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俊学:激情书写正义_如何理解公平正义

激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犹如节日夜空中耀眼的焰火,在它爆发的瞬间,绚丽多彩,释放着人生的精华。

但是,许多人的激情不可能时时存在,特别是对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同一项繁复工作的普通人来说,激情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褪。

然而,辽宁日报传媒集团《辽沈晚报》记者栾俊学却是一个始终充满生活激情、充满工作激情的人。

栾俊学说:“总结自己的记者从业经历,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坚定地走下去,与我的激情和动力是密不可分的。

我之所以有这么恒久的激情,是因为多年来忠实于客观、忠实于真理、忠诚于党的为人民服务的新闻事业的坚定信念。

这些年来,虽然身负压力,经历曲折甚至风险,但是我始终保持着一种动力,一种激情

”      激情让他永远充满活力      1985年,栾俊学作为通讯员,迈入了新闻工作的大门。

从那时开始,他就把激情融进了每一次的采访中。

当时,栾俊学每天上班坐公交车,而公交车就是一个小社会,美丽的、文明的、丑陋的、邪恶的……车上的各种现象他都像写日记一样记下来。

后来,他写了自己的第一篇社会透视新闻――《公交车乘客众生相》,细致地刻画了公交车这个“小社会”。

扎实的基层工作经历让他的文章真实、客观、准确,让他的新闻触觉越来越敏感,短短几年,栾俊学先后写出了《人情礼沉重的怪圈》、《房改沉思录》、《唉,贪杯者》等数十篇颇有影响的新闻调查报道

辽沈晚报》成立前,栾俊学新闻调查报道在沈阳已经小有名气了。

1992年《辽沈晚报》创刊后,栾俊学开始在体育部工作。

他如鱼得水,潜能全部爆发出来了。

每天他都骑着自行车去辽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不久,他负责联系的教练、运动员都和他成了朋友,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和情感状态他都了如指掌。

他还住到国家体育局的地下室招待所,采访了一大批著名的教练员和运动员。

激情让他成为社会公正的守望者      2002年,《辽沈晚报》特别记者部成立,作为主任,栾俊学开始拿起舆论武器与“假丑恶”、“黄赌毒黑”作斗争。

他对新闻监督有自己的认识:“就一个称职的记者而言,他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社会公正的守望者,绝不是一个旁观者。

”   栾俊学曾经怀揣温度表,在居民家中的椅子上彻夜静坐,为的是体验居民家供暖不好而饱受的寒冷;曾经在漆黑的寒夜里,在无人居住的空旷居民楼里,披着棉大衣,守候两昼夜,为的是证明沈阳“鬼楼”的传说是荒谬的谣言;曾经在凌晨去沈阳鞋城扮作三轮车夫,为的是彻底揭露那些收黑钱的不法之徒;曾经面对有人“要花20万元买他一支胳膊”的恐吓,只因为他执着地调查揭露群众深恶痛绝的路霸……为了那些被欺诈的民工们能够拿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血汗钱,他敢于横眉冷对身旁站着打手的黑心老板,最后使得黑心老板不得不兑现民工的工资;为了揭露雇凶用手榴弹炸情人的凌源第一人民医院原腐败院长,他顶住压力、拒绝诱惑,不畏恐吓,捍卫了新闻记者的尊严!   栾俊学说:“记者深入调查应该是灵魂的深入,记者贴近生活应该是灵魂的贴近。

”他在《辽沈晚报》的16年间跑遍了辽宁省59个市、县的100多个乡镇,他500多万字的新闻作品全部采访都是在现场完成的。

提起《禽兽教师为何课堂施暴两年》这组连续报道,栾俊学说就是一种责任感使他坚持下来的。

当初是沈阳市苏家屯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向他披露了一些内幕:一所小学的教师把班里6个女生全部强奸猥亵,而且兽行延续了两年多。

案发后,教师程世俊被关了6个月,案件毫无进展,被害学生家长得不到当地相关部门的说法。

他们到处写投诉材料,却一直无人关注。

案发当地一些部门对此事也一直遮遮掩掩,特别是学校主管部门得知记者采访,便四处找人说情。

栾俊学记得去那个村的小学校采访时,学校大门紧闭,他们就开着车在村里转,他去采访老师,多数人都只是摇头。

后来,有几个家长站在了他的采访车前,先是怀疑他们,后来又说,你能报道出去吗?当栾俊学表示只要是事实就可以报道时,一个受害学生的爷爷拿出了两个记者的名片说,他们就没报道出去,还和校长认识了。

