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物价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报告———关于我市蔬菜生产供应和价格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期,我们深入市政府相关部门及我市部分农贸批发市场、超市、菜市场、种植户,对我市蔬菜生产供应和价格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蔬菜生产规模情况及城镇居民蔬菜消费情况。

为了摸清我市蔬菜生产成本和销售情况、城镇居民蔬菜消费情况,我们走访了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采集了第一手数据资料,认真开展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

1、2002年至2011年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呈逐年递增态势。到2011年,XX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04.8万亩,年总产量为201.35万吨,平均亩产1.92吨。按照2011年我市常住人口(530.49万人)测算,人均蔬菜种植面积约0.2亩。调查期十年间我市本地蔬菜销量年平均48.12万吨,外购蔬菜销量年平均20.63万吨,年度间均呈现窄幅波动。本地蔬菜销量在2002年为47.55万吨, 2006年为48.86万吨,2011年为47.40万吨;外购蔬菜销量在2002年为20.38万吨, 2006年为20.94万吨,2011年为20.31万吨。

2、2002年至2011年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家庭人均购菜支出均呈逐年递增态势。到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12309元,其中:家庭人均购菜支出为433.58元,占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3.52%。城镇居民人均蔬菜购买量调查期十年间平均104.02公斤,各年度间呈现窄幅波动,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蔬菜购买量为92.83公斤,2007年为115.71公斤

3、按XX市常住总人口数进行统计分析,全市2002至2011十年间人均地产蔬菜量达197.4公斤/年·人,尤其是2009、2010、2011三年人均地产蔬菜量大幅度提高,分别达到326.35、362.61、379.91公斤/年·人,均高于调查期全市城镇居民人均蔬菜购买量,由此可以看出,我市的地产蔬菜量基本能够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在生产旺季有部分蔬菜品种销往区外,当然,也存在部分时令蔬菜从外地流入我市蔬菜市场的情况。

二、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和价格变化情况。

1、生产情况。经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随着城镇居民蔬菜购买价格逐年上涨,导致菜农蜂拥而上跟风种植生产规模盲目扩大,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2011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008年的1.83倍,蔬菜总产大幅攀升,出现了地产蔬菜供大于求,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机械作业费及人工工价的不断上涨,蔬菜生产成本逐年攀升,加之菜农销售渠道单一、获取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有限、市场对接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地产蔬菜内销板块价格稳中有降,外销板块价格趋升,蔬菜滞销难销、价格不稳、暴涨暴跌情况时有发生。

典型调查(露地黄瓜种植户)显示:黄瓜种植所需物料及人工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致使菜农生产成本上升。

经对大荔县蔬菜种植户的8个蔬菜品种的典型调查统计,2011年露地西红柿、黄瓜、茄子、菜椒、圆白菜、大白菜、马铃薯、露地萝卜8个蔬菜品种(不含设施蔬菜)的亩产值平均在3813.75元左右,亩成本平均达1813.12元,亩净利润平均在2000.63元。

2、流通情况。我市地产蔬菜的主要流通模式是:菜农→经纪人(收购商)→运输→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零售市场)→市民。经调查,6月25日XX市区比邻的华县、富平、大荔等地的产地收购价露地西红柿为0.6元/公斤、露地大白菜为0.7元/公斤,到了XX市乐天大街曙光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零售价分别达2.3元/公斤、3.0元/公斤,销地零售价格高出产地收购价格的4倍左右,其价差主要产生于生产、流通、及批发零售市场、超市等环节。

典型调查:为了探清其原因,我们走访了大荔县蔬菜经纪人刘师傅,6月27日刘师傅向菜农收购马铃薯的价格为0.6元/500g,在产地直接卖给XX市批发商马先生,批发价为0.7元/500g,每500g加价0.1元;马先生从产地雇车载重5吨(满载)运输至XX曙光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自营店,每500g支付运费0.055元、磅秤费0.02元;销售5吨马铃薯需时5天,60㎡商铺5天摊位费(标准:20元/㎡·月)达200元;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蔬菜由产地经过流通到达批发市场过程中成本增加0.095元/500g,8个品种的蔬菜每500g平均的批发成本达0.795元/500g。再由批发商根据成本加利润的方式二次批发给各品种蔬菜零售商,一般每500g蔬菜的加价幅度在0.5元左右;最后一个环节是蔬菜零售,一般是在二次批发价的基础上每500g加价0.2—0.4元;可以看出:蔬菜在流通过程每个环节都存在加价行为,这样下来,每500g0.6元的蔬菜菜农手里到市民餐桌价格变成了1.495—1.695元。

3、消费情况。随着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XX全市城镇居民人口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02年为94.06万人,2006年为158.72万人,2010年为193.59万人,近十年间城镇居民人口翻了一番。城镇居民人口增长了,居民的蔬菜总需求量也就增长了,加之人们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品种、品质要求愈来愈高,优质无公害蔬菜应运而生,价格明显有所提高。

典型调查:未实现“农超对接”的超市蔬菜零售价格均高于农贸市场蔬菜零售价格;已实现“农超对接”的超市蔬菜零售价格农贸市场蔬菜价格相比呈现略低于或持平态势;除部分蔬菜超市做特价外,直销店蔬菜价格均低于超市农贸市场

