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政变_4.12政变前后莫斯科的反应

1926年7月,广东省国民政府挥师北伐。

7月27日,蒋介石从广州出发去湖南省前线指挥作战。

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蒋介石也于8月下旬率总司令部继续北进,部队势如破竹打到长江时,已有34个各地军阀见风转舵,加入国民党。

1926年8月,莫斯科报纸报道,蒋介石北伐军攻占华中重镇长沙之后宣称:“革命要成功,就必须联苏以推翻帝国主义,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环。

蒋介石的调子唱得很响,莫斯科方面绝大多数人被蒋的言论所蒙蔽。

此时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蒋经国尤其认为父亲是真正的列宁信徒。

1926年10月,北伐军已席卷两湖和赣闽,但南方革命政府的权力中心分化。

北伐军于11月8日占领南昌,蒋介石为了控制党政大权,要求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来南昌办公。

1927年3月10日至17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召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联合挫败了蒋介石准备在南昌另立中央的企图,通过了限制蒋介石个人独裁的一系列决议。

南昌以蒋介石为首的总司令部和武汉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政府,唱开了对台戏。

蒋介石握有枪杆子,就是要搞“军事独裁”。

很多俄共领袖和共产国际的官员对中国事态的逆转毫无准备,还在那里为蒋介石唱赞歌。

整个3月份,《真理报》和苏联媒体都在唱着蒋介石不得不服从革命群众意志的老调。

3月21日,上海80万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总罢工,随即转入第三次武装起义,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一举占领上海

随后北伐军不费一枪一弹开进上海市区,上海掌握在革命者手中。

这大出蒋介石的意外。

消息传到莫斯科,苏联首都报纸出版“号外”,兴奋的群众挤满街头狂欢。

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们狂喜一团,大家一遍一遍地高呼:“上海是我们的了!”早饭后,学生们涌进礼堂,举行庆祝大会。

会后,他们又涌出校门,集队上街游行,边走边喊口号,游行至黄昏始散。

中山大学学生在校内开会欢庆,并发贺电向蒋经国父亲恭喜。

蒋经国得意得很,鼓动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共产国际总部去游行集会。

当队伍集合齐后,小蒋一马当先,站在学生队伍前排,率领数千名工人在共产国际总部前集会。

《真理报》发表以“上海胜利的世界历史性意义”为题的社论,大胆预言“光复上海,是使中国向左转的推动因素,增强了中国无产阶级所扮演的角色,和获得中国无产阶级执政的希望”。

就在莫斯科“因胜利冲昏头脑”的时候,由左派控制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执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发布命令,要求蒋介石接受军事委员会节制。

中执会又把蒋介石在党内的职位转移给其主要对手汪精卫。

汪精卫在4月1日抵达上海

翌日,吴稚晖显然在蒋氏暗示之下,向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秘密会议提出一封信函,直言要把中共党员“清除”出国民党。

中央监察委员会一致通过了这项“清党提案”。

北京的军阀紧密配合,举起了反共的屠刀。

4月5日,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部队在北京闯进苏联大使馆,逮捕藏身其内的中国共产党员,张作霖把20名逮到的共产党员绞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李大钊。

“清党”始于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军队进攻上海总工会,乘中共方面毫无准备之际使出杀手锏,用机枪扫射在工会机关和街头反抗的工人,把共产党工人纠察队解除武装,没收3000枝步枪。

次日,上海全市20万工人罢工,上海市总工会又在闸北青云路召开群众大会,会后,工人高呼“还我武装”、“打倒新军阀”口号,冒雨游行

游行队伍遭遇反动军队的机枪扫射,上百名工人、市民当场毙命,伤者无数,血流成渠。

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上海

据统计,几天之内,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达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逃亡失踪者5000多人。

5月17日,蒋介石召集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议,决定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武汉的国民政府分庭抗礼。

第二天,南京政府发布第一号令,“通缉中共首要”,包括共产党领导人、工农运动领袖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及其他著名活动家共197人。

