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复习质量检测题6(初中二年级语文)

八年级语文(下)复习质量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叱咄(duō)  缥碧(piǎo)  弗之怠(dài)  为坻(chí)。

B.烨然(huá)  泠泠(líng)  轩邈(miǎo)  浅鬣(liè)。

C.皲裂(jūn)  箪瓢(dān)  大庇(bì)   辄尽(zhé)。

D.婵娟(chán)  伛偻(lǚ)  黔娄(qián)  汲汲(jí)。

2、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2分)。

A.风烟具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鱼歌互答,此乐何极!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

3、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意义。(4分)。

1.窥谷忘反:。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其真无马邪:。

4、根据要求填空(8分)。

①.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2分)。

②.《饮酒》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作者抒发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④.《己亥杂诗》表达诗人昂扬向上、奋斗到底的倔强精神的千古名句是。

二、阅读理解题(54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并回答问题。(17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本文出自(时代)文学家的一文。(3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负势竞上           ⑵好鸟相鸣。

⑶横柯上蔽           ⑷窥谷忘反。

3.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

B.水皆缥碧:青白色   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  窥谷忘反:同“反”,返回。

C.有时见日:同“现”  互相轩邈:高大    横柯上蔽:树木。

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负势竞上:凭依 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4.翻译句子(4分)。

⑴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句子

翻译:

⑵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⒌文章理解。(4分)。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 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  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

〔注〕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zhèn):皇帝自称。

1、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甲〕文写宋濂                                的故事;〔乙〕文写宋濂                                       故事。(4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      (2)色愈恭,礼愈至    至:

(3)濂具以实对    具:        (4)间问群臣臧否    臧否: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准确译出。(4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诚然,卿不朕欺。

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4分)。

(三)阅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选段,按要求答题。(21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大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大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若夫霪雨露靠,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A.负者歌于途       B.杂然而前陈者。

C. 去国还乡        D. 长烟一空。

2.翻译下列句子。(6)。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答: 【  】(2分)。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 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⒌乙文中的“进”指 ,“退”指。(2分)。

⒍《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的情怀。(2分)。

⒎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分)。

三、写作。(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处处都有竞争,人生时时存在挑战。截江筑坝,改造山河,是向自然挑战;加入世贸,参与世界经济竞争,既是挑战世界、又是接受世界挑战。不甘落后,急起直追,是向强者挑战;反省自我,超越自我,是向自己挑战;有许多挑战的故事,感人至深,勇于挑战的精神,令人钦佩。请以“挑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B 2、B 3、“反”通“返”,回去 。“被”通“披”,穿着。“食”通“饲”,饲养。“邪”通“耶”,吗。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一)1、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 2.凭依(或:凭借、依仗);美丽;遮盖;回去。 3.A 4.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5.千丈见底 ;幽静(或:寂静、静等) ;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皆生寒树。

(二)1.艰难(谦恭)求学;诚实待君。

2.(1)担心(2)周到(3)全,都(或通“俱”)(4)善恶。

3.(1)等到他(老师)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2)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4.示例1:从〔甲〕文中我得到的启示是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

示例2:从〔乙〕文中我得到的启示是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六)(三)1.  A 负 (背着)  B.陈 (摆放)  C 去 (离开)  D 一 (全)。

2.(1) 没有这种人,我同讹一道呢?。

(2) 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3)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4.D。

5、居庙堂之高; 处江湖之远  6、忧  醉与乐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