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备考专题攻略

上。

篇。

【真题聚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奔马正名。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纭,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更考定此物应名“飞廉铜马”。其根据有二:一是《后汉书—董卓传》中有“飞廉铜马之属”的记载,二是“《三才图会》里的飞廉图,便是一只飞鸟”。愚意此说更属不妥。

首先,《三才图会》一书乃明朝嘉靖、万历间人所作,且《四库提要》认为其中采摭浩博,然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其次,关于“飞廉”,注家多有出入。《墨子—耕柱》云:“夏后启使飞廉折金于山川”,《史记·秦本纪》云:“飞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以上两书显然认为飞廉是人,但是《淮南子·傲真训》高诱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楚辞·离骚》王逸注:“飞廉,风伯也。”洪兴祖补注:“飞廉,神禽,能致风气。”可见飞廉到底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古人也无定论。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铜马是一件写实的作品,马足下的飞鸟亦然,所以很难将其与神话中的飞廉相提并论。至于《后汉书·董卓传》所说,当是飞廉飞廉,铜马归铜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属”一词。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1、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

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

c、“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D、“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

2、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B、“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的“二旬”指“紫燕光陆离”“紫燕跃武”二句。

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D、作者认为,“紫燕骝”“飞燕骝”的名称符合古人原意,又切合铜奔马的造型。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提要》虽然比《三才图会》晚出,却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

B、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都是我国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

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D、在体会古人创意这一点上,“飞廉铜马”和“紫燕骝”两个命名是相似的。

【解析】1、A项“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坛”是正名的基础,当然是原因之一。C项“‘铜奔马’一名中虽然有奔马,但是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也是原因之一。且原文说“‘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也说明此意。D项“‘飞廉铜马’一名,比起‘铜奔马“马踏飞燕’等更逊一筹”,此句也是原因之一。而B项“马踏飞燕”“马超龙雀”只是作者用来说明“众说纷纭”的根据,而并非“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故应选B项。

2、A项错误在于“从古到今”“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原文只是举了“历朝”,并非“从古到今”;原文说“以燕喻良马”,而“奔腾如飞”原文中也有,但在列举诗文之前,是说明飞燕为何喻马的原因,而非“古今喻马之奔腾如飞”之意。B项中的“二句”只是指“紫燕跃武,赤兔越空”,而不指前句“紫燕光陆离”,从原文中自可分辨。C项错在“奔马速度快于飞燕”,原文中并没有表明奔马快于飞燕,只是想到“奔腾如飞”。只有D项是正确的,“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3、A项有两个推断:一是《四库提要》比《三才图会》晚出,这是正确的说法,因为《四库提要》认为《三才图会》有虚构之病,就说明此书在《三才图会》之后。二是《四库提要》是一部权威性的著作,这一点推断也是正确的,因为作者用《四库提要》的观点否定《三才图会》的观点,也说明其极具权威。B项说“高诱、王逸、洪兴祖三人是古代学问渊博的注释家”,原文中顺次引了三人的注释,说明其准确与可靠性,不具有渊博的学识能作注释家吗?D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飞廉铜马”中的“飞廉”按《三才图会》上的说法是“一只鸟”,而“紫燕骝”前者指燕,都是由“鸟+马”组成的命名形式,所以是相似的。而c项则推断太绝对,不当。“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说法不恰当。原文说“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从此句看,根本无法推断出“人骑马的图案不属于神话故事”的说法。

【迷海探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也就较容易破解疑阵。社科文阅读试题设置干扰项的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

1、曲解和夸大原意:即故意歪曲理解原文语句的意思。如2006年安徽卷第6题要求“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该题的D项说“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原文第三段恩格斯的论述只能说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而D项表述夸大曲解了恩格斯论断的作用。又如2007年江西卷第6题的c项、2007年全国卷第6题的B项等,都是“曲解原意”的题型。

2、或然、必然混淆:即将原文中不确定的说法变成确定的的说法。如2005年第6题要求找出“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该题的D项说“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而原文末段讲的是“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并没有说它是“必经之地”,很显然,D项的推断是不正确的。

3、以全概偏(或以偏概全):即选项故意缩小(或扩大)信息的范围、作用、程度等。如2006年天津卷第6题要求“不同时期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该题的c项说“1986年,胡森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等方面认识学习型社会,将继续教育的主题归结为终身学习”。原文第二段说“将‘终身学习’看成是继续。

教育的一个主题”,而不是继续教育的主题是终身学习,属于以偏概全。

4、偷换概念:即在一些重要概念或关键说法上故意张冠李戴。如2006年广东卷第5题要求找出“下列不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观点的的一项是”,该题的c项说“个人经济理性以自我目的为核心,这从个人人生哲学来说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这是对“古典自由主义”观点的评论,不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观点。

5、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如2006年广东卷第7题的A项“因为每个人都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所以社会经济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表述为因果关系,而原文中“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是假设关系。

6、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就是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如2007年湖北卷第6题要求“下列对‘彩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该题的c项是“彩陶是中国远古先民发明的一种带彩陶器,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已经出现。”由原文第二段可知,“中国远古先民发明的”在文中找不到任何依据。

下。

篇。

【考情分析】。

高考对社科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七项: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⑤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其中①②是对理解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B;③至⑦是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c。

从选材上看,社科文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民俗、考古、天文、地理等各个领域。阅读的文字量一般在700~800字,一般总要说明一件物品,或是介绍一个过程,或是陈述一项发现,或是传播一种思想等,选文的主要信息可分成说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几个方面。

