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身心 道德清明】 道德是身心的和谐

清明,一个美丽的名字,一出春天的时间仪式,一段承平盛世的历史记忆。

我们在清明慎终追远,在和煦的春风中拥抱自然。

――《中国节典•清明》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一个典型的融合了多种主题,凝聚了朝野心愿,沟通着阴阳两界,打破了悲喜阻隔,实现着天人合一,兼顾身心,哀乐和鸣,和谐合奏的重要节日

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状态的风向标,还是反映政府与百姓、国家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征。

它们不仅在群体道德的培养方面常常起到深层构建的作用,而且还常常对后人的行为、思维模式起到规范和感召的作用。

清明”名考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一词,大约起于周代,有明显记载的是在汉代。

现存最早记录“清明”节气的是《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节气于《后汉书•律历志》中被正式列入。

明代彭大翼《山堂肆考》转录了一本已经失传的《岁时百问》上的一句话:“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亮,故谓之清明

”这常常被看作是“清明”节气名称的来历。

《三统历》中也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

”      “清明”节考      学界一般认为,清明节是古代上巳、寒食清明三个在时间上极为相近的节日合而为一而成的。

上巳和寒食节的历史渊源比清明节更为久远。

上巳原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

从已有文献记载看,上巳的起源比寒食更早,流行的地域范围也更广。

上巳是个美丽、清秀、怀春的节日

《后汉书》称“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临水祓除谓之禊。

”祓禊仪式其实是一种象征性的“大扫除”。

我们的祖先在面临某一重要事件、重要场合或重要时刻时,往往要举行一些象征性的清洗仪式,把自己身上的晦气驱逐干净,甚至沐浴斋戒以示虔诚和郑重。

春天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季在古人心目中一直占有特殊的地位。

在这个万物萌生的季节里,有一个这样的亲水的节日,理所当然也是青年男女沐浴身心、自由约会的大好机会。

所以,《周礼》中有:“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郑玄也认为这是“重天时,权许之也”。

寒食”即吃冷食,不得生火做饭。

寒食节也比清明节早,甚至至今还有人将寒食清明并提。

事实上直到宋代,清明都没有摆脱寒食成为独立的节日

而在唐诗宋词中将“寒食”“清明”交互使用更是司空见惯。

据《唐会要》记载,朝廷曾于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赦令“自今以后,寒食清明”。

寒食节实际上是一个以饮食形式承载道德内涵节日

据宗懔所撰写的中国古代最早、最著名的岁时民俗专志《荆楚岁时记》所记:清明前两天,或者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

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而在乍暖还寒的时节,人们为何不得生火做饭,必须吃冷的东西,历代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此说为虚构的,不合理、不足信,坚持寒食与古代的“改火”习俗有关。

所谓改火,就是熄灭旧火,改用新火。

但俗规新火与旧火不能相见,因此有几日人们就只能吃大麦粥或饴糖之类的冷食。

现代学者李玄伯说:“钻燧改火每年都有的,因为改火,新者与旧者不能相见,所以中须停若干时候。

这停火的时间与改火的时间,各家各邦不一定相同,其中之一即寒食的起因。

”虽然此说似乎比较客观也许比较符合实际,但也只是一种推测。

事实上,在民间,对寒食节的缘起,最有影响的解释还是广为流传的介之推的传说:   晋国公子重耳当年带着一行人流亡在外,历经坎坷,受尽屈辱。

一次,重耳饿得晕了过去。

随臣中有个名叫介之推的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

19年后,重耳执政,即晋文公

他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之推。

经人提醒,他才猛然忆起,深觉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之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介之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晋文公让人搜山,但没有找到。

这时,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相信大火会逼着介之推走出来。

晋文公于是下令举火烧山。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终究不见介之推出来。

上山一看,介之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之推的尸体哭拜一场,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之推后背堵着个柳树洞,洞里有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清明

晋文公介之推和他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表示哀悼。

行至坟前,只见当初那棵被烧焦了的老柳树,死树复生,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见了介之推一样。

他掐下一根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

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 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之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用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

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饴糖、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清明时,人们还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这就是众所周知、脍炙人口的“割股燔山”的故事,是隋代的杜公瞻在给《荆楚岁时记》做注时引自《琴操》之中的。

不过这则故事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晋文公禁火的日期就是寒食节,《琴操》中寒食节时间是五月初五。

《吕氏春秋》和《史记》中记介之推事并未提及焚山之事。

因此,有人认为寒食缘起介之推传说也许是后人为解释寒食缘起而人为地将两件事揉捏在了一起。

但不管怎么说,介之推的故事确实是为绝大多数人情感所认同并乐于传诵的清明节的来源。

“复调”清明――清明主题      许多风俗的起源也许是永远没有唯一答案的。

从上巳节水边仪式化、嬉戏性的身心洗涤到寒食节缅怀先贤的禁火修行,再到清明节程式化的扫墓踏青,发生在春天的几个节日的合一,决定了清明节的复调式主题

合成的清明节节俗所蕴涵的就不可能是一个单一的主题

至少,悲戚与欢乐,这两种性质迥异的情感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清新而又文明地相逢并相容了。

