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nP与ZigBee的智能办公室开发设计策略

0 引 言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通过总线技术对住宅或办公室中各种通信、电器、安防设备进行监控与管理的商用系统。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上智能化楼宇的不断升温,智能办公室亦得到空前的发展,应用日渐增多,特别是在专业的写字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是必然的趋势。

ZigBee是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1]。

根据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高数据速率、低成本。

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微软提出的通用即插即用协议UPnP (Universal Plug and Play)是由UPnP Forum提出的一种标准化协议[2],其分布式的开放网络架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完成不同的智能框架。

将UPnP协议与ZigBee相结合,是未来智能办公室发展的一大趋势,旨在打造一个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智能办公室[3]。

1 系统设计   现在许多智能办公室使用了总线技术[4],如X10、LonWorks、CAN等或者使用无线组网技术[5]来控制和监控整个办公环境,比如灯光、安防和其他设备等。

目前,总线技术之间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还难以统一。

使用UPnP设备可以桥接这些网络成为一个网络,并提供用户更多设备存取家庭网络中的设备

实现时也无须对像X10网络中的现有布线和设备进行昂贵的升级,只需要将设备变成UPnP设备并能够与控制点通讯并接受控制点控制命令。

除此之外,使用UPnP可以对这布在不同PC端上的音乐库进行统一管理。

这些设备能被发现然后被其他控制点(比如个人电脑、UPnP接收器)控制

同时这些控制点也可以控制办公室中的任何一个扬声器。

图片库可以自己作为一个设备存在,并自动在网络上声明。

这使得一个图片库可能临时为多个应用程序使用,例如可以进行幻灯片显示的同时,在电子像框、机顶盒和电视上进行显示。

为了实现以上功能特点,本文设计的智能办公室基于UPnP网络与ZigBee技术。

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框架   该系统将智能办公室中的设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读写功能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能够读取反馈自身实时状态,还能接收外部控制指令进行控制,比如智能空调、智能电灯、智能电视等;另一类就是具备只读功能设备,它无法从外部写入,只读自身感知元件数据,像温度传感器、照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将各类计算机、智能办公设备智能照明、安全报警设备等相连接构成UPnP网络,以实现设备自动发现、动态组网、资源内同共享和协同服务控制,形成一个多层次统一的办公网络,解决设备间互联、互通、互操作性问题。

在UPnP网络中,凡是具备IP地址的设备都必须直接使用网络的IP地址,但有些设备可能并不具备直接使用网络IP地址的能力,例如,电灯开关的控制就是这样,这是非IP设备

这类非IP设备可利用ZigBee技术通过网桥来与控制指针交换信息,同样也可达到预期控制效果。

2 系统网桥设计   目前传统办公设备,大多都不具有网络接口,要使其成为UPnP设备,不仅需要为其添加网络接口,若是通过有线局域网还需要重新铺设网络线路,具有较大难度且费用高。

但若要是传统办公设备成为ZigBee节点,则相对比较容易,只需为其加上ZigBee模块即可实现设备的无线控制[6,7]。

若将ZigBee技术融入UPnP网络中,让每个ZigBee节点都成为UPnP设备,构成混合型智能办公网络,则既能发挥ZigBee设备的灵活、无线传输的特性,又能实现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网络远程控制功能

ZigBee/UPnP网桥主要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将ZigBee节点信息提供给UPnP网络,并建立与UPnP的连接;二是当ZigBee网络建立后,则通过网桥来进行相关控制

网桥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ZigBee/UPnP网桥架构   ZigBee/UPnP网桥通过网口连接UPnP网络,并通过串口通信来连接ZigBee协调器,通过ZigBee协调器来获取信息并对ZigBee终端节点进行控制

网桥中运行UPnP协议设备部分,为ZigBee网络的每一个节点创建一个虚拟UPnP设备实现信息的准确传输。

这样一来,ZigBee节点实现了UPnP功能

实现功能,ZigBee/UPnP网桥工作流程大致为以下几步:   (1)注册:当接收到ZigBee网络送来的信息时,必须执行一连串的注册程序,并将该设备的相关信息写入XML文件中。

(2)配对:当任一装置加入UPnP网络之后,必须针对设备的行为与功能配对才能让才能让相同性质的设备进行通信,UPnP网络虽然提供了自动配对功能,但为了符合ZigBee网络的灵活性,需增加手动配对功能

(3)控制:在配对成功后,由UPnP的控制点发出控制命令必须经过转换,才能对ZigBee节点进行控制,相对地,由ZigBee节点发出的控制命令也必须经过转换才能对UPnP的控制点进行控制

3 系统软件设计   3.1 UPnP网络建立   UPnP网络的建立如图3所示,分为设备寻址、设备发现、设备描述、设备控制设备事件和设备表达这6个环节[8]。

其中,设备寻址、设备发现和设备描述这3个环节是所有设备必须实现的部分,而设备控制设备事件和设备表示这3个环节则根据设备自身特点选择是否实现功能

例如,多媒体服务器就不需要实现设备表达,其只向外提供本地资源。

图3 UPnP网络建立流程图   设备寻址是指当一个设备接入网络时,通过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服务器,或者通过Auto IP取得设备唯一的IP地址。

一旦设备连接到网上并且分配了地址,设备就根据简单服务发现协议SSDP(Simple 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来发现。

设备发现操作之后,控制点可以发现感兴趣的设备,并使得控制点获得设备能力的描述,同时控制点也可以向设备发送命令,侦听设备状态的改变,并将设备展示给用户。

对于一个设备的UPnP描述一般分成两个部分:描述设备和描述设备提供的服务。

UPnP对某一设备的描述以XML形式表示出来,设备描述包括制造商信息,包括模块名称和编号、序列号、制造商名称、制造商网站的URL等。

在获取了设备以及其服务的信息后,控制点可以向这些服务发出动作,并且接收动作回馈响应。

最后,设备表示则采用HTML页的形式进行。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