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办教育,加快揭阳教育新突破|民办教育许可证

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要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面对政府直接教育投入资金的不足,必然要求各级教育的兴办向尽量多的人敞开大门,融资办大教育

发展民办教育,既满足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又为政府节约大量办学资金,聚集了新的教育资源,这是实现教育发展突破的一个重要出路。

一、民办教育作为增援部队,可协助揭阳教育冲出发展瓶颈      揭阳市党政领导经过深入细致的教育调研,为揭阳教育落后堪忧,于2005年1月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把“基础教育”作为全市三大突破之一,会上党政领导表明了要改变教育落后面貌的决心和信心。

经过努力有所进展,但问题仍然严峻。

教育资金的疲软、师资素质的低下、义教阶段学位的欠缺、职技教育的掉队等,都是攻坚难题,成了教育发展的“瓶颈”。

这些难题最终集中到一点,就是资金,冲开教育“瓶颈”,最终也靠“钱路军”。

财政资金有限,政府投入也已竭力,钱从何来?只有吸纳社会力量的资金。

侨胞建校,还是寻求企业家投资?能用的这几年都找了。

因此,必须调整思路,重新组织,发展民办教育民办教育办学的灵活性,足可成为攻坚的“前(钱)路军”,资金、师资、学位等难题可解决不少。

另外,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影响和推动公办教育改革,形成竞争,带来教育的源头活水。

二、发展民办教育,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大政方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法律法规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这次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也指出:“国家一定要用足够的力量举办教育事业,同时又要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包括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其他社会组织以至经国家批准的私人办学者,采取多种形式和依靠广大群众来举办教育事业。

”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中也都有了发展民办教育的条款。

到2002年1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更是在我国法律体系中首用“促进”二字冠名,其核心是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2.中央文件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两个纲领性文件中都谈到了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办学体制。

”2006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更进一步提出:“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职责,制定和完善学校的设置标准,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形成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办学格局。

”   3.中央领导讲话   朱�基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说:“要进一步改变政府包办教育的状况,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都可以大胆试验,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可以迈出更大步伐。

要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也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发展民间办学,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办教育,才能实现大国办大教育

从国际上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鼓励民间办学来满足国民对教育的需求,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不走多种形式办学的路子,别无选择。

”   不容置疑,发展民办教育绝非权宜之计,而是党和国家早已确定、坚持一贯的大政方针,揭阳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符合中央精神和本地实际,是解决教育发展难题的民心工程。

三、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在揭阳可行      1.揭阳教育的矛盾是供不应求的发展要求   对此,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资料中足以表明,这也和全国教育情况(除发达地区外)大同小异。

另据一些调研资料显示:81%的城乡居民都把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看成家庭头等大事,农村青年中有13%的人希望子女将来有专科学历,18.5%的人希望子女将来有大学本科学历,41.4%的人希望子女将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城市青年要求更高,有44.5%的人希望子女将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有26%的人希望子女将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高层次教育要求越来越迫切,教育供求矛盾将日益凸现,而解决教育供求矛盾的治本之策,是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美国为1:3:2。

按照揭阳的实际,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优质高中教育的学位紧缺,入学率低,供小于求已成为制约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而新办一所较好的高中学校,大约应投资近亿元,这对多数的县市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在按照政府计划配置方式难以提供足够教育资源时,就必须引入市场供求机制,推动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揭阳一定要紧紧抓住“基础教育突破”战略和“粤东会议”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尤其是优质高中教育,还有现薄弱但很有发展前景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2.走侨胞或企业家联合教育专家与政府联合办学之路   目前我国教育竞争受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内部矛盾和国际教育竞争等因素影响,发展办学校要通过创意对教育事件的决策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预谋。

这就是教育策划。

运用得好,就占主动地位,就出奇制胜。

揭阳是全国著名侨乡,港澳台同胞和富而思源的旅外侨胞达320多万人,遍居世界各地,还有归侨、侨眷18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不少爱国爱乡侨胞和企业家捐资建校已成为美谈。

现在,面对中国教育这一大市场,不少财团对投资中国教育都很感兴趣,连年来不少企业家把资金投向教育也有目共睹。

揭阳市是广东省人口较多且较为稠密的地区之一,总人口602万,地灵人杰,历代贤达志士辈出。

当今揭阳市党政领导更是高瞻远瞩,大胆改革,强势推进,突出组织了工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教育“三个突破”,并不断争得了发展的机遇。

30亿工程为揭阳营造了发展的环境,倘能吸引侨胞或企业家投资教育,诚聘教育专家引领办学政府继续出台扶持民办教育政策,走强强联合发展民办教育之路必能行之有效。

四、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政府是决定因素      1.认识到位、宣传到位   民办教育发展取决于制度和资金,制度供给来自政府,资金虽来自投资者但离不开政府提供的教育投资环境的吸引和宣传发动。

因此,政府的领导及其对民办教育的宣传力度都极其重要。

民办教育的认识有多高,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就有多大,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支持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挂在口头上。

曾经的“八一精英学校”关闭,牵涉并吓退了不少人,怕民校为“是非之地”,防万一离远点保险,其实“有战斗就有牺牲”,这是常理,只要尽职尽责,正确面对,又何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应该坚信:发展民办教育,形成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引导各级干部和民众主体形成发展民办教育的正确观念,这需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积极宣传、正确引导对发展民办教育的认识。

2.政策到位、管理到位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法规,赋予企业或个人应有的获利机会。

收费依据办学成本和市场调控,在许可范围内波动,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有序地、持久地流入教育领域。

教师的外请内聘给予适当的人事保障,以达到师资队伍的高素质和稳定性。

政府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设置强有力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管理干部,落实归口管理、业务指导。

建议成立民办教育研究室作为智囊团,可适当挑选部分一线教育工作者做兼职研究员,这样有利于及时管理、指导,并为宣传民办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标准,严格把好审批关,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校产监管制度、师资培训、教育评估,以及退出机制、化解风险等,使民办学校进出、运行自如。

民办教育的投入虽然主要依靠社会力量,但仍需要政府的支持。

如果没有政府的鼓励、引导和调控,社会力量则容易形成无序的局面。

政府领导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对民办教育的认识、态度、决心、见识和思路等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兴民办教育,也可以灭民办教育

因此,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政府要“发展与规范并举”,做到认识到位、宣传到位、政策到位、管理到位

五、民办学校自身发展的一点启示      民办学校的核心是自筹资金、自主办学,形成激励与约束、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学校运行机制。

办学校要生存并健康发展,选好一个校长和聘请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前提,先进的办学理念、严格的管理以及科学的教研是关键;高质量、有特色、守信誉是保障。

同时要特别防止一些不良因素:发展规模小,办学条件简陋,教师队伍不稳定,办学行为不规范,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力量薄弱等。

总之,揭阳现有的民办学校足可通过深入的研究,为更好地发展民办教育提供经验和教训,适当策划一次评选揭阳市“十佳”民校的活动,定将收获不小。

综上所述,揭阳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本地实际,既可行,又必要,又逢揭阳发展大机遇,只要广大干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落实措施,一批有识志士定将积极响应。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民办教育发展定能为揭阳教育做贡献、添光彩,实现揭阳教育的新突破。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实验中学)。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