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牧之和昆曲进京】 昆曲进京

1955年春天,袁牧之丁玲在杭州养病。

从报纸的角落里发现有个戏院在演昆曲《牡丹亭》,第二天的剧目竟是《长生殿》!丁玲十分惊讶,对牧之说,汤显祖、洪�都是代表中国的世界文化名人,他们的作品只能在书本上读到,现在竟然还活在舞台上,而且昆曲也已绝迹多年了,今天竟然还能看到,太难能可贵了。

于是两位兴冲冲直奔那个小剧场!演出开始了,但服装破旧,阵容是老的老,小的小,老的大多都有病,但精湛的演技使他们倾倒。

第二天接着看《长生殿》,两位更加兴奋了:奇怪,从哪里钻出这么个剧团?   这个剧团就是“国风昆苏剧团”,原名“国风苏剧社”。

我父亲朱国�是“新型苏剧”的创始人。

在上世纪30年代“仙霓社”解散后,“传字辈”流落在社会上到处谋生,作为苏剧班主的父亲,由于爱才,更为了丰富自己的剧种,先后吸收了七位“传字辈”老师,从此,他们学唱了苏剧

后来,为了谋生,剧团到各地去跑码头。

所到之处除了农村,大一点的乡镇都有少数的昆曲爱好者,在得知剧团能唱昆曲时,自然就要求听听。

再说,昆曲从一出生便和知识分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父亲原是上海法政学堂的大学生,既是知识分子的父亲,对昆曲也同样有着偏爱。

所以,在他的苏班里不但不排斥昆曲,而且还让出阵地给昆曲施展,孩儿们也学唱昆曲折子戏,有机会就上台串一串,许多大戏都是苏昆合演的。

但俗话说“看人下菜碟”!我们也必须看观众上戏,有些小地方绝对不能上昆曲,观众听不懂就不来了!得罪了衣食父母,我们就要挨饿!   解放后我们进了杭州城,并参加了工会。

杭州城里知识分子多些。

来看戏的大多40岁以上年龄,也就几排观众,刚够我们吃饭。

当然,其中不乏昆曲爱好者。

考虑到昆曲后继有人,于是团内的孩儿们通通改名,排成“世字辈”,“传字辈”是老师,就是“传世”的意思。

舞台上昆曲剧目渐渐增多,剧团名称也渐渐改变,“苏剧团”改成“苏昆剧团”、“昆苏剧团”、到最后是全昆剧团了。

1954年是《长生殿》作者洪�逝世250周年。

洪�作为当年的世界文化名人,在国内为他举行了纪念活动。

为了响应这一活动,我团赶排了全本《长生殿》。

这一行动在全国的戏班是独一无二的! 《长生殿》招来了丁玲袁牧之!关于剧团的苦状他们已有所了解,于是就找到文化口打听当地对该团采取怎样的态度。

回答是:对于私营剧团的政策,一般都由它自生自灭,“国风”也不例外。

丁、袁二位立刻紧张起来!这可怎么办?昆曲要马上抢救!两人一商量,觉得只有一个办法也许能起作用,那就是马上让剧团上北京去演出。

主意一定,二位就分了工:丁玲休养期已满,即将回京,她的任务是在北京造舆论作宣传,告诉北京文艺界有个昆剧团还活在杭州。

袁牧之做具体工作,第一步找田汉,他是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戏剧家协会主席,像“国风”这类民间团体,正好在他的管辖之内。

袁牧之找到他,开门见山跟他说要帮助这个剧团,要抢救昆曲昆曲要灭了!田汉的回答是:昆曲灭不了。

京戏里有昆曲,川戏里也有,还有湖南戏里等等许多剧种里都有昆曲唱段,所以昆曲灭不了。

袁牧之说,那些都不是正宗的昆曲昆曲只是寄人篱下,只有正宗的昆曲才能系统地演出古典文学名著,那价值是不一样的。

所以昆曲一定要抢救,要保存下去!――怎么办?――写邀请信,让他们到北京演出,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于是田汉同意写信,袁牧之为他“磨墨复纸”,共同切磋词句。

信写好,袁牧之拿着信找浙江省省长沙文汉去了。

找省长很顺利,一层层往下落实,最后落实到省文化局。

牧之同志和黄源局长等谈话,对他们的具体建议有三条:一、先给剧团发生活费,免得剧团一天不唱戏,一天就没饭吃,疲于奔命,如何排戏?二、给剧团几间房子,专由剧团使用。

否则这个戏院睡三天,那个戏院睡五天,没有固定的住所,如何排戏?三、服装问题,因经费困难,建议他们允许先向浙江越剧团借,因越剧团是国营的,底子厚。

这三个建议他们都采纳了。

这以后我们果然有饭吃了、有房子住了、有了排戏的地方。

下一步就是挑选剧目了,这是最关键的。

牧之同志向黄源他们建议道:根据华东戏曲会演的经验,许多剧种都是一出大戏打响,折子小戏都放在次要的地位。

所以这次昆曲进京,重点也放在大戏上。

集中精力好好发掘一出大戏大戏一打响,一大批雄厚的折子、小戏一跟上,那阵容可想而知。

大家都十分赞同。

方案既定,至于挑选哪一出大戏,因袁牧之要回北京开人代会,也就没时间参加这项工作了。

据说是黄源同志发现了《十五贯》这台好戏。

由于袁牧之丁玲二位的促成,剧团果然于1956年4月进京演出了《十五贯》。

一炮打响!一片赞誉声!从此剧团平步青云,蒸蒸日上,并成为国营剧团

昆曲这一古老艺术终于在袁牧之同志的奔波下,交到了党的手里,结束了半付昆班风里来雨里去、朝不保夕的流浪生活!从此,有了健康生存下去的保障!   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昆曲定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进一步地走向了国际,令国人甚感欣慰!   回顾几百年的昆曲史,在它好几次岌岌可危之时,都是有识之士们从死亡线上把它拉了回来。

昆曲能活到今天,饮水思源,有识之士们真是功德无量啊!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