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颌多用弓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颌 什么叫牙颌畸形

136000吉林省四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弓丝弯制及使用方法�      多用弓技术即是用两个磨牙做支抗通过多用弓将矫治力施加于下颌切牙以控制其三维方向上的移动。

取1根0.46mm×0.64mm(0.018in×0.025in)的不锈钢丝弯制多用弓:①切牙段弧形弯制,在弓丝的中间用方丝弓成形器将其弯成前牙段弧形,调整弧形段弓丝使其正好就位于下切牙托槽槽沟之中,并在侧切牙远中的弓丝上做标记;②前部下降段,在标记处将弓丝龈向弯曲,一般下降段长3~5mm,应确保双侧下降段位于同一位置,高度一致,然后将弓丝向远中弯制成下降段之水平部,两侧水平部位应位于同一平面;③后部上升段,此弯曲常置于第一磨牙颊侧管近中,高度与前部下降段一致,然后再将其向远中弯曲并可伸入颊侧管。

这时取下弓丝将其置于平板上从颌面观多用弓是对称的,从正面或侧面观察是平整的。

根据错颌畸形具体情况及使用目的不同,方丝弯制可做如下改变:①如果牙弓过长则将方丝后部上升段弯曲略向近中移动少许,其弯曲部近移距离恰好与牙弓长度缩短的距离相等;②如果切牙过于唇舌向倾斜则可在切牙段的方丝上加上适当转距;③如果需要压低下前牙则在上升段远中部将方丝弯成与弓丝平面成30°~40°角;④如果需唇展或内收前牙则可在方丝下降部与水平部之间的交界处打一小圈,同时根据需要,上升段可紧靠或远离颊面管近中。

�   疗效分析�      选择混合牙列期前牙反颌,并且反覆颌深,反覆盖浅的患者15例,其中女9例,男6例,适用年龄7~11.5岁。

所选患者由于上颌切牙无法粘贴托槽矫治先从下颌着手。

下颌第1磨牙上安放带环,切牙上粘贴0.56mm×0.71mm(0.022in×0.028in)的方丝托槽

常规弯制多用弓,加力间隔3~4周,一般加力2~3次即可打开咬合至上颌切牙能粘贴托槽

此时上颌粘贴矫治附件,常规上多用弓,行双颌多用矫治

疗程9~17周,平均疗程12周。

由于上下颌均使用多用弓加以矫治,在反颌纠正后,后牙区咬合关系良好刃,上前牙略拥挤,上下牙列中线基本居中。

侧面观,面中1/3发育不足,呈“凹”面型,下颌过度发育,下唇外翻。

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下颌前突,上颌基本正常。

诊断:安氏Ⅲ类错颌,前牙反颌

矫治经过:2006—01—16 粘带环和托槽下颌用0.43mm×0.64mm(0.017in×0.025in)不锈钢丝弯制多用弓,压低内收下前牙2个月,反覆颌为2mm。

然后粘6 | 6带环和2 1 | 1 2 托槽,戴弹力丝1.5个月后解除拥挤,接着上0.43mm×0.64mm不锈钢丝弯制多用弓并附加开展小圈唇展上前牙,这期间做Ⅲ类颌间牵引,矫治4个月后为偏Ⅱ类颌关系,上下前牙覆颌覆盖正常,面型明显改善。

�      讨 论�      本组对15例上切牙无法粘贴托槽病例,首先在下颌运用多用弓技术对下切牙进行三维控制,并为上颌矫治创造条件,待咬合打开至上切牙可粘贴托槽时即可进行双颌矫治

对于功能性颌位异常患者,由于实行双颌矫治,所以可通过Ⅲ类颌间牵引纠正颌位异常。

�   双颌多用弓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颌,仅涉及第一磨牙切牙

这些牙萌出时间为6~9岁,所以可早期对该型反颌进行矫治

这有利于早期建立正常咬合的及及上下颌骨间的同步发育协调。

�   由于先行下颌多用矫治,部分打开咬合后再行上颌多用矫治,所以只是在即将上颌矫治之前,在下颌制作了颌垫,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利用“颌跳跃”原理纠正反颌期间因上下前牙咬合早接触而带来的咬合创伤。

反颌纠正后逐次磨减颌垫直到后牙咬合接触。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未全程戴用颌垫,这样就勿需患者太多的配合,矫治效果也就比较容易控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颌垫对后牙冠及后牙槽增高的限制。

�   多用弓中的升降部,水平部以及因错颌类型的需要而附加弯制的开展圈、阻挡曲等增加了弓丝的长度,这样矫治力比较柔和,在压低牙齿过程中很大程度就可避免矫治力过大对根尖周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外对磨牙支抗的要求也低,磨牙不易升高及倾斜,这尤其适合于高角型病例的矫治,但是需较大力内收前牙时,则需加强磨牙支抗。

方丝弯制多用弓,它不但能在三维方向上控制牙齿移动,而且可使牙齿整体移动,这有利于控制上下切牙的唇倾度和磨牙皮质骨支抗的预备。

�   对于前牙拥挤者,可先解除拥挤,再行方丝矫治

�。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