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创伤性病变的MRI检查

【摘要】 目的:研究踝关节创伤性病变的MRI检查特点。

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78例踝关节创伤性病变患者,对所选患者的踝关节进行X线片及MRI扫描,比较两种方法对外侧副韧带距骨软骨病变诊断情况。

结果:X线片对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敏感性52.6%(41/78)。

X线片对于距骨软骨损伤总的敏感性仅为17.6%(12/68)。

MRI对距腓前韧带损伤具有非常高的诊断敏感性(91.0%,71/78)。

MRI对于距骨软骨损伤总的敏感性仅为67.7%(46/68)。

结论:踝关节创伤性病变通过MRI能够很好的反应病理特征,对创伤性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也具有诊断不足的情况。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踝关节创伤性病变; MRI检查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ki.cfmr.2016.21.026   磁共振成像(MRI)也称为磁共振,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在外加磁场内,通过射频脉冲激后出现信号,通过探测器检测同时输入计算机,通过后处理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骨折后假如关节面略有不平或者关节间隙略有增宽,都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然而踝关节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逐渐地被认知[1]。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MRI诊断踝关节创伤性病变的研究结果进行研究。

笔者所在医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78例踝关节创伤性病变患者,对所选患者的踝关节进行X线片及MRI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所得到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78例踝关节创伤性病变患者,其中男31例,女47例;年龄34~72岁,平均(52.1±1.4)岁;病程1~13个月,平均为(7.2±2.3)个月;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其中58例患者存在明显的关节肿胀,60例患者表现为踝关节程度不等的骨结构改变。

1.2 方法   所选的患者均实施X线片及MRI检查,X线片运用数字化摄片,实施踝关节正侧位片检查,注意患者踝关节骨质异常、间隙大小以及周围软组织情况。

MRI扫描运用西门子0.35T磁共振,能够得到很好的信噪比,选择踝关节专用的线圈,在检查时患者仰卧位,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应将脚踝伸入到线圈内。

首先实施冠状位T1加权、矢状位T1加权扫描,之后再实施冠状位T2加权扫描,冠状位与横断面的脂肪抑制扫描等。

每种扫描方式所选的厚度均为3 mm,视野在160 mm×160 mm,间隔为0.3 mm。

常规的冠状面扫描多为7~10层,从脚掌侧开始延伸到背侧进行连续扫描,具体包括踝关节、踝距关节、近侧足跗骨关节及距周关节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因踝关节创伤性病变多无法通过手术证实,因而尚无影像学判断的金标准,为了研究MRI对踝关节创伤性病变诊断价值,本文运用X线片及MRI实施对照研究。

具体方法是分别将X线片和MRI进行分析,由科室经验丰富的医生单独阅片,同时记录两种检查方法对踝关节创伤病变的结果。

通过MRI和关节镜检查所得,本文笔者将距骨软骨病变具体分为下述四种类型,(1)第1类,软骨退变,但软骨下骨MRI无异常;(2)第2类,软骨退变,软骨下骨存在MRI异常;(3)第3类,单纯软骨剥脱或者骨折;(4)第4类,软骨软骨下骨同时形成剥脱块或者骨折块。

2 结果   X线片检查结果所得数值明显比MRI检查数值低,X线片检查:(1)X线片对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敏感性52.6%(41/78)。

(2)X线片对于距骨软骨损伤总的敏感性仅为17.6%(12/68)。

MRI检查:(1)MRI对距腓前韧带损伤具有非常高的诊断敏感性(91.0%,71/78)。

(2)MRI对于距骨软骨损伤总的敏感性仅为67.7%(46/68)。

根据分类,MRI对各类距骨软骨病变诊断结果见表1。

3 讨论   踝关节创伤性病变患者患病早期病理改变主要是炎性反应,患者临床上主要为滑膜水肿、渗出、充血、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进而出现毛细血管增加及滑膜增厚,滑膜内的毛细血管增多,内含的丰富的肉芽组织会引起血管翳出现[2]。

常规的X线片检查无法将滑膜细微的解剖结构显示出来,因而X线片滑膜检查无意义。

然而MRI扫描能够将踝关节创伤性病变的不同阶段血管翳显示出来,同时还能分辨滑膜炎的病理组织成分,进而评估疾病的严重度,为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MRI对软组织具有很好的对比度,能够多方位的成像,分辨率较高,将关节非骨性结构的损伤充分的显示出来[3]。

踝关节是下肢的一个大关节,出现创伤的概率较高。

一般首选普通X线片检查进行评价,大部分骨折脱位性病变都能够通过X线片进行诊断

然而,软组织创伤和软骨创伤运用X线片检查无法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一些情况下将这些损伤忽略,容易引起关节不稳或者关节持续性疼痛[4]。

因而,为了综合、全面、准备的评价踝关节创伤性病变,除了选择X线片之外,还需要适当的增加检查方法。

踝关节韧带损伤是临床诊治的一项主要工作,其中最常累及的是外侧副韧带,其中包括跟腓韧带、距腓前韧带及距腓后韧带三个。

踝关节的扭伤主要是内翻旋转性损伤,因而多引起距腓前韧带或者跟腓韧带断裂,其中最多见的为单纯距腓前断裂,较少受损伤的是距腓后韧带[5]。

因是否存在跟腓韧带的断裂会对治疗方案的制定产生影响,因而必须应用现有的MRI技术来诊断跟腓韧带损伤

滑膜炎以及滑膜增生也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问题,同时一些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因滑膜增生所导致,例如单纯性滑膜炎或者踝关节前外撞击综合征等。

然而,MRI对滑膜增生性病变诊断具有一定的限制,只能够将部分明显增厚的滑膜显示出来。

从理论上讲,血管内钆造影剂能够更好的显示滑膜增生,但是具体的价值还未明确[6]。

本文研究指出,X线片检查:(1)X线片对距腓前韧带损伤诊断敏感性52.6%(41/78)。

(2)X线片对于距骨软骨损伤总的敏感性仅为17.6%(12/68)。

MRI检查:(1)MRI对距腓前韧带损伤具有非常高的诊断敏感性(91.0%,71/78)。

(2)MRI对于距骨软骨损伤总的敏感性仅为67.7%(46/68)。

综上所述,踝关节创伤性病变通过MRI能够很好的反应病理特征,对创伤性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MRI具有自身固有的优势,被冠以最大的期望值,但是也具有诊断不足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徐志根,黄强.低场MRI在隐匿性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2,34(7):452—453.   [2]张孔彬.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及对膝关节液IL—1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14(5):976—977.   [3]韩文萍.益气健脾活血通络方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4,14(5):152—153.   [4]张树勇,石瑛,黄品贤.推髌按膝手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14(5):976—977.   [5]戚跃勇,邹利光,马琼英,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诊断[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26(3):267—268.   [6]李鸿波.MRI检查膝关节的优点讨论[J].中国医药指南,2012,30(35):694—695.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