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汤为什么不坏 [百碗老汤]

百碗老汤,一个卖羊肉汤的小摊点。

真是个小摊点。

一个小案子,摆着几个大小不一的碗,里面装着切碎的香菜、蒜苗、葱花,以及油盐味精,旁边立着两个蜂窝煤炉,一个小的,另一具大些,需要同时烧三块煤。

大炉子上架着一口始终冒着白汽的钢精锅,还有两张蒙铁皮的桌子,八个圆凳。

所有这些,不过千把块钱家当,名气却传到了郑州、西安,甚至北京。

百碗老汤在步行街上,我知道,是个夫妻档,两口子都是四川人,每天只卖一百碗羊肉汤,多一碗都不卖。

四川人不大喜欢吃羊肉,比如我,他们却有胆气叫百碗老汤,而且能做得很好,做出了名气,我觉得纳闷。

跟大多数夫妻档一样,百碗老汤也是矮墩墩的丈夫掌勺,妻子负责揉面烙饼。

夏天,两口子早六点出摊,冬天,七点准时开卖,天天如此。

听说生意很好,但我没吃过,怕羊膻味。

一位新闻单位的朋友,到西安办事,顺路来看我。

吃午饭时,坚决不进宾馆酒楼,只问有什么出名的小吃。

我领他吃过面皮菜豆腐,蕨根粉之类的,他都只是点到为止,嫌辣。

我担心饿着他,说既然这样,再找点别的吃吧。

朋友说:“昨天在西安听几个人说,这里百碗老汤不错。

”   “得啊,”我说,“那我们就去喝汤。

”   走到百碗老汤摊前,摊子已经撤了,女人正在扫地。

我说:“这么早就收摊了?”   女人说:“卖完就收摊,天天都这样啊。

”   女人接着又说:“要吃明天早点来。

”   朋友急着赶路,没喝上百碗老汤,带着遗憾和念想走了。

朋友一走,我虽然没有喝过百碗老汤的兴趣,却对他们早早打烊感到好奇。

一天上午,办公室没什么事,信步走到百碗老汤

还好,两口子都在,不过已准备打烊

我说:“才九点就要收摊,你们也太懒了吧。

”   女人拧一把热毛巾,展开双臂使劲擦桌子。

丈夫笑呵呵说:“今天人多,做得快。

”   我说:“这还不简单,多添几瓢水,再怎么也该坚持到中午啊。

”   丈夫脸沉下来,说:“生意哪能那样做。

”   丈夫还说:“我们做小本生意的,讲的就是诚信。

老老实实做生意,做好,大家信得过,才肯来。

”   女人说:“就是哦。

你晓得,我们摊子在这里支了快十年,其他摊子都换几个主人了,我们还稳稳地杵在这里。

要是照你说的多添几瓢水,看起来一时多挣了几个,划算下来,多的都亏出去了!”   听完两口子的话,我哑然,更默然。

选自《思维与智慧》。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