史传清明节的欢乐和繁荣景象大都是在盛唐时期形成的。

晚唐诗人杜牧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清明节留下了一个经典性的清明节节俗剪影。

盛世的清明,是阳光的清明、春天的清明

虽然大唐亦曾有过对清明作乐的禁令,但大唐更懂得民意可疏不可堵的道理,甚至在公元790年,唐德宗干脆将玄宗时期颁布的“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圣旨延长到了七天,这不仅开创了假日黄金周的先河,也确保了清明节俗展演的宽松时空,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清明节多重主题存在的合法性。

一直到明代,清明仍然是一个充满欢乐情调的春季大节。

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的描绘,每适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斛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

而外方优妓、歌吹、觅钱者,水陆有之,接踵承应。

又有买卖赶珍,香茶细果,酒中所需。

而采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鼗鼓、琐碎戏具,以诱悦童曹者,在在成市。

是夜人家贴‘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之句于楹壁间,谓如此则夏无青虫扑灯之扰”。

即便到了清代,我们还是可以从张岱凝练生动的文字中一睹清明的盛况:“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

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

……是日,四方流离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

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鞠,茂林清越,劈阮弹筝。

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

日暮霞生,车马纷沓……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丘秋,差足比拟。

”(《陶庵梦忆•扬州清明》)   只是到了清末,清明节的繁荣盛大才逐渐萎缩、蜕化为单纯的“扫墓节”。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清明节定为“民族扫墓节”。

1936年,国共两党共祭黄陵,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特派代表林伯渠前往参加“民族扫墓典礼”。

但弱国难有清明,面对春天,国人只能跪在祖宗墓前哭泣,这不由得人们不感叹清明之和谐、昌盛与否,实乃折射着国道之盛衰。

近现代时期,随着清明节中欢乐内容的退隐,清明节传统文化容量也在相对集中、浓缩,但主题却更加鲜明、突出,且愈来愈显示出道德化、政治化倾向。

民间对于清明节,比之其它说法更愿意接受纪念介子推的传说。

这不仅因为民间传说这个艺术形式更便于在民间传承,而且由于这则传说本身包含了可以流芳百世的道德精髓。

重读介之推传说,我们不难发现,故事中的割股也罢,燔山也好,其实都不免带有几分血腥气,但这则故事中同样也包含了可以演绎出多重道德内涵的由头,并因此使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不断地被再创造,被赋予恒新恒久的精神内涵

人们在进行审美选择时,往往不约而同地舍弃掉一些东西,也会不约而同地保留、生发一些东西。

介之推割肉奉君的情节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审美恐惧,放火焚山的馊主意也没有引起人们的焦虑不安,甚至介之推和其母被活活烧死的惨状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悲悯,而具有心灵震撼力的介之推的那首树洞血诗几乎在人们耳畔一直回响。

“但愿主公常清明”“勤政清明清明”的祈愿和希望成为这则故事光照千秋、永垂不朽的精神内涵,“清明”二字也成为众心向往的国风、政风、民风、家风以及人格品行的理想境界。

人们没有去指斥晋文公的忘恩疏忽,却牢牢记住了他对介之推的深切怀念:更名纪念、寒食禁令、顶戴柳圈、袖藏血书、足登柳履……并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重复、传承、改编着清明的故事、仪式和活动。

被集中提炼了的“清明主题,同时也在不断被丰富、发展、衍生,从清明之君、清明之国逐渐扩展到清明之家、清明之人,清明节的道德意蕴被不断挖掘、彰显、强化、弘扬。

清明节的主题演变,在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节日文化的道德内涵实质上是节日得以传承、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道德清明――清明节传统      宽泛意义上的清明节传统是一种道德传统。

传统节日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内涵相比,文化内涵往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清明节的多重主题中,最为基本且贯穿始终的也正是其传统道德主题:清明的政治、清明的吏治、清明的家风、清明的心性、清明的文风等等,构成了清明节的主要文化内涵

