斑。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中心临床部1986~1992年底收治病人1700人次中,有脑动脉硬化症者1100人次,占64.7%。有资料记载,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几乎不可避免地有或轻或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尸解发现90%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1],65~74岁年龄组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率每年达1%[2]。本症多在40岁以后发病,是目前死因占第一位的脑血管意外的主要病因,严重威胁着中年后期及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中医药在预防及治疗动脉硬化症方面有着广泛的前景及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 病名及所属范围。

祖国医学文献中没有脑动脉硬化症相应之病名,但根据本病临证多以眩晕、头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活动无力、言语不清、思维迟钝等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多归属于“眩晕”、“头痛”、“不寐”、“健忘”、“中风”、“痴呆”等范畴,与“中风”、“痴呆”有因果关系。

2 病因病机。

江氏[3]认为衰老、饮食不节、七情内伤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方面欠氏[4]归纳为肾亏衰老,脑髓亏虚;脂瘀阻着,脑络不畅。当代贝氏[5~7]认为本病主要病理是以肾亏衰老,脑髓空虚为本,以脂瘀阻着,脑络不畅为标。于氏[8]认为本病本在血虚,标为血瘀。邹氏[9]认为本病乃肾水内乏,风阳鸱张所致。俞氏[10]则认为本病病机是上气不足,浊阴当空。石氏[11]则认为中年失于调摄,房劳太甚,施泄无度,或过食肥厚甘腻之品,或用脑过度,劳倦伤神,或年老肾亏,精髓渐空,导致水亏木旺,风阳上扰,形成本病

3 辨证论治。

3.1 主方加减 孙氏[12]将本病分为四型:①阴虚阳亢、风火上扰型治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佐以化瘀通络。药用生石膏、生地、元参、麦冬、生白芍、生石决明、钩藤、夏枯草、菊花、桑叶、地龙、茺蔚子。②血虚血瘀型治宜滋阴养血,活血熄风,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③痰浊瘀血、阻塞清窍型治宜豁痰开窍,活血化瘀药用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全瓜蒌、石菖蒲、天竺黄、川芎、红花、丹参、灵脂、山楂。④阴虚火旺、痰火内扰型治宜滋阴降火,豁痰开窍,药用生地、龟板、黄柏、知母、天冬、麦冬、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全瓜蒌、天竺黄、甘草。各举一例,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李氏[13]将本病分为三型辨证:本虚标实二型三证,标本俱实一型一证。气血俱虚挟血瘀治宜补气养血、活血化瘀,药用黄芪、茯神、党参、龙眼肉、白术、熟地、阿胶、红花、川芎当归、木香、丹参;肝肾俱虚挟血瘀者治宜平肝清火、活血通络,药用夏枯草、菊花、天麻、牛膝、山栀、黄柏、钩藤、白芍、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丹参、山楂;肾精不足证治以滋肝补肾、活血化瘀,药用首乌、枸杞子、生白芍、龟胶、盐黄柏、丹皮、丹参、山楂、山药;痰阻血瘀型治以燥湿化痰、活血通脉,药用天麻、半夏、枳实、陈皮、桃仁、红花、白术、茯苓、菖蒲、丹参、山楂。本组42例,系前3证者16例,系第4证者26例,结果26例治愈,11例好转,无效5效。顾氏[14]将本病分为三型:①肾虚血瘀宜益肾养脑、活血道脉,药用首乌、枸杞子、女贞子、桑椹、丹参当归、桃仁、红花、泽泻、玉竹、决明子、磁石、牛膝;②气虚浊滞宜益气升清,佐以降浊,药用黄芪、党参、白术、龙眼肉、当归、白芍、升麻、葛根川芎、寄生、龙骨、牡蛎、泽泻、陈皮;③痰瘀交阻宜燥湿化痰,化瘀通脉,药用法夏、苍术、白术、天麻、茯苓、泽泻、羌活、葛根川芎、桃仁、生山楂、五灵脂、丹参、菖蒲、远志。各举1例,治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常氏[15]将本病分为二型:①痰浊中阻型治宜健脾化湿,选用建锐汤(生山药、怀牛膝各50g,生赭石40g,生龙骨、生牡蛎、生地黄各30g,生杭菊、柏子仁各20g)加白术、茯苓;②肝阳上亢型治宜平肝潜阳,选用建锐汤。本组共97例,前者28例,后者69例,治疗后显效6例,好转60例,无效21例。平肝降逆为主:魏长春降压调肝汤(谷精草、夏枯草、野菊花等)有平肝降逆、清火滋阴作用,适用于脑动脉硬化伴有高血压、头昏目眩欲仆、心烦夜寐不安等[16]。益气养阴活血为主:王氏[17]用软脉饮(黄芪、麦冬、半夏等)治疗动脉硬化症120例,在改善症状、脑血流图、甲皱微循环、血脂、血压等方面的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49.2%。活血化瘀为主:王氏[18]用活血化瘀益气药(丹参葛根、鸡血藤等)治疗本病75例,有效率96.2%。补肾法(药)为主:李氏等[19]用长寿灵冲剂(黄芪、黄精、首乌等)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滋补肝肾、行瘀化痰为主:胡氏[20]用女贞饮(女贞子、桑椹子、山茱萸等)治疗本病42例,有效率92.85%,显效率61.9%,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显著。

3.2 单方验方 谢氏[21]以补益肾精为主兼以活血药用熟地、山药、黑芝麻、桑椹、黄精、山萸肉、首乌、槐米、益智仁、橘络、砂仁、代赭石并合用首乌延寿丹,治疗1例,疗效显著;林氏[22]以补肾兼活血立法,自拟升清养髓汤(葛根、枸杞子、女贞子、丹参当归川芎、鸡血藤、石菖蒲、菊花、炙甘草)共治疗82例,痊愈35例,显效38例,有效9例。唐氏[23]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立法,以人参、熟地、枸杞子、牛膝、首乌川芎丹参当归等16味中药制成软脉灵口服液治疗动脉硬化症289例,治疗后显效108例,有效153例,无效28例。石氏[24]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立法,自拟首乌延寿汤(制首乌、桑椹、天麻、石决明、牛膝、丹参、炙龟板、茯苓、法夏、甘草)治疗本病57例,显效20例,有效35例,无效2例。王氏[25]以滋补肝肾、平肝潜阳立法,以补脑汤加减(玉竹、黄精、川芎、草决明)治疗本病2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顾氏[26]以益气升阳、化瘀通络为法则,以升陷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葛根丹参当归、赤芍、玉竹、黄精、桑寄生、龙骨、牡蛎、茯苓、泽泻)治疗本病,取得良效。张氏[27]以益气升阳、活血化瘀方法,以益气聪明汤(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白芍、黄柏、丹参川芎、甘草)治疗本病20例,总有效率达90%。王氏[28]以益气化瘀立法,药用黄芪、丹参葛根、鸡血藤、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山楂、广地龙、生甘草)治疗本病,疗效满意。赵氏[29]用通窍活血治疗本病40例,有效率达100%。陈氏[30]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本病60例,治疗后显效28例,好转30例,无效2例。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