1927年4月5日,即上海反共政变前一周,被蒙在鼓里的中山大学学生还在筹备隆重庆祝“五一”节,校园内到处悬挂着蒋介石、冯玉祥的巨幅画像。

一幅更巨大的蒋介石油画肖像正在加班绘制中,准备到红场游行时,和马、恩、列、斯画像同时亮相。

6天之后,从中国传来的“4.12”政变消息,中山大学学生闻讯不敢置信。

详情逐渐明朗后,学生们都震惊了。

一直神气活现的蒋经国这时蔫了,抬不起头来。

后来,在徐君虎等好友劝说下,情绪才慢慢高涨起来。

上海事件”来得如此突然,不啻给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们当头一棒。

4月18日晚,中山大学举行了一次集会,义愤填膺的学生们聚集在白色大理石礼堂里,声讨国民党的激怒气氛笼罩着整个大厅。

他们以极大的义愤通过一项决议,致电武汉革命政府,要求严惩革命叛徒。

中山大学的全体国民党党员和共产党党员全校师生接着召开声讨蒋介石大会,在一片“打倒叛徒蒋介石”的口号声中,中大中共支部书记傅钟和学生组织中大公社主席王明先后上台演讲。

傅钟说:“4月12日,上海工人大起义,召开了10余万人的群众大会,蒋介石武装镇压,当场枪杀百余人,伤者无数,下落不明者5000多人。

”同学们听后怒不可遏,大声齐喊:“打倒蒋介石!血债要用血来还!”会场中只有两人没有喊口号,一位是蒋经国,一位是冯弗能(冯玉祥的女儿――编者注)。

他们都把头垂得低低的。

傅钟又愤怒地说:“蒋介石同时在南京、无锡、宁波、杭州、福州等地先后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蒋经国感到不能沉默了,突然站了起来,冲上台用俄语高呼:“他已经是我的敌人了。

打倒蒋介石打倒革命蒋介石!”同学们都把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蒋经国接着用俄语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当他口头颂扬着革命的时候,已渐渐地开始出卖革命,一心想和张作霖、孙传芳同流合污。

蒋介石一度是我的父亲革命朋友,现在却成了我的敌人。

几天前,作为革命者的他已经死去,现在活着的是他反革命的灵魂。

”他不断高呼:“打倒革命蒋介石!”学员们十分感动,一齐拥上去,把小蒋抬了起来,扔向空中,一边扔着,一边高呼着“乌啦!”   据一个目击者说:17岁的小蒋的表现“获得全体学生的反应,如雷鸣般的掌声”。

数天后,小蒋在自己编辑的墙报和苏联《消息报》上,又郑重地发表了书面声明,公开谴责父亲老蒋,塔斯社予以刊载以传达世界各地,4月14日,汉口《人民论坛报》第一版刊登了它的全文。

蒋经国的这一行动,受到了中国学生、苏联人民、苏联政府和斯大林的欢迎,认为他已经是个合格的共青团员和准布尔什维克。

蒋经国成了为人瞩目的新闻人物。

真是各人自有一本难念的经。

夜晚回到宿舍,蒋经国十分痛苦和愤慨。

开始,小蒋因为有这样一位“革命领袖”的父亲甚感骄傲,他也因为父亲而在莫斯科大出风头;如今一夜之间跌个大跟斗,他作为“反革命军阀”的儿子而感到无地自容了。

不管怎么样,他觉得蒋介石是他的父亲,现在有这样一个父亲令他灰头土脸,令他在莫斯科大跌眼镜。

他虽然骂了蒋介石,但精神上的负担并未完全解脱;另一方面,他担心此后回国无望,再也见不到他日夜思念的母亲了。

4月21日,《真理报》发表了供苏共宣传员使用的“宣传题纲”,其中提到“蒋介石已经叛变,他带领民族资产阶级脱离了革命,并重组了右翼国民党核心,与帝国主义勾结到一起反对中国革命”。

为配合这个“宣传题纲”,《消息报》在4月21日刊载了一篇题为《父与子》的文章,摘录蒋经国父亲的公开信。

蒋经国在公开信中说:“蒋介石,我不认为你会听到我要说的话,你也可能根本不想读到它们。

但是,不管你读不读得到,我都要写出来。

今天,我要重复你曾经在信里告诉我的话。

谨记住‘革命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要务,我愿意为革命赴汤蹈火。

’现在我要说,革命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要务,今后我不再认你为父。

”   蒋介石从报纸上看到儿子断绝父子关系的声明之后,气得暴跳如雷,一拳砸碎了5英寸厚的玻璃板。

(摘自文化艺术出版社《绝地蒋经国1925~1937》 作者:郭晨)。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