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家畜解剖学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家畜解剖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同学们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与专业有关的课程就是家畜解剖学,解剖实验室里福尔马林味很浓,呛鼻辣眼,上课时让人涕流泪落论文联盟。曾有个别女生初次上解剖实验课就有在课堂上晕倒的情况发生。而初次接触福尔马林浸泡过的解剖标本和实验室琳琅满目的各种解剖标本,让同学们深感对课程充满忐忑和恐惧。不少学生掩鼻听课,少数学生戴口罩上实验课,甚至个别学生戴消毒面具听课。加上解剖知识繁杂,生偏的名词概念多,形态学知识抽象,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无味,不少学生由此产生厌学思想,甚至动摇了专业思想,个别学生甚至为此提出转学或退学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众多解剖学教师一直在进行探讨的问题。家畜解剖学是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形态学专业基础课,其形态学的特点就决定了学习必须借助实践教学环节来阐述解剖知识学生才能理解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作者进行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探寻和尝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剖实践教学的方法,现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1.加大标本知识的考核力度。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对骨骼和肌肉两部分内容进行中期考核。考试的时候将骨骼标本和肌肉标本摆放在实验室的解剖台上,然后在标本需要考核的位置贴上标有号码的标签,学生依据标签所在的位置写出该处的名称。通过加大标本知识的考核力度与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制度相结合,促使学生主动到实验室察看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加深和巩固学生标本理论知识,对今后的内脏和神经血管知识的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无法安排更多内容的标本考核,如内脏和神经血管等等。这部分内容可采取现上现考的上课模式,上完课后马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根据问题回答的情况进行评分。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知识,认真观察和分析所学标本的位置及结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速记能力。  2.活体动物解剖实习实践中安排了猪、羊和鸡的解剖。由于经费原因,只能用羊来代替牛的解剖。这部分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环节,也是家畜解剖教学与人体解剖教学最大的区别之处。活体解剖是人体解剖学无法实施的环节,而在家畜解剖学却能实现并最具有意义的实践课。实习的每个环节都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解剖动物,掌握了解剖动物的技术,对动物有了整体解剖的认识,观察到了器官的位置和未经福尔马林处理过的器官的原始的颜色,用手触摸到器官的原属质地,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印象,并有了更为直观的实践知识,是对书本抽象的解剖知识直观化的体现。这些作用是在课堂上观察经过福尔马林浸泡处理的标本和购买的解剖模型无法比拟的。在解剖动物的同时,切割出动物的主要淋巴结来进行细致的观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动物淋巴结的位置、颜色、大小及形状,为其他课程和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的疫病诊断、活检、尸检以及肉检打下了坚实的解剖理论基础。由于活体动物解剖实习有诸多优点,因此深受同学们的称赞与喜爱。

论文网   3.尸体解剖实习。在教学实践中安排购买奶牛场刚出生的淘汰小公牛。对其进行颈动脉放血致死后,经过颈动脉灌注术清洗血管后,往血管内灌注福尔马林,固定标本备用。实习的时候,将小牛去头后,分别按正中矢面和经过最后胸椎后缘的横切面进行切割,将其尽可能分成均等的四部分。把一个班的学生平均分成五个小组。四个组负责解剖分离上述分好的小牛体部标本,每小组一部分。主要是对照课本的神经血管部分内容进行解剖,同时对肌肉部分进行解剖分离。前肢和后肢组的标本进行交换确认肌肉、血管神经的知识后,由老师逐个对同学进行提问前后肢的肌肉、血管神经的名称,最后根据制作标本的质量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每个同学打分,计入课程教学实习成绩。其余一些组的学生进行头部解剖并把脑取出。由老师根据脑神经根的相关知识进行提问。根据问题回答的情况和取出的脑组织的完整性进行评分。如果取出的脑组织比较完整,可以制作成标本展出陈列,或制作硫酸铜染色脑组织切片供展出或供上实验课解剖脑时演示用。这样还可以补充脑组织标本的缺少。这一环节既考验学生分工后个人的动手能力,又培养学 代写论文。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