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巫女・圣女 逆神巫女圣女

“如果没有的话,希望上帝能赐予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给予我。

”   这句话出自一位未满20岁的农家少女之口,而且她目不识丁。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她正面临被指控为异教徒的审判,法庭讯问她是否受到了上帝的恩典。

如果她答“是”,她便承认了自己是异端邪说,因为当时的教义是没有人可以肯定自己受到上帝恩典的;如果她答“否”,她则同样有罪,因为她是凭借向国王展示“神迹”而获得指挥军队的权力。

结果,少女给出了令讯问人目瞪口呆的答案,法庭也因此休庭了一天。

而这个充满令人惊奇的智慧的农家女,更有着令人无法相信的神奇经历,那只能被称为奇迹。

1429年5月的一个清晨,在奥尔良城外英军建筑的堡垒之前,出现了一支法国军队

队伍的最前面是一位高举圣旗的少女

大旗上画着最后的审判和百合花。

少女腰悬长约一米的宝剑,身穿银白色的铠甲,头上无盔,长发随风飘荡。

那一年的法国,几乎整个北部以及西南方的一部分,都在外国的控制下,英法之间的战争已经时断时续地进行了90年。

奥尔良处在卢瓦尔河上,它成为最后一个能阻挡英军长驱直入剩余法国领土的战略要地。

法兰西民族的存亡面临了空前危机,依据现代历史学家的说法,“整个王国的命运都系在奥尔良上了”。

可是,法国军队一次接一次的可耻失败,已使法国政府及其领导的军队士气低落而名声败坏,几乎没有人相信奥尔良的命运能够得到扭转。

不过,奇迹终于还是出现了。

白衣白马的少女,犹如天降一般,率领着曾丧失斗志的法国士兵们,攻陷了一个一个英军城堡。

奥尔良各教堂钟声齐鸣,庆祝这得来不易的神奇的胜利。

5月8日,英军终于弃城,向北退却。

这一天也成为法国的重要纪念日――“圣女贞德纪念日”。

那个神奇的奥尔良少女的名字便是贞德

然而,贞德被冠以圣女之名其实已经是距那场战争400多年以后的1920年了,而在1431年5月,贞德被俘并被判处死刑,加给她的罪名则是巫女

农家少女军队统帅,巫女圣女,这世间哪一个女子的一生能经历如此多的变化?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家女孩又是怎样从谨小慎微的王储那里得到了莫大信任而能指挥他的军队?她为何被处以巫女的罪名而走向了悲剧的结局?她又为何能从巫女的罪名当中洗脱出来而成为万众敬仰的圣女?还是让我们拉开历史的层层神秘面纱,来看看这个奥尔良少女的短暂一生吧。

平凡的出生,不平凡的使命      贞德出生于法国香槟一阿登大区和洛林大区边界一个叫做栋雷米的村庄,村中的教会拥有圣凯瑟琳的雕像。

她的父母都是普通人,拥有约20公顷的田地和一个小农场,父亲担任着村里一个不起眼的官职。

然而,在1425年贞德16岁的时候,平凡的一切开始改变。

传说,一天,贞德在村后的大树下遇见天使圣米迦勒、圣玛嘉烈和圣凯瑟琳,听到“声音”而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并带领王储至兰斯进行加冕典礼。

贞德遵从“声音”的指示,在1428年5月请求她的亲戚杜兰德・拉苏瓦带她去拜访当地的驻防部队指挥官博垂科特并说明来意,希望能带她前往王储的所在地――希农。

博垂科特只是嘲笑了她一番,便让她离开。

贞德次年1月再次前来,随同的还有两个支持她的士兵。

在他们的支持下她获得第二次接见,在谈话中她说出了一些神奇的战情预报,预言奥尔良附近的法军将会战败。

结果,前线传来的消息证实了贞德的预言,博垂科特终于同意护送她前往希农。

听了汇报的查理七世接见了贞德

据说,在王宫里贞德并没有向身穿太子服饰的人行礼,而是找到了混迹于亲信中的查理七世,说出了查理同幕僚们的密谈。

会面后她给查理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查理接着指示在普瓦捷对贞德进行背景调查和神学上的检验以证实她的道德。

