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缝合中两种缝合方法的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会阴切开缝合术中两种缝合方法的效果比较。

将同时期内行会阴切开缝合术的400例初产妇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均采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缝合会阴伤口;试验组在缝合皮肤过程中采用连续皮内缝合,简称内缝法。

对照组皮肤采用传统的丝线间断缝合法,简称外缝法。

产后的治疗和护理均相同。

两组产妇产后会阴伤口疼痛程度和伤口愈合情况以及首次起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伤口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

结论:会阴皮肤连续皮内缝合方法临床效果优于传统丝线外缝,值得在临床推广。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会阴切开术;缝合技术;皮内连续缝合;可吸收合成缝线   【中图分类号】R71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198—01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一种辅助分娩方法,目的在于扩大阴道口,减轻会阴组织的阻力,缩短第二产程和减少会阴阴道的严重裂伤。

据报道,我国部分地区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已达90%以上〖2〗。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会阴伤口缝合有多种方法,所用的材料也多种多样,采用何种方法能减少产妇痛苦,是从事助产专业人员一直探求的目标。

我科自2010年10月起在会阴侧切缝合皮肤过程中采用连续皮内缝合法,通过临床观察和随访,效果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足月头位顺产并做会阴切开术的初产妇400例,选择采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皮内连续缝合技术者共20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采用传统的丝线皮肤外缝者20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且在年龄、身高、体重、孕周、会阴条件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产妇分娩前均采用0.5%盐酸利多卡因做会阴局部浸润麻醉。

术后两组产妇均予0.5%安尔碘会阴擦洗,早晚各一次。

在每天会阴护理时观察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及分泌物,询问产妇会阴伤口疼痛情况及产妇首次产后起床活动时间。

1.2 缝合材料:粘膜层和肌肉层选用4—0圆角针医用可吸收合成缝线皮肤层选用1—0小三角针医用可吸收缝线缝合

医用可吸收缝线引起的异物反应轻,对细菌感染的耐受性更强,采用医用可吸收缝线硬结发生率明显下降〖3〗。

1.3 缝合方法: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术 常规应用0.5%利多卡因15ml行会阴阻滞麻醉以减少缝合产妇的痛感,便于缝合

对照组常规缝合阴道黏膜、肌层、皮肤层选用间断丝线缝合法,试验组常规缝合粘膜层和肌肉层,皮肤层选用4—0小三角针医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法,即第一针先在切口下缘两侧浅缝1针然后打结,一般打3~4个结防止线结滑脱,然后紧贴线结减去断头,在切口上缘和下缘交替作皮内缝合,把切缘皮肤对拢直达阴道口处女膜缘,最后拉紧缝线打结后靠线结剪断。

注意进针不可过深过宽,进出针点紧贴皮肤表层,每针挑起皮肤组织的宽度以3mm左右为宜,过宽易致皮肤打皱影响愈合

此种方法缝合伤口对合紧密,术后无须拆线,伤口愈合优,外观美观,术后3天出院。

1.4 术后治疗和护理:使用0.5%安尔碘溶液擦拭会阴伤口每日2次。

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天擦洗会阴,便后及时擦洗,勤换会阴垫,右侧卧位。

1.5 观察指标: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分级:甲级愈合:表皮对合整齐,外观成一条直线,无硬结,无红肿痛,无裂开;乙级愈合:表皮对合欠齐或硬结;丙级愈合:会阴部分或全层裂开。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术后住院期间伤口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

试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2201.12,p290.00,p29.36,p〖4〗。

实践证明皮内连续缝合法对产妇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值得推广。

3.4 两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产妇产后会阴无需拆线,产后观察3天母婴正常即可出院。

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住院费用。

加快了床位周转率。

4 结论   综上所述会阴皮肤连续皮内缝合方法临床效果优于传统丝线外缝,值得在临床推广。

会阴切开缝合皮肤层虽然采用医用可吸收缝线丝线缝合产妇产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拆线后伤口裂开情况仍时有发生,为了减少产妇产后会阴伤口疼痛,减少产妇痛苦,以及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我们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青萍.会阴侧切口不同缝合法对切口愈合的影响分析.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5(11)101   [2] 胡叶平.两种会阴切开缝合术比较.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41   [3] 凌艳姣.会阴侧切伤口三种缝合方法硬结发生率的比较.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59—560   [4] 朱雯惠,万荣,熊梅.会阴切口采用一个半结缝合方法的研究.护理研究,2008,22(6):1446—1447。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