2001年以前,这类文章的阅读考查,设置在第Ⅱ卷,题型为简答题和多项选择题。自2001年起,开始改为客观性选择题,归人第1卷,分值及题量同科技文一样。

备考展望】。

2005年高考16套试题中仅有6套试题考查社科文,2006年高考17套试题中就有11套试题考查社科文,在2009年高考18套试题中,社科文竟占了14篇之多,考查点基本上涵盖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其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成为考查的重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在非课改区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从2010年备考角度看,社科文的考查仍突出对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选项的设计一般不再照抄原文语句,可能通过语句的转换来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

备考秘笈】。

要读懂社科文,就要把握社科文的特点。从表达方式来看。社科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议论性的,一类是说明性的。对于议论性的社科文,耍弄清主要观点,弄清材料与观点、论证方法与结构等关系:对于说明性的社科文,要弄清说明对象、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方法,体会关键语句。

1、抓题月:把握中心论点,领会观点与材料的关系。题目往往就是文章的论点,抓题目,也就是间接地抓了论点。议论性社科文的论点,一般出现在第一段(有的则在中间或结尾),阅读时应首先考虑。

2、梳脉络:把握结构方式:理清文章思路框架。议论性的社科文常见的结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常见的论证结构有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把握了这些要素,就可以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加深对全文的理解

3、明特点:揣摩语言含义,推测作者写作意图。社科文语言准确、严谨,加上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语言是有一定深度的,只有认真琢磨其语言的深刻含义,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重落实:社科文的题材比较广泛,并有一定的难度。在做题时应做到:①把握论点。不仅要把握社科文的大论点,而且要把握每段的小论点,这些大小论点是解释词语、阐释句子的依据。②明确论点和材料的关系。对文中例子作用的理解,要结合段内议论性的句子,着眼于整篇,从例子与观点一致性的角度去思考。③理解关键语句含义。文中关键的语句往往是每段的起始句、终结句以及议论性、抒情性强的句子。首先要对号入座,找准位置,结合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作者意图加以解答,千万不可抛开中心,漫无边际,泛泛而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答题的准确性,使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由“雾里看花”到“识得庐山真面目”!

【预测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熵,反熵。

1865年德国科学家克劳修斯引入了“Entropy”这个词,一个新概念——“熵”伴随着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欧洲出现了。什么是熵?它代表着宇宙中不能再被转化作功的能量总和的测定单位。即熵的增加表示宇宙物质的日益混乱和无序,是无效能量的总和。我们每当把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我们就“得到一定的惩罚”,这个惩罚就是损失了能在未来用于作某种功的一定能量,这就是所谓的熵。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也是测量混乱程度的标准,“熵”的增大打破了一切秩序,也就是淹没了一切事物的区别和特点而使得一切趋于单调、统一和混沌。

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维纳《人的人类使用法》一书中提到“当熵增加时,宇宙以及宇宙中所有封闭的体系都自然地趋向退化,并且失去它们的特性,从最小可能性的状态移向最大可能性的状态,从差异与形式存在的组织与可区分的状态到混沌与相同的状态。”也就是说把一个人变成与世隔绝的生物体存在,那么,他的“熵”就套越来越大。

早在50年代,在讨论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时,美国学者迈克(Hey Bemark)说:“我们必须进行综合,除非我们要让文学研究永远处于支离破碎和孤立隔绝的状态。要是我们有志于加入世界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我们就应该时时把文学研究中获得的见解和成功汇集起来,并把有意义的结论呈现给其他学科,整个民族和整个世界。”。

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的“互动认知:文学与科学”一讲中就曾提到,20世纪前半叶,进化论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曾经全面刷新了文学理论、文学批判、文学史、以至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的各个领域。20世纪后半叶。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热力学也相继登场了,而“熵”便是其中一个代表。

“熵”的观念在美国文学中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在小说界。那些著名的作者如索尔·贝娄(saulBellow)、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等就曾在他们的作品中多次提到“熵”的概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家的作品只要不是陈词滥调,就会带来一定的信息,信息就是打破旧的统一和沉寂。实质上也就是减低了“熵量”。正是艺术家们刻意创新,不断降低熟悉度,追求“陌生化”的倾向使他们成为“反熵的英雄”。

在乐黛云教授看来,要防止熵量的增加,“就必须突破隔离封闭的体系,不断增加信息量,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不断改变主体的结构以适应新的情况”。

1、对“当熵增加时,宇宙以及宇宙中所有封闭的体系都自然地趋向退化”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熵”的增加会打破一切秩序,导致宇宙出现无秩序的混沌状态。

B、突破隔离封闭的体系,是防止熵量增加的一种方法。

c、熵量的增加能淹没一切事物的区别和特点而使得一切趋于单调、统一和混沌。

D、宇宙以及宇宙中所有封闭的体系趋向退化都是由熵量增加引起的。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学者迈克(Hey Remark≥认为:我们不能让文学研究永远处于支离破碎和孤立隔绝的状态。

B,只要突破隔离封闭的体系,不断增加信息量,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不断改变主体的结构以适应新的情况,就能防止熵量的增加。

c,追求“陌生化”的倾向使艺术家们刻意创新,不断降低熟悉度,从而成为“反熵的英雄”。

D,乐黛云教授认为,艺术家的作品只要不是陈词滥调,就会带来一定的信息。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熵的增加,损失了用于作某种功的一定能量,使宇宙物质日益混乱和无序。

B,“熵”的观念在美国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在小说界。

c,随着人们“熵”观念深入,“熵”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将日益密切。

D,如果一个人变成与世隔绝的生物体存在,那么,他的“熵”值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都是熵量增加引起的”太绝对化)。

2,A(B项结合最后一段的信息“就必须突破隔离封闭的体系,不断增加信息量,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不断改变主体的结构以适应新的情况”可知,“只要”使用不当,c项因果倒置,D项推断失之武断)。

3,c(A项因果倒置,B项“社会各界”不当,D项“受到很大影响”不当)。

(作者单位:河北魏县一中)。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