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展总部经济的资源禀赋差异分析|禀赋差异

[摘要] 多年努力北京总部济已初具规模。

调研基础上对北京总部禀赋情况与国际都市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步对制约北京总部发展政策因素及其表现形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总部禀赋 差异比较。

图分类8献标识码 编006595(00)0603。

国际化都市实践表明发展总部济对心城市讲绝不仅仅是块“金招牌”。

因它提升城市品质和美誉也能税收贡献、产业带动、消费拉动、聚集、人才吸引等多方面带实实收益。

多年努力北京总部济已初具规模。

当前建设“人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新思路指引下如何抓住有利机通完善政策促进北京总部发展繁荣值得高关和深入研究。

北京总部济已初具规模但与传统国际都市相比还有较差距。

北京拥有发展总部禀赋条件多年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

999年北京率先发布了《关鼓励跨国公司京设立地区总部若干规定》009年根据各地竞争状况和地实际要又进步作了修订加了政策支持力。

00年发布《关扩对开放促进首都济发展若干规定》对国企业和人京投给予定支持。

003年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正式提出力发展总部济并明确写入市“十五”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

外还建立市领导与跨国公司座谈会制成立市政府络办央企事业单位提供专门等。

许多区县也结合各情况制定了量鼓励政策和支持措施。

上述举措实施很地促进了总部发展取得了显著实效。

尽管北京总部发展取得明显进步但与世界知名现代化国际都市相比还存着明显差距。

这种差距不但表现入驻企业总部数量上也表现企业总部质量上。

企业总部绝对数量看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传统都市所拥有跨国公司总部数都数倍北京

落户跨国公司分部数量上虽然北京比东京多出7但与纽约、伦敦和巴黎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见下表)。

根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007―008)》相关数据整理下。

与其他传统都市相比北京就业结构方面也有不差距。

从与总部济高相关业就业人数看伦敦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总人数比例高达938%巴黎生产性业吸纳了75%就业总人口而作全球金融心伦敦、纽约和东京金融业更是吸纳了近三分就业总人口(如下图所示)。

北京与其他国际都市就业结构比较(005年)。

要说明是尽管北京继承了国计划济下遗留量央企总部但是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老牌传统主义国际化都市相比跨国公司总部数量方面有着先天不足。

随着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北京不仅发展跨国公司总部方面有着不错潜质而且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北京方面面临良发展机遇。

二、北京发展总部禀赋方面优势明显。

.首都功能优势。

计划济体制期首都建设得到全国各地支持成调配高集地区

总部发展拥有优势条件很多是那候打下基础。

比如工、农、、建四商业银行等众多型央企国科学院、国社会科学院等国科研机构新华社、央电视台等覆盖全国新闻媒体以及首都机场等系海外、四通八达交通枢纽。

市场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期作央政府所地北京是指导、推动国济体制改革和济发展策心、信息心是全国市场监管心。

对外开放进程条件对外部要素产生了巨吸引力并相融合和促进使原有优势得到巩固和增强。

从长远看首都城市特有功能对总部济促进作用将是持续性。

.产业发展优势。

978―008年北京市济年增长率6%左右。

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亿元人G超9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可支配收入75元农民人纯收入077元进入了由等发达城市向发达城市迈进新阶段表明总部发展初具规模。

北京对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都有着较强辐射作用。

济高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以及发展上巨潜力定了北京总部济市场会持续上升。

3.科技人才优势。

北京是国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心这里汇集了8%国重实验室、33%国工程研究心、5%国重科学工程、30%国重学科、%基础研究、3%863计划项目以及35%科技攻关计划。

006年北京行政区域有科技活动单位数达5000多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费支出60亿元研发费支出占G比重达59%比全国平水平高9倍。

人才是现代业发展核心因素。

008年北京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5万余人;8所普通高等学校拥有校研究生96万人毕业研究生56万人分别占全国53%和6%。

.奥运品牌优势。

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幅提升了北京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尤其是国际主流媒体对北京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成就进行了长、规模正面报道使北京携奥运城市品牌效应全方位提高了城市国际知名和美誉对跨国公司北京设立地区总部和国企业调整设立总部产生了巨吸引力。

三、政策因素是制约北京总部发展重要结。

影响总部企业入驻和发展因素很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国总部发展报告》蓝皮系统列出了基础条件、商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政府、开放程等6方面、6子项、55细项指标。

有关分析认北京商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方面处领先位置但政府相对落政策支持、政府方面具有较提升空。

