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或缺的地域文化教育

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地方文化。这种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恒久的地方传统,它不仅表现为一般的文字、图像资料和传说故事等语言形式,而且还表现为特定的社会风俗、习惯、人文、地理风貌、文化遗存、遗产和传人等实体形态,因而地域文化对人能产生直接、深刻、全面、长久,甚至终身的影响,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多重教育价值,是现代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地域文化对生命发展的奠基作用。

地域文化是一种“根文化”。它植根于人的生命结构之中,是每个人一出生就必须面对的文化地域文化能长期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长效的教育功能,是促进人的文化形成发展的基础,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奠基作用。

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地域文化影响人的起始因素,是构筑生命大厦的根基。人之降世,首先接触的便是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地域文化。这些文化根植于人的心灵深处,深刻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生最初的思想和意识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不断增强,人们或许会走出自己的家乡,走到外面世界,但地域文化对人的影响不会就此结束。它们仍会长期地活跃在人的生命过程之中,广泛地参与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帮助人们形成新的思想和认识,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对于某些杰出人物而言,地域文化甚至会成为他们终身观照、思考的对象和长期写作的题材,对其一生产生重大影响。以沈从文为例,是湘西凤凰特定的地域文化影响了他的思想,赋予了他特有的才情和灵气,使其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美学理想和创作风格,才写出了《边城》《长河》等一系列名作。非但如此,沈从文后来还以湘西文化为参照,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生活的文化散文和揭示“上流社会人性扭曲”的小说。他一生都生活在湘西的精神世界里,可以说没有地域文化影响,就没有沈从文的文学成就。从沈从文的成功经验中,我们不难看出地域文化对人的教育价值和作用。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语文教学有正确的认识,从孔子开始就把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组织教学活动,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走进地域文化,参与社会实践,后来的书院教育也是如此。湖南岳麓书院有四句名言:“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他们强调学识要渊深博大,思考要明晰深刻,实践要扎扎实实,三者结合才能造就人才;江西白鹿洞书院引用《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是将三者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由此创造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辉煌。反观现代语文教育,片面地以教材和课堂为中心,一味地强调书本学习,忽视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很多有价值的地域文化资源,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语文教育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教育效率低下。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重建“学习、思考、实践”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体系,增加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地域文化。如果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把像湘西凤凰那样的地域文化引进课堂,把学生引向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进行地域文化教育,势必会培养出更多的“沈从文”。即使学生成不了文学家,他们的精神也会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人生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的教育,以提高教学的成效。

二、地域文化对民族发展的凝聚作用。

地域文化是一种“公文化”,它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地域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调剂作用,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是促进区域内人员信仰、世界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趋同的重要因素,是推动民族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凝聚人心,凝结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

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因为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需求,相同的劳动和生活内容,形成某些共同的政治理想、精神寄托、情趣爱好和风俗习惯等地域文化成分。又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的活动,使得这些文化成分不断得到强化、整合和升华,最终形成特定的地域文化。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们,不断受到这种文化的濡染,并在它的影响下成长和发展。因此,地域文化不但对本地区风俗习惯和文化倾向的形成有决定作用,而且是推动本地优秀人才群体产生的重要力量。一般而言,地域文化发达的地区,优秀人才,特别是与地域文化特征相对应的专门人才就多。例如,永州出进士,据清光绪年间编印的《湖南通志·选举志》记载,宋代湖南937人考取进士,永州就有373人,占总数的40%。但永州出进士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上溯历史,整整一个唐代永州只考取了9个进士,为什么在宋代会有大量进士涌现呢?原来这与永州地域文化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贬任永州司马,在任十年间,写了大量记载永州的文学作品,使永州得以名扬天下,激发了当地士子的仕进。因而,在随后的三四百年间永州一下涌现出了300多名进士。可见,地域文化对人才发展,特别是对地区人才群体的发展有多么重大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者没有看到地域文化在民族文化培养和人才教育方面的巨大作用,错误地认为学生只要学了国学经典,就能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传承华夏文明。殊不知中华民族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地域族群凝聚而成的,特定族群的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前沿、最鲜活、最具体的部分,学生只有在与这种文化的反复接触中,才能真正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保有民族的本色。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每个地方,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形态。如果当地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教育学生,必然会加快学生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发展,激发当地人才的快速成长。但是很遗憾,现代教育地域文化的利用还很不够,地域文化对人们的教育影响大都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从学校教育的高度来开发和运用这些资源,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语文教学如果能够利用这些课程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自觉地寻求地域文化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教育作用,必然会促进一个地区人才整体成长和进步,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产生令人震惊的教育效果。

三、地域文化对人才发展的导向作用。

地域文化是一种“活文化”,它是历史的积淀,更是现实的存在。地域文化形成过程是人与文化交融的过程。一方面,一定区域的人因特有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结成某种地缘关系,构成地域文化的生态;另一方面,人又在与地域文化的亲密接触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产生特定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不渝的志趣,促进人才的个性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人类因特殊的地缘、师承关系和生命活动的需要,引发大量人文活动,产生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形态,形成一些具有显著地方特性的文化族群,构成最基础的地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内人员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文化族群的不断向外扩展,原初的地域文化有条件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和交流,演变和发展,形成新的特色。因此,地域文化形成是一个不断吸收,不断融合,不断积淀,不断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下面,我们以现代京派作家群的形成为例来简要说明。

在现代京派作家一系中,能数出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等大家。有意思的是这些作家,并非都来自同一地区,聚居京畿之前,曾分属不同的地域,受到各自地域文化影响。周作人是在会稽文化哺育中成长起来的,废名深受有“楚尾吴头”之称的黄梅文化影响,沈从文、汪曾祺更是尽染凤凰、高邮文化的色彩。然而一旦他们融入京派作家这个圈子,彼此之间快速地产生影响,他们各自所携带的原初的地域文化,在这里发生碰撞。相同的文化成分,不断得到强化,不同的部分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改造,向着相同的方向转化,这些作家在这种交流互动中,逐步发展成一种从文化和风俗视角切入现实人生的写作共性,形成新的地域性特征。这一过程中,京派作家的文化风格因他们的参与共建而形成发展,他们也因这种实践而使自身的文化得以改造,发展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可见,地域文化因人的参与、实践而存在;反过来,人的参与和实践又是促使自身文化发展的根源。据此,我们认为地域文化对人的教育作用,除了受书面的学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这种因文化参与、实践而产生的巨大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立命、成就事业的本领,从人的终身发展来看,真正对学生有用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本领的形成发展教育。以往,人们忽视地域学生的个性特点,不管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用一种模式教育学生,很多教育学生是无用的,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新课程实施以后,各地加大了教育的自主性。地方课程的增加,使得地域文化能够走进我们的语文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到各自地域文化影响,现在置身一个新的环境。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融入到新的地域文化之中,通过自身的文化实践文化参与,获得终身难忘的教育,必然对学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教师要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地域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深刻的地域文化教育。所以,地域文化教育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态。

[作者通联:湖北宜都第一中学]。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