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主要特点,对制约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剖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实现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出了对策。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农村 剩余劳动力 对策      近年来,贵州省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由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交通欠发达,农业生产率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拟提供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贵州省农业剩余劳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自发的劳务输出成为主要输出形式,转移总量大。

近三十年的经验表明,劳务输出是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全国许多省份均曾采用有组织、有计划的劳务输出形式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但是,作为农业大省的贵州,则不同,绝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是靠亲戚、朋友和邻居介绍自发流向省外的。

从1987年到2006年的十年间,全省共计向省外输出574.5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的输出为118.01万人次,仅占输出总人次的13.1%。

从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出,2006年,贵阳、遵义等六个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总量为1005.41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数达到了926.82万人,占农业劳动力总量的92.18%。

转移出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人数为303.36万人,占农业劳动力总量的30.17%,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一的农业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跨省劳务输出、流向二、三产业为主。

从1987年至2006年,贵州全省共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900.89万人次,向省外输出574.53万人次,占输出总人次的63.8%。

2006年遵义向省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占劳动力输出总人次的84.01%,六盘水向省外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占劳动力输出总人次的72.75%。

2002年,全省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96.61%; 2006年,该比例达到97.0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就业不稳定。

在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多数。

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超过了当地劳动力转移比例的一半以上,遵义达68.78%,六盘水达53.88%;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相对较多,接近或超过当地转移劳动力比例的三分之一,如遵义占26.09%,六盘水达到39.88%;文盲、半文盲在两个地区的比例均低于0.5%。

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的高低,文化程度越高,转移率越高。

由于外出就业农村剩余劳力学历普遍偏低,而且外出者大多未经过职业培训,缺乏劳动技能,致使90%以上的务工者不能进入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就业空间小,部分只能从事“背篼”式的体力运输,或主要从事建筑、搬运、餐饮、家政以及一些危险行业的工作,缺乏保障,所以稳定性差。

实现本地转移机会小、就业空间有限。

近几年贵州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快,城市化进程中住房建设大量铺开,使得交通业、建筑行业对劳动力需求猛增。

都市农业、休闲农业以及旅游业的悄然兴起,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提供了岗位。

但是,由于剩余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数量巨大,加上本地就业岗位仍然有限,故真正能够实现就地转移的机会还是少,就业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      (一)制度不完善,城乡劳动力待遇不同等   城乡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以及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身份与地位、就业、住房、婚姻与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与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与劳动维权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蔡?等通过分析测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本地劳动力的工资差异中,有76%是被户籍制度和其他一系列城市偏向福利体制所造成的劳动力市场上歧视政策带来的。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业具有不稳定性、短暂性和周期性。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转移进城的农民工在住房、医疗、养老以及其子女读书等方面都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

制度不健全最终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离乡不能离土。

同时,农用土地的不流动性,又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就业信息不畅,市场机制不健全   贵州省内各级地方政府虽然均设有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也都建有农民工劳务市场或劳动力市场,并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定期召开人才招聘会,但是由于受交通、经费、通讯等因素的影响,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工不完全接受。

农民工获得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投亲靠友”,信息来源极为有限。

再加上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不力,没有形成市场化的就业中介体系,劳动力市场管理混乱,马路市场随处可见。

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劳务供求信息供供需双方选择。

(三)劳动力整体素质低,缺少专项技能   已经实现转移的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学历层次普遍偏低。

就贵州经济实力较强的遵义而言,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据了本地区劳动力转移总量的26.09%,接近本地区劳动力转移总量的1/3。

就六盘水而言,在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了本地区劳动力转移总量的39.88%,超过劳动力转移总量的1/3。

在以上实现转移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所占比例很大,遵义达到68.78%,超过了劳动力转移总量的2/3,六盘水达53.88%,超过了劳动力转移总量的1/2。

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经费紧张,实用型师资太少,所谓的技能培训,在相当程度而言是走过场。

