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需要《郑培民》

中国人熟知为兰考县人民治沙办实事的焦裕禄;中国人也熟知从内地赴西藏阿里献身边疆的孔繁森;2002年中央电视台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名列第一位的郑培民,也成为当代人熟知共产党员干部。这三位人物先后成为中国银幕上的光辉形象,组成了中国电影独有的共产党员干部的系列人物,构成了一道独具光彩的银幕景观。这些影片一次又一次塑造了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优秀品德。这其中不仅倾注了中国电影人讴歌英模,呼唤正义的社会责任感,也传达出中国民众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崇敬和信任,更表现出老百姓渴望清明廉洁政治的愿望。日前拍摄完成的《郑培民》是部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影片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武器,在这个学习热潮中,推出影片郑培民》,无疑对于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是部生动的好教材,是部能让人从感动中领会到共产党的先锋性的好作品。它应和了时代的需要,传达了国家的意志,再为主旋律影片增添了光彩。

影片的原型郑墒民身为原湖南省委副书记,从他身后的多种报道中我们看到他生前的一系列事迹,在众多的事迹中贯穿始终的是他为官心系人民的人生准则。影片不堆砌模范事迹,而是抓住这个最本质的精神核心,以郑培民力主、帮助修建一条通往湘西贫困苗寨的山路为情节线索,在看似普通的工作状态、生活细节中,结构了他与农民,与县、乡、村干部,与在押犯的子女,与妻子等人间的关系,来表现郑培民不辞辛劳执着地为民众办实事的人格与官德。

开片,郑培民拄着木棍翻山越岭,来到湘西最贫困的火龙坪。深夜他躺在炕头上听农民张老爹诉说几代人过的苦日子。“共产党把我们给忘了!”张老爹的话令郑培民忧心如焚,他反问村干部们:你们还记得自己是共产党员吗?郑培民心里牢牢铭记着共产党员的使命,他反复对干部说:“千条万条老百姓比天大”“做官先为人,万事民为先”。他悉心阅读每一封群众来信;他关心在押犯的孤女,用慈父般的心关怀着她的成长;他亲自登门挽留老农业专家,为落实专家妻子的治疗问题亲自到医院布置;他想尽办法克服困难为火龙坪修建公路;他为挪用修路款建设政绩工程而发火……影片围绕着郑培民的行为,展示出他对底层人民的深情。他离开火龙坪的时候,一群苗家妇女唱起了动情的山歌,张老爹捧出一碗送行的米酒,此情此景,表达了苗家山民和郑培民情同骨肉的感情。

影片通过郑培民提拔、培养、教育县委书记陈方平的情节,巧妙地涉及到当前的三农问题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问题。使郑培民的形象更有了现实的针对性。

将真人真事尤其是英模搬上银幕,是个困难的创作课题。影片从修了十年完工的一条山路切人,统领着全片的艺术构思,可见其创作者的匠心。这是一条颇有深意和寓意的路。这条路连着郑培民湘西百姓的心;这条路预示着共产党干部将贫困的山寨带上了治富之路;这条路郑培民忠心为民服务的人生之路。这条路既是生活的真实,又概括出郑培民忧民、为民的崇高风范。

影片朴实无华的叙事风格和自然简约的影像,恰恰切合了郑培民的质朴人品。他是那样的朴素,那样的热诚,那样的纯粹。这个银幕形象怎能不使人感动!影片在质朴的品格中更注重缜密和工整。作为艺术品,倘若创造者注入更多的激情甚或浪漫的情思,郑培民的精神世界也许会更加鲜活富有力度,他的人格风采也许会更具感染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