栾俊学表示:“我们是为老百姓的说话的记者

”可就在家长向他们讲述那个教师的恶行时,栾俊学的手机响了,说情者把电话打了过来,栾俊学只在手机里说了两个字:“不行”。

栾俊学发稿的当天夜里,一位受害女孩的爷爷给他打来电话说:“栾记者,我们是想把这稿发出去,可是你别因为我们把自己的饭碗丢了。

”这话让栾俊学感动得热泪盈眶,可他同时忧虑,百姓能理解记者,可会对社会的公信力产生怀疑。

如果记者吃了学校或什么人的两顿饭,拿个红包,或者听某个人的说情,把这样的事压下来,那些残害女生的禽兽教师得不到应有的惩处,那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对社会公正的认识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此时,记者就应该把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普普通通的人相信社会的公正,相信媒体,而这种责任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禽兽教师为何课堂施暴两年》一文见报后,不但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重视,禽兽教师得到了严惩,而且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公安部、司法部、教育部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全国连续出现的多起禽兽教师案表示关注,并表示要对此类犯罪严厉惩处。

2004年12月,栾俊学得到了这样一条线索,葫芦岛南票市缸窑岭镇有家黑诊所,不但违规给孕妇做B超鉴定男女,而且还给那些妇女做人工流产。

他冒着危险领着一名孕妇进行暗访,为了拿到证据,他和另一名记者在诊所房后的河堤坡地手握石瓦片,抠出了人工流产后诊所埋下的证物。

回来后,他们采写的《惊见诊所B超手术一条龙》得到了辽宁省计生委的高度重视,在全省开展了清查黑诊所行动,而且辽宁省计生委2005年1号文件对此做了通报表彰。

这篇报道获得了2004年中国优秀人口新闻作品一等奖。

激情让他与正义同行      2004年6月,栾俊学根据葫芦岛一个打工者的举报,经过30天的暗访,和同事三下合肥,配合公安部和安徽当地警方,于7月24日将一个流窜全国利用假币诈骗的特大犯罪团伙捣毁。

这期间他们经历了很多危险。

第一次到合肥时,栾俊学和同事在一个四星级宾馆等待和假币贩子接头,他们一直被几个陌生人暗中监视,之后又被带到了一个咖啡厅。

老板严厉地盘问后,又让手下给他们搜身,而当时栾俊学记者证就在裤兜中揣着,同事兜中的微录机还正开着,把假币贩子当时拍兜时的“啪啪”声都给录了下来。

而在与假币贩子交易时,栾俊学只身到了8楼的房间。

当时,一旦他被发现是卧底就肯定会遇到生命危险。

最后,栾俊学和公安机关的便衣警察在酒店生擒假币贩子时,假币贩子身上一把锋利的尖刀掉在了地上。

2004年7月24日,3名涉案团伙成员全部被抓捕归案,公安部将一个流窜全国的利用假币诈骗的特大犯罪团伙彻底捣毁,缴获假币54万。

在这次被称为“猎鹰”的行动中,栾俊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安部和安徽警方先后给报社发来慰问电。

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节目用4分钟的时间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之后,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实话实说》、《讲述》和安徽电视台的《记者档案》节目都对此事做了专题报道

栾俊学还因此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评选专家这样评价他:“栾俊学用他的实际行动对记者的责任做了最好的诠释。

”   栾俊学新闻记者中第一个揭露了沈阳黑社会头子刘涌指使手下黑恶势力为强迁砸中街大药房案件。

当听到中街大药房这个百年老店在光天化日之下遭歹徒打砸后,栾俊学马上骑着摩托车去了现场。

当他在被砸毁的柜台前拍照时,店内的一个老员工流着泪对他说:“你可要小心,你知道人家是谁儿子?你又是谁的儿子啊?”栾俊学回答说:“我就是一个工人的儿子。

一个正直的警察打电话告诉他:“揭露刘涌要小心!”他依然无所畏惧,次日便将此事报道出来,后来成为沈阳黑社会头子刘涌罪恶的一个重要见证。

激情让他为新闻不惜一切      记者的责任不仅仅表现在对正义的弘扬、对邪恶的鞭笞,而且更需要有献身精神。

栾俊学新闻事业视为生命,还表现在他为新闻而不惜一切。

2000年11月20日,位于沈阳和平大街的玛莉蓝大厦17楼发生入室抢劫案。

栾俊学接到线索后立即赶往现场,并进入了与歹徒一墙之隔的室内进行现场采访

此时挟持人质的两名歹徒声称身上有炸药,现场异常紧张,警方调来了防暴大队,防暴警员告诉他现场存在危险,但是为了采写现场新闻,他依然坚守楼内22小时,其间,还为公安机关拟写了针对歹徒的劝降书。

当晚他在案发现场隔壁的一家公司里写出了3000字的文字稿传真回报社,次日他和楼外记者联合采写的《两狂徒持枪与警方对峙》充分展现了沈阳警方解救人质的全过程,在全国引起轰动。

栾俊学遇到的最危险的事就是沈阳“9・1”油罐大火,后来他回忆说,当时的情景真是让他心惊肉跳。

2001年9月1日凌晨,于洪区大隆洋加油站发生大火,栾俊学接到线索后马上赶赴出事地点。

当时有5个油罐已经在爆炸中燃起百米高的大火,他和另外一位记者陶刚爬到一个300多米高的大油罐顶上拍照,但觉得距离还远,后来他们就进入了现场,陶刚站在一个二层小楼上,栾俊学站在一个消防车上,大约距70米远的距离,他们的面部都能感到大火的灼热,但依然用心拍摄着那些随时有被大火吞噬可能的消防队员灭火的情形。

