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激情同在 与苦乐同行】 苦乐同行

1991年,已步人不惑之年的我意识到共青团的世界不再是我的世界,于是,告别了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家工作单位山东青年杂志社,带着一纸调令,也带着宁愿放弃职务也决不放弃专业的执着,走上了大众日报社那高高的台阶,在青年记者编辑部作了一名很卖力的编辑。

一年后,我成为《青年记者》的副主编并主持青年记者编辑部的工作。

又一年后,我被任命为《青年记者》主编。

自此,我在工作中就拥有了更多的苦和乐;自此,青年记者编辑部虽说是惨淡经营,但各项工作也算稳打稳扎,有序运行。

那时的青年记者编辑部一个不大的群体,在这个群体里,我与一群年轻人朝夕相处,可以说,我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比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要多得多。

他们陪我一同走过了那段节省每一分钱节省每一张纸的日子。

他们良好的文化素养,他们的聪明勤恳,他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他们对部门困难的体谅,都让我从心底里感受到一种安慰一种激励,也感受到了一种不是亲情的亲情。

在报业集团中,虽然我们的经济收入不是最丰厚的,但和谐愉悦是我们这个集体的主旋律。

由于集团领导的得力领导,由于同事与我同心协力,几年间,青年记者编辑部的各项工作已健步运行在良性循环的轨道。

与全国同类期刊相比,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青年记者编辑部创造了四项惟一。

一项:《青年记者》的办刊思路和风格,得到了专家和新闻同行的一致认同。

《新闻出版报》曾连续5年有专人撰文从办刊思路、内容策划到版式设计给予本刊很高的评价。

青年记者》已被业内人士视为国内传播领域的新锐期刊,她吸引团结了一大批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有影响的记者成为本刊的特邀撰稿人,她也成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大专院校新闻专业研究生们的必读刊物。

二项:我们以最少的人,以较高的工作效率,编辑出版两份期刊,完成的是一个从采编、出版、发行到创收的完整的系统工程。

回想1993年我主持创办《小记者》时,那的确是冒着一定的风险,也的确很难,没有人,没有钱,发行市场靠一点一点攻克。

但在报社有关领导的支持下,我和部里的同事们还是义无返顾地无怨无悔地干着。

事实证明,《小记者》的创办,为集团赢得了一份无形资产,她也成了集团一个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三项:我们比较成功地举办了四届“记者论坛”;比较成功地举办了九届“山东业余记者十佳评选”;比较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小记者素质教育周”;比较成功地举办了四期小记者夏令营。

前三项活动在新闻界均属首创。

其中,记者论坛已成为媒介精英们交流思想发表新论的平台,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参与。

四项:我们全面实现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如数上缴集团管理费。

不错,这个经济指标在整个报业集团中是显得微不足道,可对一份原本是需要经济扶持的专业性期刊(《青年记者》)、一份是没有全国刊号的内部期刊(《小记者》)来说,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21世纪初的《青年记者》主要按以下的思路运作。

青年记者》要密切关注传媒前沿,做开阔读者视野、开阔读者思维空间的引领者。

青年记者》虽然是一份省级新闻专业期刊,但她决不能固守于齐鲁,她必须将传播、研讨视野最大限度地放开。

关注国际国内传媒的最新发展,关注国际国内传媒的最新运作,关注国际国内传媒的最新视点,应是《青年记者》永久性的选题。

青年记者》应是不凡见解的提出者和探索者。

在学术问题上,《青年记者必须广开言路,倡导争鸣;主编必须加深自己的学识功力,必须深入媒体调查研究,必须与高层次人士多多合作。

青年记者》要努力软化理性文本,做“新概念”论文的实验者。

有见地、有文采、散文式的业务论文,是本人对“新概念”论文的诠释。

枯燥、乏味、抽象、概念,不应该成为新闻业务论文的“专利”。

如果我们能将美的语言、美的结构、美的神韵修饰到我们手中的论文中去,如果我们能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得到理性的启迪,那是我的意愿。

青年记者》要成为媒介同仁的支持者和合作者。

同仁们在关注社会、关注大众,那么我们则有责任关注他们

关注他们的事业关注他们的生存;关注他们的成功;也关注他们的失败。

同时,《青年记者》在推出“传媒骄子”、“记者部落”栏目的同时,还陆续推出了新闻界新人,并对同仁的优秀作品和成果进行研讨、推介。

青年记者》的形象装潢必须是高品位的。

也许是本人肤浅,我对外在形式非常看重。

但我坚信,形式是内在品位的必然体现。

青年记者》的外在形象应是大气与韵致的结合、热烈与清新的结合、传统美术设计与现代电脑制作的完美结合。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主编,他可以不是一个优秀的装祯艺术家,但他必须一个有品位的审美者。

从一刊到两刊;从需要报社补贴到全面自负盈亏;从一个较松散的群体到一个有活力有凝聚力的群体,这是青年记者编辑部从1993年至2004年初这几年的发展历程。

为了这个发展,我和同事们都很投入。

记得那时我曾不止一次地说过,青年记者编辑部一个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地方,也是一个比较寂寞的地方,但又是一个可以干点事的地方。

有缘的是,我和部里的那些姑娘小子们都不怕吃苦,也习惯于寂寞,所以我们在经受着精神上经济上的磨练和压力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快乐。

今天,当我以一个旁观者的心境反思已经成为过去的一切时,真切地意识到,当年自己的激情和卖力产生的不只是快乐和美好,还留下了几多不足和缺憾。

很有幸,那些不足和缺憾,我的继任者弥补了。

为此,我又可以继续着他们的快乐。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