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住宅小区防雷检测出现的问题_沈阳防雷

摘 要:沈阳市属雷暴活动活跃和雷电灾害较重的地区,众多小区因为没有经过专业机构的定期检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一些亲水楼盘和别墅住宅区更易受到雷公“垂青”。

本文就沈阳市住宅小区防雷难”的根源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小区防雷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和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住宅小区雷电灾害;安全隐患;解决措施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显著增加。

其中,雷电灾害已成为仅次于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沈阳市属雷暴活动和雷电灾害较重的地区,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毁灭性特点,涉及到各行各业与千家万户,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沈阳市雷暴日数、强度以及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但时至今日,在不少居民的观念中,往往将雷电侵袭与“做坏事遭雷劈”等旧时的报应论相挂钩。

长期以来,住宅小区一直是防雷装置安全检测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层、智能化住宅楼群增多,楼内的通信、计算机、家用电器等抗干扰能力较弱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普及,各类住宅楼在建设时虽都应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要求,做好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施工,而事实上不少住宅楼的直击雷、感应雷防护措施不完善。

另外,住宅楼防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因日晒雨淋、年久失修等原因使防护功能降低甚至失去防护能力,不仅成为摆设,更有甚者成为引雷装置

与农村相比,城市的防雷措施相对较好,但城市住宅楼越建越高,会增加遭雷击的可能性。

建筑物越高,与云之间的距离越短,遭雷击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

按规定,住宅楼防雷装置需经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并跟踪检测

防雷设施造价并不昂贵,如果设计时就考虑防雷,无非是在居民楼上加装一个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均可利用建筑原有的柱筋和地基,接闪器成本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而分摊到整个楼的建设成本中占比例就比较小。

定期通过专业机构进行防雷装置检测,能及时发现防雷安全隐患,有效保障居民人身财产安全。

根据《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8号令)及《沈阳市防御雷电灾害条例》规定,“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年进行一次”。

相较于主动上门要求进行防雷定期检测的企事业单位,小区居民及物业缺乏避雷意识,尽管住宅小区防雷安全问题已日趋明显,可是委托专业机构检测小区仍寥寥无几。

市民大都存有侥幸心理,多认为雷击属小概率事件,却不知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估计为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100亿元。

除了存有侥幸心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检测有成本费用,很多物业一听说需要费用就大摇其头。

目前我市新建住宅小区均需安装防雷设施,竣工时都必须接受防雷机构的专业检测后才能完成验收,但在售房及业主入住后,这些楼盘的物业一般不会再主动要求专业机构检测,一些老小区已经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没有进行过防雷检测

沈阳住宅小区防雷年度检测制度很难推行,主要是因为小区物业管理层对防雷减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各种理由或借口,拒绝进行防雷定期检测,致使其所管理的小区长期存在的雷电灾害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和进行整改

而且相关物业收费政策规定不完全明确,住宅小区防雷装置定期检测费和整改费用得不到落实。

业主是防雷减灾的第一责任人,应将防雷减灾工作纳入物业服务企业的日常管理内容,建立防雷设施检测档案,建立定期自查与委托专业机构检测相结合的年度检查检测制度。

凡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防雷装置、已有防雷装置检测不合格或既不自查也不委托专业检测的,气象主管机构应通知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及其聘任的物业服务企业限期予以改正;限期未改正的,气象主管机构应会同房地管理部门进行行政执法。

对造成损失的,业主、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七章第三十四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五)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七)已有防雷装置,拒绝进行检测或者经经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

根据《沈阳市防御雷电灾害条例》第七章第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六)拒绝进行防雷装置检测或者经经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

笔者建议,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理顺居民小区防雷装置检测整改费用的支出渠道,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工作议程,纳入街道和物业管理工作的年度考核之中。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住宅小区防雷检测和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综合监管,定期开展防雷安全的联合检查,只有这样多头并举,才能真正解决目前居民小区存在的防雷安全问题。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