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之情系马兰】新春走基层

基层,长期以来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这里有鲜活的素材、动人的故事,更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沃土。

近期,中宣部等五部门号召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是要求记者沉下身去接这个“地气”,关注报道火热的生活,让新闻报道汇聚民心、集聚人气,并在报道过程中夯实新闻工作者和媒体的底气。

接地气 聚人气 存底气    今年在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总台领导策划了“情系马兰――共产党员邓小岚事迹”大型报道活动。

这次基层采访的缘起就是出自基层,有感于革命老区马兰乐队和他们指导老师――年届七旬的北京老人邓小岚之间的动人故事。

河北省阜平县的马兰村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日报》社(人民日报社前身)所在地,1943年村民们为了掩护报社,在日军枪口下临危不惧,牺牲了19人,史称“马兰惨案”。

邓小岚老人,正是时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和北京电台第一任台长丁一岚的长女。

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退休后放弃北京的安逸生活,只身一人重回偏远落后的马兰村,为那里修桥铺路、翻新危房、资助贫困人家,更用音乐为当地连一句歌都不会唱的孩子们开启心智,如此默默奉献了8年时光……6月初,一部纪录片《马兰的歌声》让邓小岚的事迹在网上广为流传,短短时间内受到了数万网友的关注。

电台领导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集聚人气的报道选题,立即安排我台记者第一时间前往报道

还记得,6月10日夜里接近11点,已经入睡的我接到同事郭士荧的一通电话:“总台交给咱们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后天一早就要奔赴河北省,你在网上先查查,有一段网友点击率很高的视频叫《马兰的歌声》,咱们就要去采访里面的主人公邓小岚

”醒来不可再睡,打开电脑,一曲“彩云轻轻飘过铁贯山,胭脂河水欢快地流淌……小岚老师来到马兰马兰路上鲜花盛开”瞬间萦绕耳边。

邓小岚马兰乐队的故事就像夏日夜晚的清风吹来,有令人惊叹的美好。

翌日,台领导跟我和郭士荧两位行将第一批前往马兰村的记者商量了总体的报道计划――反映出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8年的默默奉献;要用最真实、平视的报道视角深入基层了解她、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改变。

对于2010年刚刚毕业入职的我来说,这跟在学校完成作业不同,没有更多的时间犹豫雕琢,一旦采访对象明确了、地点明确了,那么需要你做的就是带着厚厚一叠背景资料、抓紧每一分钟落实准备――出发!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也慢慢开始体会在这接地气、聚人气、存底气的走基层中――作为记者我们是谁,为了谁和依靠谁。

“走基层”不是“下基层”,“走基层”要“沉在基层”    走基层的“走”字大有讲究,用双脚抹去所谓“高低”的姿态,报道者只能以平视的视角去注视、去发现;走基层也不能浅尝辄止、走马观花,需要真正“沉”到百姓中去,真切地了解百姓所需,品味百姓的感受。

开启“情系马兰报道的第一天是6月12日凌晨,我们报道组一行成员从北京驱车赶赴河北。

因为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正在保定慰问邓小岚马兰乐队,所以4个小时车程后,我们先是到保定市采访邓小岚和小乐队成员。

排练厅里,我们见到了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个子不高,一头花白的短发利索地向后梳着,镜片后的眼神自然平和并充满笑意。

跟十一二岁的孩子们在一起时,她甚至也像一个大孩子唱着哼着、手舞足蹈着。

台上,马兰乐队的孩子们用略显破旧的手风琴、小提琴、吉他演奏出一曲曲天籁之音,她在台下也盈盈地笑着。

仅仅两个小时的平实对话就让我和郭士荧举着采访机数度落泪……谈话间有她认为自己只是在做再平常不过的事的为人态度;有她对父母――老一辈新闻人、对马兰村生活过往的追忆;有她对马兰村孩子们、对马兰村老百姓的未来期望。

保持一个姿势两个小时不动、举着采访机的那个时候,我或许已经开始意识到,有一种人你只要稍微靠得近一点,就能被她的朴实无华但光芒耀眼打动,然后作为一名记者要做的就是在尽可能客观、平视的报道语言中让你的听众也跟你有同样的感受。