在这个时候,查理的岳母约兰德筹措了资金以发起一场解救奥尔良的远征,贞德的机会终于来了。

有历史学家对于贞德为何能受到任用提出了这样的解释:   “当查理王储同意由贞德来领导他的军队并准备战争时,他一定是已经试过几乎所有正规、理性的策略选择而皆告失败。

只有一个已经到达了存亡最后关头却全然无计可施的政权,才会在绝望中去相信一个自称受到上帝指示的农村文盲女孩,让她指挥国家的军队

”      神奇的统帅,悲惨的“女巫”      而从贞德令人惊异地出现在英法战场上以后,奇迹便接二连三地发生了。

她无视其他作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的判断,并对当时法军指挥官迪努瓦公爵瞒着她做出的作战计划大发雷霆。

她采用正面的猛烈攻势来进攻那些英军堡垒。

最终贞德奥尔良迅速取得了胜利。

之后,贞德说服查理授予她和阿朗松公爵全权指挥军队,并获得允许进攻罗尔河附近的桥梁,以作为稍后进攻兰斯的序幕。

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提议,因为到兰斯的距离是到巴黎的两倍,而且已经深入敌军腹地。

阿朗松公爵完全支持贞德所做的决定。

其他的将领,包括迪努瓦公爵,也对贞德奥尔良的胜利印象深刻,都转为贞德的忠诚支持者。

贞德还在札若的战斗中,警告阿朗松闪避来袭的炮火而救了他一命。

军队到达特鲁瓦后曾面临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贞德结识了一位名为“兄弟理查”的修道士,兄弟理查长期以来在特鲁瓦宣扬世界末日将近的警告,而使当地的农民改种豆类等能够早熟的作物,军队到达时豆子刚好成熟,于是便解决了粮食问题。

就这样,这位不满20岁的农家少女持续领导着军队取得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利,扭转了整个战争局面。

1429年7月,英格兰的包围土崩瓦解,法军在贞德的领导下取得了非凡的胜利。

查理七世也终于在1429年7月17日得以在重新夺回的兰斯城内举行了加冕仪式。

不幸的是,1430年,这个神奇的少女统帅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被勃艮第公国俘虏。

当时贞德下令让军队撤退回贡比涅城,她身居队尾以确保所有人都退回了城里。

但就在这时,贡比涅城守军因为害怕英军跟着闯入,没等到所有部队撤回便将城门关上,贞德与剩余的后卫部队便被勃艮第人俘虏。

获得神谕的经历让贞德得以成为法军的统帅而叱咤风云,但同时也成为她被俘后受审判的最大罪名。

贞德被指控为异端邪说。

英方资助了整个审判

最后,法庭总结了对贞德的12项罪行指控,但这些指控都和在审判中的记录相互矛盾。

在各种方式逼迫之下,不识字的贞德没有意识到死刑的逼近,签下了一份她完全看不懂的公开弃绝书(等于直接认罪),但法庭在官方留下的记录上却是另一份不同的文件。

死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卢昂进行,目击者描述了行刑的那一幕。

贞德被绑在火刑柱上,她不断地祈祷着,并向旁边的牧师请求让她握着一个小十字架。

最后火被点燃,几分钟后,一切都结束了。

英国人将烧焦的木炭拨开,暴露出焦黑的尸体,以向人群证明她的确死了。

接着又燃烧了尸体一次,以避免她的骨灰被人收集。

英国人将剩余的灰烬都扔进了塞纳河。

追封的圣女,众多的猜测      虽然贞德被杀,但是,1452年英国人还是被彻 底赶出了法国,于是贞德年迈的母亲伊莎贝拉—达克和法国异端裁判所的首席法官Jean Brehal请求重新对贞德的案件进行审判

利克斯特三世授权了这次重新审判,遍及欧洲各地的许多神职人员参加了审判审判的过程也遵照标准的法庭规定进行。

神学家组成的小组也分析了115名目击者的证词。

最后Brehal在1456年6月提出结论,描述贞德一个烈女,并指出当初主导审判的皮埃尔・科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错误地将贞德定罪。