火势特别猛,一些消防队员的头盔都被烤得变了形,有的消防队员离火太近被烤得受不了,就到地上的水坑里打滚,浑身是泥爬起来又投入战斗。

就在他们拍照时,忽然听到“轰”的一声,有一个油罐爆炸了,热浪推动着消防车,而周围还有一个加油站和很多油罐,一名消防警官声嘶力竭高喊着:“快撤!快撤!”   他们跳下消防车赶紧跑,前面横着一堵挺高的墙,他也不知怎么来那么一股劲,一下子就翻了过去。

跑了一段路停下来,才发现自己的手机丢了,脚也崴了。

经过4个多小时的扑救,大火终于被控制住了。

采访完后,栾俊学才一瘸一拐地回到了报社。

后来,他说,如果那天火势控制不住,油罐继续爆炸,现场的消防兵和附近的记者都有被吞噬的危险,真是太惊险了,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激情写就《白纸黑字》      做批评报道难,因为直面的是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用权力来遮盖真相的邪恶之事之人。

这些年来,栾俊学拒绝了许多诱惑,无畏地面对各种威胁,为的就是寻求事实的真相和真理。

2006年春节期间,栾俊学接到举报,一个叫作“七匹狼”的团伙霸占了沈阳站和平宾馆附近一条长途客运线,强行收取司机费用。

接到线索之后,他和另外一名记者在客运站点附近暗访,并多次赶往外地采访被打司机。

春节过后,《“七匹狼”霸线收黑钱数百万》见报了。

公安部门立即行动,“七匹狼”相继落网。

从2007年5月开始,栾俊学采写凌源第一医院原院长雇凶炸情人案件。

从第一篇稿《女老板为何连遭暗算》,到《女老板揭院长情人老底》,再到《情人院长涉嫌犯罪被抓》、《暗算女老板“院长情人”将受审》、《雇凶炸情人,吕仲学出庭受审》、《到底该不该定故意杀人罪》,历时两年,其间有社内外十几个人找他说情,栾俊学耐心地说服他们:“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如果我们不报道,就是保护一种犯罪。

”两年后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在揭露这一严重犯罪案件的报道中,栾俊学体会到了正义和邪恶针锋相对的较量。

2007年5月他们第一次到凌源采访被害人时,被害人的身边跟着一对夫妇,说是被害人的表姐和姐夫,但在采访过程中让他们出面说话时,他们却推说有事,离开了。

当吕仲学被抓后,这个被害人的“姐夫”也同时被抓,原来他是吕仲学安插在被害人王旭艳身边的“卧底”。

这个叫张云轩的人拿了吕仲学的7万元后,就开始参与了暗害院长情人王旭艳的行动。

就是这样一个人,记者采访时一直跟在记者身边,栾俊学住的宾馆前台服务人员曾经告诉他,夜里还有人询问记者住的房间号。

栾俊学顶着很大的压力向社长汇报这起案件幕后是腐败现象时,社长说:“俊学你就干吧,我们相信你,也永远是你的后盾。

栾俊学当时真是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明看了栾俊学新近出版的作品集《白纸黑字》的书稿后这样说,媒体与新闻道德的功力来自记者的正义,记者的正义感是新闻业的灵魂,而二者都是由记者的道德成就的。

它证实媒体是一项公共事业,承担着大众的信任,成为良知的捍卫者。

记者明思明论,正确公平,是新闻业的基础。

记者只能写他心中信以为真的事,艰难地搜寻真相,面对歹徒临危不惧,《白纸黑字》正是这些美德的积淀。

记者不应写君子所不当言者,对贿赂别人或受人贿赂都应视为奇耻大辱。

栾俊学舆论监督的报道,充满道德与非道德的较量,表现出两种人格的对撞。

真实、客观、公正新闻永远遵循的准则,公正、真实和客观有时是会被利益淹没的,所以吃记者这碗饭首先要守得住自己的新闻灵魂。

如果新闻灵魂被利益所吞噬,在记者面前就没有了那些弱者对公正的企盼,结果就是社会的公正、道德底线遭到破坏。

所以,应该经常审视自己的职业意识有没有偏离轨道。

栾俊学始终记得这样一句话,“记者是个特殊的职业,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可能就缺乏道德良知,那么,他将影响某个领域、社会群体,甚至整个社会。

所以,这个职业更崇高、更神圣、更需要责任感和使命感。

”○      栾俊学:1992年12月考入辽沈晚报,2002年1月至今任编委、要闻中心副主任兼特别记者部主任。

1998年至2003年连续被评为辽沈晚报“名记者”,2000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记者”,2001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青年记者”,2002年被评为“全国百佳记者”。

2004年10月被评为“辽宁省新闻标兵”,2004年11月8日被辽沈晚报授予“功勋记者”称号,并被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推介,2005年被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授予“杰出记者”称号,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获得“辽宁省雷锋奖章”,2009年获得第十届长江韬奋奖。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