为了把我们的感动与发现尽量快地分享、传播给更多听众我们坚持每天当天制作录音

到达马兰村后,我们立即投入工作之中,4天里几乎走遍了这个小村庄的各个角落、认识了一半以上的村民。

这个过程让我切实地感到只有真正蹲在田间地头,才能触摸到革命老区的真实现状;只有畅快地跟邓老师交流,跟马兰的孩子们谈心、跟当地老百姓聊天,才能找到动人的故事;只有真正脚踩在这片泥泞的山间小路上,才能心里有底、笔中有情。

当然,真实地沉在基层中,还可能需要克服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由于广播报道的特性,除了采访和制作录音报道我们还要承担固定时段跟北京直播间连线的任务。

不过这个时候问题来了――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只有一个手机信号基站,稍稍有些隔档,信号就变得微乎其微。

为了保证连线通话质量,我们想出了这样的办法:爬上借住乡亲家的房顶,站在房顶上晒着阳光或者星光连线――这确实是我们马兰采访时绝不会忘记的特殊而美妙的一幕。

实际上除了连线,在马兰采访的日子里,我们遇到的更大困难是来自回传录音的不便。

在结束每天尽可能“再多采一点”的采访工作后,我们都会抓紧每分每秒听同期、写串词,制作录音新闻。

不过由于借宿的村民梁大哥家没有上网设备,我们带来的3G网卡也意外地没有信号,加之最近的公用上网点在10公里外的县城……幸而,梁大哥帮助我们沟通了3公里外的、备有ADSL有线宽带的一户生意人白大哥家,白大哥牺牲了3个夜晚的正常休息帮我们解决了这燃眉之急!    可以说,报道中接地气才能有灵气,而在采访过程中俯下身才能心贴心。

正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使得《北京老人邓小岚情系太行山村,爱心构筑精神家园感染数万网友》、《邓小岚马兰的历史渊源》、《邓小岚带给马兰的新变化》等录音报道相继传回北京并顺利播出。

“走基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

对我来说,“情系马兰”是一次聆听最纯美的歌声,感受最真挚情谊的采访任务;这还是一次单程车程达400公里以上、往返将近8个小时的采访任务;这更是一次深入基层、探访革命老区,了解普通党员默默奉献的采访任务……这跟此前我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在北京大街小巷做的热线报道,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相同的是这些都是秉承着贴近基层、传递百姓喜怒哀乐的报道题材,不同的或许是这次经历让我这个刚入行的新记者更加认识到在贴近的程度上,还需要有观察、挖掘和深入。

带着思考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

在深入基层报道中其实需要的也正是报道态度的转变。

而对于广播来说,我们更倾向于找一些细节、多一些发现,以小见大,把听众慢慢带进报道意境。

比如,在这次报道过程中,刚开始进入马兰村地界时,我们就细心地发现了庄稼掩映的远处有一座显得崭新的石桥,和周围环境相对比尤其醒目,一打听才知道这正是在邓小岚的努力下刚刚修成的,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往返于田间地头,而这个发现邓老师本人不会提到,村民亦不会刻意说起。

这是一个开始,一个不应有终点的开始。

细处着眼的基层新闻本身带着温度,也能自然而然地传导到听众心里。

邓小岚的事迹在北京电台集群式报道之后,产生了强烈反响,新闻广播“新闻热线”报道组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五六位听众的电话,有人要捐赠乐器、有人要捐钱、有人要去马兰村当志愿者……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们前方报道组顿感即使顶着再大的太阳、走再崎岖的山路采访,为做一则录音报道反复讨论研究再多遍也都值了!这与我们个人的成就感无关,只是因为我们感觉用自己的力量做出了帮助邓小岚老师的努力。

一年前在就业时,我曾认真思考过:其实每个职业各有不同,但记者这份职业它能表达的大事小情、民生百态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深深吸引着我,我也深知当一名合格记者所需要的是无限热情与热爱、坚韧与坚持,这些我都谨记着。

情系马兰村》给我带来的其实正是这样的一次宝贵实践,同时它也是我走基层报道的一个起点。

(作者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特别报道记者)。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