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旱对森林的影响

摘 要:本文阐述了红河州国营石岩林场大旱之年所遭受的巨大森林损失。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关键词:大旱森林;损失。

大旱之年,森林生长、生存情况调查报告 代写论文

红河州石岩林场隶属红河州林业局的下属事业单位,管护面积14.6万亩,包括个旧市、开远市、建水县三市县。设置石岩寨、攀枝花、老黑地、坡头、松子树5个林区,现职工86人。 代写论文

一、石岩林场自然环境状况 代写论文

1、地理位置、石岩林场所处位置: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位于北纬2.26′—24.25′;东经101.46′—104.46′之间; 论文网

2、土壤类型:黄壤、红壤、黄棕壤和紫色土,还有燥红土; 论文网

其中,红壤分布最广,黄壤、黄棕壤三县市都有。 论文代写

紫色土包括建水县、开远市;。

作文 /zuowen/。

燥土仅分布在个旧市。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海拔(1500—2400)米,最低为个旧的石岩寨林区1500米,最高为普雄松子树林区2400米。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3、气候:为红河流域干热河谷,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左右,为少雨区,春早几乎年年都发生,干燥地为1.69—1.81,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温度为9.9℃—24.2℃。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4、森林结构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我场由1956年建成至今,初期种植为华山松、云南松、杉木,至80年代后期,开始种植桉树、墨西哥柏、加勒比松等,至今树种组成为60%桉树,20%墨西哥柏,15%松树,其余为杉木竹子等土生树种组成。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二、社会经济概括 作文 /zuowen/。

石岩林场乡镇所在辖区总人口5.12万,其中农业人口为5.07万,乡镇农民收入为8152元。 作文 /zuowen/。

三、大旱之年森林所遭受的损失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自2010年以来,云南大旱,我场已身受其害,在我们经营面积所处的乡镇,农民青壮年大量往外省打工,尽管全国人民已捐款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想尽一切办法抗旱救灾,可是在自然灾害面前,尤其是森林,所遭受的灾害是人为因素难以抗拒的,本地区本就是干热河谷。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没有水渠、水库可以灌溉,完全就是靠天降雨,如果旱年,森林生长、生存受到严峻的挑战。造成了防火工作的难度和强度,由于持续久旱,造成了灌木林和植被较早干枯,使原本要发生火灾,一般3—5月的规律被打破,1—2月就会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提前了两三个月,使林场提前投入了人力和物力,增加了防火经费,这还是其次,火灾毁林直接成国家财产损失。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007年12月—2009年4月 13次 论文网

2150亩。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2009年12月—2012年4月 代写论文

33次。

52165亩 2、造林保存率低。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由于石岩林场为半干旱的地区,且为干热河谷,所以造林规律3—4月打好塘,待6—7月份雨透地,马上植树,基本苗木成活率为95%以上,但由连年大旱,苗木成活率为85%,过几个月仍会零星死亡,过一年后苗木保存率仅为75%以上。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3、现有林木枯死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由于接连三年大旱,原本已成林的树木因为缺水而死亡,死亡率最高的为松树,其次为墨西哥柏,最后为桉树,并且形成恶性循环,死亡树使森林郁闭度降低。使干躁的林地暴露在烈日十,更不保水,在此情况下,又形成林木缺水而死亡。 论文代写

4、林木生长缓慢 论文网

林木由于干旱而使机体缺水,严重影响它的生长发育规律,在除缺水枯死的外,林木也是相对不干旱时,明显生长放缓,尤其正处于生长高峰区的适龄树,使树呈现树叶黄等特征。如果再继续干旱,形式更进一步加剧了,还会有更多的树死亡。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5、存在问题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越旱越死和林火频发,且不易扑灭,而造林更困难,不易成活。这一系列条件制约着森林的生存和发展,导致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但同时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林业工作者,无计可施,望“天”兴叹,我一再思考,怎么才能干好本职工作,使国家财产尽量减少损失。 代写论文

四、建议 论文代写

林业同行是否有这方面的经验,能否做进一步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把我们的林业事业做好,做强,做大;让我们的林区青山常在,绿水常流。 论文网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