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

【摘 要】本文首先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一个简要的回顾,再简略介绍比较优势陷阱的概念,找到它们之间的冲突点并进行比较,最后结合中国国情对中国的贸易战略选择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国际贸易      一、 理论回顾      1.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和实证检验   比较优势起源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于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差异, 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产品, 即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或者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 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利益。

通常我们把这认为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进入20世纪,比较优势理论又有新的发展。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证明得出, 各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要素价格不同,而要素价格决定了一个国家里的要素分配,进而决定了各国的商品价格,因为价格的不同产生了国际贸易,各国应分工生产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的商品。

资本丰富的国家应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 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较为有利。

这种理论也被称为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可归纳为四个基本的定理,即赫克歇尔—俄林(H — O) 定理,斯托尔珀—萨缪尔森(S — S) 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FPT) 定理和雷布津斯基(Rybczynski) 定理

这些定理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下而经过严密的理论证明,构成了国际经济学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理论

那么,要素禀赋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了现实经济状况呢?许多经济学家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诺贝尔获奖者里昂惕夫提出的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惕夫发现,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要低于其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而这个现象是与要素禀赋论矛盾的——很少人能否认美国是一个资本密集型国家,按照理论它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应该更高。

Bowen, Leamer, and Sveikauskas使用了更多国家的数据对H—O模型进行了检验,发现该模型解释现实的能力仍然很不理想。

虽然在解释南北贸易中H—O模型比较符合现实,但综合上述我们只能说:H—O模型不能有力的解释现实,但对贸易尤其是收入分配的理解有重要影响。

可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到底应不应该按照这种不能很好解释现实的理论来制定自己的贸易策略呢?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

一种很盛行的批判就是比较优势陷阱

2.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的较为普遍的定义是这样的:“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完全按照比较优势, 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 虽然能获得利益, 但贸易结构不稳定, 总是处于不利地位, 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      二、比较优势比较优势陷阱的对比分析      1.比较优势是否必然会产生竞争优势   支持比较优势和批判比较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家都使用到了竞争优势这个概念。

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

他认为,“一个地方要形成竞争优势, 必须符合四个条件。

一是该地有什么廉价的要素, 在生产过程中就要多利用这些廉价要素

二是市场规模。

三是发展的产业最好在当地形成产业群。

四是这一产业竞争性的产业”。

而对于比较优势是否会必然产生竞争优势,经济学家们形成了意见分歧。

林毅夫等经济学家认为,比较优势必然会转化为竞争优势

他认为,竞争优势的四个条件中,第一个即代表了比较优势,而第二个条件市场规模与比较优势相比显得并不重要,如瑞士、瑞典、比利时、荷兰等很小的国家,虽然市场规模很小,但是其经济水平仍然十分发达,“在现代经济中, 交通运输条件弥补了一国国内市场规模小的不足,国际规模在全球化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

产业群和市场竞争性的形成过程来看,林毅夫认为“形成产业群聚的前提恰恰是这一产业必须符合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 没有比较优势, 基本不可能形成产业群聚。

”由此得出结论,任何产品要占有市场、获取利润, 都一定要有竞争力。

竞争力的来源首先就是比较优势

不符合比较优势, 就不可能有产业群聚、市场竞争乃至形成竞争优势”。

而对比较优势持批评意见的学者,则认为应该要用竞争优势这个概念来替换比较优势

虽然他们承认比较优势在形成竞争优势中的重要性,但认为我国的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利用劳动力优势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或者技术密集型的产品”。

(王佃凯)。

事实上在这里,持批评意见的学者就暗含着资本或者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这就引导笔者去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竞争优势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这是个好的定义吗?   竞争优势来自于迈克尔·波特的两本著作,《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

说到底,竞争优势是管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并不是经过严格的数学或者逻辑证明的经济学定义,波特本人也说过,“一旦从国家的层面讨论竞争力,则会出现与企业和产业层面不同的问题”。

对此,克鲁格曼、彼得·沃尔等都已经对此已经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详尽的阐述。

毕竟,从一个国家的层面上来讨论,问题十分复杂,无法简单给出定论。

因此笔者的结论是,对于经济学而言,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竞争优势并不是一个很完美的概念,并不能比其他定义给出更加准确的衡量,它不能成为两种观点的论据。

因此继续讨论比较优势能否必然产生竞争优势这个问题的意义不大,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问题上。

2.比较优势理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让我们来看一种对比较优势是静态的批判:“随着时间的推移, 从结构看, 农村劳动力不足的表现越来越严重。

”一些批判比较优势的作者认为,从动态的经济现实来看,劳动力的成本在不断地提高,劳动力丰富这一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地减少。

因此不应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比较优势理论没有深刻认识而产生的。

事实上,这正是要素禀赋理论里的要素均等化定理所证明的——原本相对丰富而价格相对较低的要素的相对价格会随着国际贸易逐渐上升。

一些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禀赋论的动态性质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

二阶堂和宇泽建立的数学模型说明了这一点。

林毅夫也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这个动态的思想。

他认为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是取决于国家内部的要素丰裕度,要素丰裕度的变化将会导致产业结构自然的升级。

而一个国家若能采用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将使每一个时期的生产成本最小化,从而获得最大化的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是决定一个国家要素结构的重要因素。

当资本结构发生质变时,要素丰裕度也发生了变化,最终导致了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

他还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若政府不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而扭曲要素价格,对一些企业提供保护,则企业本身的市场性激励就很少。

“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会很低,要素禀赋结构提升的速度会很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无法向发达国家收敛”。

针对这个观点,批判者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既得利益者的问题。

在按照原有的比较优势的途径发展下去,会产生一大批依赖于该生产方式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会阻挠整个生产结构的升级。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在承认要素禀赋是动态变化以及产业结构会随着要素禀赋变化而升级的前提下,问题的核心转化为:在处于类似现今中国状况的国家里,在传统的比较优势开始有了减缓的趋势时,而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的改变的过程中,政府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换一句话说,在这种转型过程中,政府是应该积极的去支持新的产业的发展还是仍然保持原有的比较优势?抑或真正的放任自由,让产业结构自身进化?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