加上劳动力市场运作不规范,劳动力供给市场与企业需求市场不协调,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相当部分企业求才不得。

实现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对策      (一)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   首先,创新制度,强化服务,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各级管理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力就业的管理制度

通过调研,全面掌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状况,建立和完善农业劳动力资源数据库。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保障。

其次,建立和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制度,确保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社会保障。

第三,逐步改革现行户藉管理制度,把多年在城市工作且有稳定收入及居住条件的农民纳入城市管理,使其市民化,与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社会福利待遇。

第四是实行城乡劳动力统一就业制度,农民在城市就业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同工同酬,一律平等。

第五是实行城乡统一社会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使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同样享有社会公共产品,拥有公正、平等的待遇。

(二) 创造条件并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   首先,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

研究并建立包含城乡劳动力的统一就业统计制度,将农村劳动力纳入就业统计范畴。

改革劳动力的流动就业证管理制度,对城乡劳动者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适合供需双方的统一的劳动管理办法。

其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各基层部门建立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就业服务机构,明确职责,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省、市、县三级就业服务机构和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机构要各尽其责,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术培训、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就业政策和劳动保障法律知识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再次,建立健全市场管理组织。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各级就业机构,特别是县就业机构和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管理,积极创造条件,疏通就业渠道。

最后,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加强各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关档案,及时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愿望以及用人单位的用工信息,更新相关信息数据,形成―个连接政府、学校、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于一体的劳动就业信息网。

(三)加强就业教育   首先,抓好农村基础教育与成人教育。

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恰当定位,抓好职业中学的教学质量,注重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强化职业教育的特点,作好学生的职业分流,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对口就业

政府应配合相关部门对现有的农村职业学校进行清理和评估,内容包括资金来源,教师状况,学校规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

另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村里担任村级领导或领导助理。

其次,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

通过培训,使得外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或实用技术,逐步实现从体力活向技术活的转变,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各地应以市场为导向,抓住教育、培训、就业三个关键环节,遵循市场的运作、政府指导和部门协调的原则,积极探索“定单培训、定向输出”的新模式,以实现教学培训与转移就业的良性互动。

再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个人或民间社团,投入人财物联合办学,鼓励他们将培训工作前移至劳务输出地,由输出地相关部门对农民工进行就业技能培训。

(四)加快产业发展以增加就业机会   首先,有效利用现有的煤、电和能矿等资源,按照产业链生产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完整生产链。

如在六盘水市的盘县和水城、黔南州福泉市、余庆的构皮滩、乌江等地建立相应的产业链园区。

其次,借助多彩贵州的宣传,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如烟、酒、中药材、茶叶、少数民族装饰等),如在德江建立天麻的生产和加工,在湄潭、凤岗建立茶叶生产和加工产业链、在仁怀市及周边以茅台酒为龙头品牌建立白酒制造的工业园区等。

再次,依托三线企业的人才和科技优势,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适合贵州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如小河工业园区、新添寨工业园区等。

最后,通过旅游业以及休闲农业的开发,带动酒店、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如开辟红色旅游线路(如:遵义—赤水—息烽),少数民族风情游线线路(如红枫湖少数民族风情游、黔东南少数民族风情游等)、自然观光线路(如:黄果树—龙宫游、梵净山自然风光游、荔波大小七孔风景游等)、温泉度假休闲游(如剑河温泉、石阡温泉休闲游等)。

通过产业的快速发展,创新更多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蔡 ,王德文等.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蔡著.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叶静怡.发展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王萍著.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6.舒尔兹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2003   7.陈伯庚,陈承明,施镇平.中国特色就业理论与实践[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8.季冬娟.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朱颖琼.城镇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王丽芹,马德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障碍、路径与机制创新[J].理论导刊, 2008,3   11.徐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2.韩俊,崔传义.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   13.杨旭武.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中国经济网:省略   15.贵州农经网:省略。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