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组织中TAM计数与EMMPRIN、IL8、MCP1表达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 研究直肠癌组织中TAM计数及EMMPRIN、IL8、MCP1表达水平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41例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和15例上切缘非癌粘膜组织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分别染TAM、EMMPRIN、IL8和MCP1。结果 癌组织TAM计数及EMMPRIN、IL8、MCP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高、中分化腺癌和肿块最大径≤5cm病例,TAM计数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和肿块最大径5cm病例;癌细胞未浸及浆膜病例TAM计数及EMMPRIN、MCP1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细胞浸润浆膜病例;无淋巴结转移病例TAM计数及EMMPRIN、IL8、MCP1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病例;EMMPRIN、IL8和MCP1表达阳性直肠癌TAM计数明显高于阴性病例直肠癌中EMMPIN、IL8和MCP1表达之间存在密切正相关系(P0.05)。结论 TAM计数及EMMPRIN、IL8和MCP1表达可能是反映直肠癌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关键词】 直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化学趋化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Key words:Rectal cancer;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 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 Chemokines; Immunohistochemistry。

癌组织内浸润的巨噬细胞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 TAM), 近年发现TAM浸润数量与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密切相关[1,2]。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 EMMPRIN)能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生成,与恶性肿瘤侵袭潜能,转移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3,4]。化学趋化因子已发现50余种,均为小分子蛋白质,IL8属CXC亚家庭主要成员,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为CC亚家族主要成员。近年发现IL8和MCP1表达水平也与恶性肿瘤发生进展、血管生成及预后密切相关[510]。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TAM计数及EMMPRIN、IL8、MCP1表达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理资料。

收集我院2001年1月~2003年6月直肠癌手术根治术标本41例,男22例,女19例,34~80岁,平均年龄(56.9±11.9)岁。病理类型:腺癌36例,印戒细胞癌3例和粘液腺癌2例。分化程度:高分化6例,中分化28例,低分化7例;癌细胞未浸及浆膜层6例,浆膜层35例。肿块最大径5cm 28例,5cm 13例;有26例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另收集15例相同直肠癌根治术标本上切缘的非癌直肠粘膜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粘膜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3例,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各2例,8例为完全正常肠粘膜。上述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包埋连续切片,4μm厚。

1.2 主要试剂。

鼠抗人CD68单克隆抗体,免抗人EMMPRIN、IL8、MCP1多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羊抗鼠IgG,生物素标记羊抗兔IgG,ABC试剂,以及DABHCL显色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

1.3 方法。

TAM、EMMPRIN、IL8和MCP1染色方法均为常规ABC免疫组化法。TAM免疫组化反应产物定位于胞浆和胞核, 见图1,EMMPRIN,IL8和MCP1免疫组化反应产物定位于胞浆,见图2~4。TAM计数方法参照Ohno法,高倍镜下随机观察10个癌组织视野,计数各视野内TAM数,均值为该病例TAM计数[1]。将切片中EMMPRIN、IL8和MCP1阳性细胞率≥20%为阳性病例,20%为阴性病例。以博士德公司提供的阳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以0.01 MPBS液(pH 7.4)替代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0.0软件包进行t检验、χ2检验,Fischer精确概率法及等级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41例直肠癌TAM计数为(26.8±8.5)个/HP,15例残端非癌肠组织为(16.4±7.2)个/HP,两者存在高度显著差异(t=4.33, P0.01)。高分化、中分化腺癌及浸润至肌层、肿块最大径≤5cm和无淋巴结转移病例TAM计数明显低于低分化(高分化:t=3.89, P0.01;中分化:t=2.77, P0.01)、浸润浆膜层(t=2.67, P0.01)、肿块最大径5cm(t=2.62, P0.01)及淋巴结转移病例(t=2.68, P0.01),见表1。

41例直肠癌EMMPRIN、IL8和MCP1阳性表达病例分别为24例(58.5%)、23例(56.1%)和28例(68.3%),15例残端非癌肠组织阳性病例分别为4例(26.7%)、3例(20.0%)和4例(26.7%),均存在显著或高度显著差异(EMMPRIN:χ2=4.46, P0.05; IL8:χ2=5.75, P0.05, MCP1:χ2=7.77, P0.01)。高分化、中分化腺癌及浸润至肌层、肿块最大径≤5cm和淋巴结转移病例EMMPRIN、IL8和MCP1表达阳性率较明显低于低分化浸润浆膜层及淋巴结转移病例,见表1,但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P0.05)。

EMMPRIN、IL8和MCP1阳性病例TAM计数均明显高于其阴性病例,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24例EMMPRIN阳性病例中IL8阳性17例和MCP阳性20例,17例EMMPRIN阴性病例中IL8阴性11例和MCP1阴性9例,EMMPIN与IL8、MCP表达呈密切关系(IL8:χ2=5.10, P0.05; MCP1:χ2=6.05, P0.05);23例IL8阳性病例中MCP1阳性19例,18例IL8阴性病例中MCP1阴性9例,两者表达存在密切关系(χ2=4.96, P0.05)。表1 TAM计数及EMMPRIN、IL8、MCP1表达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注:与低分化浸润浆膜层,肿块最大径5cm及淋巴结转移病例比较,*P0.05,**P0.01表2 直肠癌中EMMPRIN、IL8、MCP1阳性病例TAM计数阴性病例比较。

3 讨论。

本组资料发现直肠癌组织中TAM计数明显高于非癌直肠粘膜组织,且高中分化腺癌、癌细胞浸润至肌层、肿块最大径≤5cm和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TAM计数均明显低于低分化、癌细胞浸润浆膜层、肿块最大径5cm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例,均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其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提示TAM计数可能是反映直肠癌发生发展、转移状况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TAM计数高的直肠癌恶性度高、进展快、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差。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