我们通对有关企业总部集聚区进行实地调研发政策因素已成制约北京总部发展重要结。

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政策适用对象要根据形势发展及调整。

是从所有制角看目前总部政策仅局限针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般讲跨国公司具有济实力强、国际化程高、研发能力突出等特它入驻对地方济发展城市竞争力提升有着较助。

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国改革开放进程深入我国国有企业实力幅提升民营济取得长足发展许多企业希望借助北京这世界瞩目新兴国际化都市平台进步提升企业身形象拓展国际国市场。

00年北京针对扩对开放出台促进首都济发展政策但该政策笼统没有太多实质性举措。

现调整出台地区总部政策还只对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给予支持难以反映出当前济形势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京设立总部客观。

甚至有媒体提出这是国际化和市场化程不断提高北京给予国企业“不公平待遇”。

二是从总部功能角看现行政策适用对象笼统。

地区总部身是企业根据部分工细化分离出新生事物其原始功能是了整合母公司定区域围各种投部分总部拥有规划、投、管理、研发、金调拨、统采购、市场营销等多项功能具有空地理分布上集性和唯性。

随着企业营理论不断发展企业部有将各种总部功能独立出专业化发展趋势衍生出运营控制心、研发心、采购心、物流心、结算心、营销心等诸多具有独立法人格实体单位而且有根据不区域禀赋条件进行空上分离趋势。

比如将采购心、营销心放上海而将运营控制心、研发心放北京

有学者甚至根据近年些总部企业将营销、生产等具体营性业移到上海、广州而将总部“壳”和些公共关系、研究开发等管理性、不产生主要济收益活动放北京现象提出“总部济”发展北京已出现“空心化”。

目前国有城市已看到这趋势对总部政策进行相应调整。

比如深圳明确将总部企业划分“综合型总部企业”、“职能型总部企业”和“成长型总部企业”三类金规模方面门槛也比较低。

相比下北京现行总部政策比较笼统没有反映出总部济这种发展趋势。

政策可操作性要进步增强。

是有些政策出台前征企业见不够造成政策适用性存缺陷有政策用语与企业发展现实存偏差。

比如对企业高管人员认定现行政策还是按照国有企业架构将“董事长、总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济师”认定高级管理人员但是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更多是“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官”等有企业甚至设立“首席信息官、首席风险官”等职这些职企业部公认是高层管理人员但相关部门根据政策很难认定。

二是有些政策只重视对实质优惠进行明确界定而忽视程序性规定导致企业只知道有这政策但不知道如何适用这政策

比如对新出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政策美国纳尔科公司相关责人就表示希望该政策对高管界定、操作程序予以细化方便企业执行。

三是有些政策条模糊容易产生歧义执行起困难。

比如008年出台《关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改革土地使用权处置见》规定“国有企业重组、销程对已取得工业、仓储用地改变土地使用权性质和用途前提下可将土地使用权直接变更到重组企业名下保留划拨用地方式不超5年。

”但是没有明确这5年起止也没有明确地上房屋具体处置政策实际操作不部门对认识也不统致使企业无法将政策兑现。

四是有些政策配套不条块分割企业反映政策看得到、但享受不到。

比如008年财政部、国税总局出台《关企业改制若干契税政策通知》规定非公司制企业整体改制有限责任公司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但市里没有出台有关配套细则各区县税分局无法受理企业见较多。

3.政策具体落实要进步加力。

是促进总部发展方面力量能有效整合。

北京总部发展涉及到济社会和城市运行管理各方面、各层次、各部门甚至涉及到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济圈各行政区域协作。

由目前市里没有出台总部发展指导性见也没有制定总部发展全市性规划对总部集聚区区域部空布局、功能定位研究不够对总部发展对京津冀地区和环渤海济圈动补发展重视不足各地区、各部门对总部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举措没有形成统认识导致各方面总部发展积极性很高但能动性和整体合力很难发挥出。

二是政府部门识和效率进步提高。

尽管市多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但不可否认是我们行政审批效率、水平和市场化程方面与南方许多城市相比还有较差距。

比如些企业反映由审批环节不透明审批程序复杂类型固定产投项目上海80天可以完成审批但是北京要年左右。

这历年《国总部发展报告》蓝皮对各地政府绩效、投者满方面测评就可得到印证。

■ 参考献。

.倪鹏飞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007$008)[]社会科学献出版社008。

.赵弘国总部发展报告(00900)[]社会科学献出版社009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