法庭在1456年7月7日正式宣布了贞德的清白。

同时,教会宣布由于她在奥尔良的光辉事迹,核准奥尔良为朝圣的地点之一。

在曾于1849-1878年期间担任奥尔良主教的Felix Dupanloup的努力下,1909年教会为贞德举行了赐福礼。

1920年5月16日,贞德被封为圣人,她的纪念节日被定在5月30日。

她成为罗马天主教会里最受欢迎的圣人之一。

巫女圣女贞德戏剧化的身份转变总是让人想起她看到神迹的传说,这也引得众多神学家和心理学家竞相研究讨论。

有关她看到神迹的线索只能从当初的审判记录里加以找寻,但这些记录相当复杂且不一定准确,而且贞德审判中一直拒绝回答法庭针对这些神迹的质问,也拒绝依照惯例对这些回答的真实性做发誓。

对于贞德所言“看到了某些东西”的宣称通常被认为是出自真诚的,她认出了圣米迦勒、圣凯瑟琳和圣玛嘉烈出现在神迹中,问题只在于她所看到的是否真的是神迹

虔诚的天主教徒都相信贞德所看到的真的是神迹

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贞德所看到的只是由心理疾病造成的幻觉和妄想,例如偏执狂的精神分裂症、癫痫造成的短暂脑叶变化。

大多数认同这种看法的学者都认为贞德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精神领袖,而不是有真实才干的领导人。

不过许多人反对这种心理疾病的解释。

一个精神病患者不太可能会得到查理七世的支持。

而且事实上,之前的国王查理六世便被人称为“疯子查理”,他宣称自己的身体是玻璃做的,任何人接近就会打碎他,但他的臣子部下们并没有将他的说法也当成信仰。

在特鲁瓦签订的条约剥夺了查理七世的继承权,或许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担心他遗传了父亲的疯病。

贞德到达希农时,就有王室顾问提出警告:“我们任何人都不该因为受到这个女孩谈话的影响而改变政策,一个农夫……如此地被幻觉所蒙蔽;我们不该因此而遭受外国的讥笑……”然而这些将军与顾问后来都支持贞德并舍命追随。

还有说法指出,贞德在记录上所展现的智慧证明了她不可能是精神病患者。

贞德在很多时候都表现得相当聪明:“他们(审判者)常常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变化无常。

但尽管这样,她仍然相当精明地做出回答,而且显示出极好的记忆力。

”   于是又有人大胆地从贞德的身世上来寻找她获得查理七世信任的原因。

据说有资料显示,贞德查理六世的皇后伊莎贝拉同盟弟路易所生。

但是,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巫女也好,圣女也好,抛开有关神迹的说法与猜测,贞德更多地被当作一个民族女英雄而受到赞颂和崇拜,而这也许是贞德最恰当的身份。

自从拿破仑开始,圣女贞德法国时常被作为政治的象征,自由派强调她出生于卑微平凡的家庭,早期的保守派则强调她对国王的支持,后来的保守派则强调她的民族主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维希政府与法国反抗势力都以贞德作为象征之一。

而许多作家、作曲家和影视艺术家也创作了大量与贞德有关的艺术作品。

的确,贞德之前英法两国都以有千年之久的《萨利克继承法》来正当化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原本只是君王之间为了继承权而产生的冲突。

贞德为战争带来了不同的意义,如Jean de Metz所描述的:“我们(法国)的许多国王都来自英国血亲;但我们就要成为英国人吗?”而SteDhen Richey则说:“她将一场原本枯燥乏味、普通人民深受其害根本不感兴趣的王朝间的冲突,变为一场热情激昂的保家卫国的圣战。

”Richey还这样描述了她对后代的影响力:   “在她死后5个世纪的人们,对她做了一切纪念:(她是)狂热的信徒、宗教神秘主义者、天真纯洁却又可悲地成为一枚被当权者摆弄的棋子,同时又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创始者和象征,被崇拜的女英雄和圣女

她即使面临酷刑的威胁和火刑时,仍然坚持着她所听到的来自上帝的声音。

无论那个声音是真是假,她的事迹让所有听到她故事的人都震撼不已。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