清明”二字,堪作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人生目标自觉执行的道德通则。

其实,赢得人们喜爱的介之推传说的故事情节和道理都很简单,它所揭示的是最为朴实的做人的道理――为人当清明

介之推人格清明自不必说,晋文公为政清明有口皆碑,清明的统治,带来了晋国的清明

清明对于介之推又是一种政治理想,而之于晋文公则更是一种饱含了感恩意味的行为准则和努力目标。

晋文公为保清明而创设新节俗,从穿戴到饮食要求自己也要求人们时时世世不忘介公、铭记先贤。

因此,传至今朝的清明节,较多的重心落在了感恩和祭祖方面。

这大大彰显了中国人重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也与统率中国历史的儒家之道相吻合。

事实上,清明不仅体现在祭祖敬宗的感恩上,还体现在对已故友人、已逝志士的缅怀情谊。

祭祖扫墓和感恩戴德,可谓是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

清明祭祖已经成为构建和谐中国社会的精神支柱,成为融入中华民族血液之中的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因子。

今日畅谈清明、弘扬传统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留给炎黄子孙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

清明道德内涵又不仅仅在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清明节所包容的巨大的道德内涵和德育功能还需人们进一步挖掘和认识。

清明时节,正是阳气日渐升腾的日子,清明节是一个纯粹的春天的节日

道德清明的核心主题应是出自对生命的礼赞。

因为清明既是生命滋生的季节,也是健康生命的品质之一。

唯有清明的生命才是健康的生命,才有蓬勃生春的力量。

今人尽知清明有扫墓悼亡之礼,却未必知道清明还有冠笄护生之礼,更未必知道古人还曾将人生的重要礼仪之一――成年礼放在清明举行。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在三月“清明节”条下记载:“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

以此日上头。

”成年礼是对严格意义上的“人”的认可,是具有民间法律意义的成人仪式,这一庄严的人生仪式古时确定在清明节举行,可见古人对于清明节所承载的重要的人生意义的深刻认识。

寒食禁火,清明出火,寒食悼亡,上巳求子,清明冠笄,一息一生,否极泰来,阴阳相生,正好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和合之理。

真正的身心健康也是一种阴阳平衡,对死者的追思与对生者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

死之哀痛与生之宝贵意义同等重要。

只有对生死有了清明的认识,方能更加敬重生命、珍爱青春,尊重长者、关爱新生。

这也许正是当今青少年德育急需强化的一项内容。

感恩祭祖与珍爱生命是清明节基本的人文精神内蕴。

作为文化传统的清明节还有着更高的道德追求,那就是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

清明节的踏青主题似乎并无新意,甚至常常让人误解为是“有闲”一族的一种宴乐休闲之举,或者仅仅是春天的一项户外活动,无法进入道德视野。

这与长期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生态”理念有关。

实际上,生命的全部意义远非肉胎本身,也绝非抽象的思想精神。

自然对于人类而言,从来就不是一个他者,生命从来就是物与我、天地人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

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构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强化生命意识,将生之意义与死之价值联通起来考察,对当今的年轻人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清明,这个美轮美奂的节日给世人提供了一个上好的德育环境。

沐浴着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人们总是会想出各种理由来认真地享受大自然的惠予。

历史上留下的清明诗章无不出自清明之心。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吴惟信《苏堤清即事》)清明之景饱含着对清明春色的热爱和对家乡山河的赞美。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唐•张继《闾门即事》) 清明的天,清明的景,清明的兴致,清明的情怀,尽在清明时节的流连忘返之中。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宋•程颢《郊行即事》)能以审美的眼光看待清明,也是在审美人生。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宋• 高翥《清明》)   春光好,春景美,春天里的河山更美丽。

一年四季在人生成长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而对人生的全部热情却是从春天开始培养的:太多的良辰美景好人好事都发生在春天里。

春天是最为和煦、最为迷人的。

懂得热爱自然,懂得从自然中感悟人生,获得智慧,这是中华民族性格能早熟于其他民族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能彪炳千秋愈来愈受人青睐的原因之一。

清明的环境催生了清明的生命,清明道德哺育着清明的心性。

因此,清明也是身心和谐的最高境界。

万物清明,人类有了心旷神怡的环境;心性清明,人生有了许许多多的意义;为政清明,国家有了稳定发展的基石;人际清明,世界有了和平共处的环境…… 清明的故事、仪式或活动都只是清明习俗的某种载体。

在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中,清明是自然与人类、时间与空间、逝者和新生共同的节日

清明节的全部精髓尽在“清明”。

后世对清明节的审美选择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积极的道德选择和弘扬。

清明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

代代相续、生生不息的清明民俗事象,既反映出忠君爱国、奉亲敬老的人伦美德,也隐含着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清明境界和道德规约,还孕育着珍爱生命与关爱自然、立足今生与关注来世等闪烁着辩证色彩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理念。

传统节日一直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语境。

无论是官是民,也不论是知识精英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传统文化之子。

今天,我们不管是对传统节日道德内涵进行解读,还是对其他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进行梳理,都是一个令国人心旷神怡而又言说不尽的话题。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民俗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研究”(课题编号: DEA080178)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51】      责任编辑/刘 烨。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