6月27日,我们对大荔县大华路蔬菜市场及怡家超市、人人家超市进行了典型调查,大华路蔬菜市场每500g西红柿、黄瓜、茄子、青椒、圆白菜的零售价格依次是1.0元、0.8元、1元、1.5元、1.5元,怡家超市的零售价格依次是1.2元、0.9元、1.3元、1.7元、1.7元,人人家超市的零售价格依次是1.0元、0.7元、1.0元、1.5元、1.4元。调查期间,怡家超市负责蔬菜进货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超市的场地租金、水电设施费用、管理费用、人工费用等均高于农贸市场,而且蔬菜都要经过整理、分拣、包装,质量要求相对较高,损耗较大,价格肯定高于农贸市场。人人家超市负责蔬菜进货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超市去掉了蔬菜进货的中间环节,蔬菜的进货价格比其他超市要低的多,尽管仍然需要经过整理、分拣、有的还要分包,基本上是净菜,但是,有进货价低的部分做底垫,我们靠的是以量取胜,所以我们的零售价比农贸市场略低或持平。经对现场的消费者随机调查显示:家庭月收入较稳定的工薪阶层,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农贸市场买菜,对蔬菜的安全及外观质量重视程度较高,多选择在大超市购买蔬菜;在意蔬菜价格因素且不太愿意为更优质和无污染的蔬菜支付较高的额外费用的消费者,有时间对买来的蔬菜进行整理、分拣、清洗的消费者,多选择在农贸市场或已实现“农超对接”的超市购买蔬菜

经4月20日对蒲城县新百连超东方红店、北京华联等5家生鲜超市、17家社区蔬菜直销店经营的市民常用蔬菜价格抽样调查对比,抽查的20个品种中,洋葱、胡萝卜因超市特价促销,价格低于直销店,剩余18个品种,社区直销店的价格整体比超市低17.81%;与湖滨菜市场、西塔农贸市场蔬菜价格比,社区直销店蔬菜价格比两家农贸市场低14.79%。

三、我市各级政府促进蔬菜生产流通的典型做法。

1、开通“蔬菜直通车”是我市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我市十分重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去年,在市政府领导下,市商务局积极培育蔬菜龙头配送企业,与XX市田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通了蔬菜直通车,增加蔬菜销售网点,实现了产销对接。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原则进入各大社区。XX市田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订购了直通车30辆,配送车2辆,已在15个社区开展车载进社区服务,供应时间为每天8:30—19:00,目前供应的蔬菜品种达20多种,日销量15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菜农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问题。

2、积极推进“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为了稳定我市蔬菜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积极推进“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工作,市农业局作为主管部门,多次要求各县(市、区)按照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目标,整合资金,做好设施蔬菜示范园区的水、电、路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园区科技服务,加大对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创新服务模式和流通方式,取得了初步效果。

3、华县已成为我省首家全国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华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对于集中连片新发展50亩以上的温室蔬菜大拱棚实行财政补助,每棚县财政补助2000元;对于集中连片新发展30棚以上的日光大棚实行贴息贷款政策,每棚政府协调短期贷款1万元,县财政贴息一年,目前,华县蔬菜的品牌战略已初见成效,先后有山药等4种蔬菜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6种蔬菜免检进入西安市场,成为陕西省首家全国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县。

4、政府推介,经纪做媒,开辟国内外市场。我市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蒲城县、大荔县、华县、临渭区等地特别关注农产品的市场推介工作,多次在国内各地举办产品推介会,蒲城县、富平县、临渭区、大荔县、华县还在国内多个大城市设立营销窗口,并根据农时季节和产品上市情况派出促销小分队到全国各主销区宣传促销,唱响了XX瓜菜品牌,开辟了国内外市场。蒲城县、临渭区关注产地经营环境净化工作,实行农产品经纪人持证上岗制度,以维护农民和客商的权益,受到外地客商的好评。这些措施的推行,保障了全市蔬菜的顺畅销售,提高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

5、结合城市升级改造,下大气力改善城区农贸市场的环境和布局,方便居民购菜。近几年,XX市城区在市政府的决策下,在市政府相关部门及临渭区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支持帮助下,基本完成了XX城区农贸市场环境及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并对部分农贸市场的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取缔了渭白路马路市场,迁址新建为渭白路五里铺综合农贸市场;拆除了三马路市场,将其并入曙光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原杜化路蔬菜市场迁址更名为杜桥办王真蔬菜市场;原老城农塬十字农贸市场迁址北移更名为襟尤路农贸市场。至此,XX市城区农贸市场的环境和布局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大型蔬菜批发零售市场达12个。

四、几点建议。

1、农业部门要针对我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及时发布全市及省内外的蔬菜种植信息,引导菜农有计划地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蔬菜生产技术,建立大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拓宽蔬菜供应渠道,提高蔬菜产量及品质,切实改善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

2、商务部门应大力推广“农超对接”,在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和社区建立健全平价直销门店,鼓励蔬菜经营者直接进大棚,看产品、谈价格、签合同,最大限度地减少传统批发模式的中间环节;鼓励扶持新兴的蔬菜流通销售模式,实施从蔬菜生产基地到物流配送企业再到社区销售网点的销售网络体系,降低流通成本,让菜农增收入居民得实惠。

3、物价部门要下大气力规范涉农价费行为,严格贯彻执行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降低过高的农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加大清费治乱力度,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成本,切实维护农产品市场经营秩序。

8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