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商务包裹花落宅急送

8月15日,宅急送快递员在北京将一幅签有宅急送英国皇家邮政负责人以及与会嘉宾名字的画轴收取,递往德国GLS总部,打响欧洲商务包裹第一票。

此举宣布欧洲商务包裹业务中国正式启动。

下载论文网   GLS为英国皇家邮政旗下的欧洲包裹业务提供商。

合作后,GLS将利用自身先进的递送平台和专业物流技术,为中国客户构建向欧洲传递包裹的渠道。

宅急送作为GLS在中国的全球合作伙伴,将在全国范围内提供货物揽收和市场销售服务。

按照约定,该服务计划于8月下旬在华北地区率先启用,并在随后两个月陆续登陆华东、华南地区。

今年10月,欧洲商务包裹将扩展至全国范围。

就此事,本刊记者联合其他媒体采访了英国皇家邮政集团国际董事总经理马克·汤姆森(Mark Thomson),GLS国际董事总经理沙迪·奥索丹尼(Saadi Al—Soudani),企运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挚和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显宝、总裁郑瑞祥等。

GLS为什么选择宅急送  记者:本次GLS和宅急送合作是不是只是一个开始?英国皇家邮政在中国还有哪些长远的业务规划?这次合作,GLS将会发挥哪些优势和价值?  马克:我希望能够代表英国皇家邮政集团在中国有新的开始。

因此我们对于能够和中国宅急送展开合作伙伴关系感到非常高兴,以后会怎样没有人能够知道。

沙迪:我们希望能够把我们所拥有的所有价值带到合作当中,比如说我们具有的灵活性,大家知道GLS是欧洲快递行业,在质量方面是领先的,我们合作也是以质量为导向的。

希望把我们市场带到合作当中去。

记者:GLS和宅急送合作目前更多是网点共享,未来会不会还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马克:其实我们双方已经共享了最佳实践和相关的经验,GLS在欧洲有一些现有的产品和广泛的网络,我们把这些优势和宅急送中国的一些专长和经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目前,我们已经从宅急送身上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我们也希望宅急送我们身上学到有用的东西。

记者:虽然不能透露更详尽的中国战略路线图,我们想知道随着华东、华南地区的业务推广,欧洲商务包裹业务有没有可能在未来使GLS在中国进一步注资,或者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沙迪:我们一开始的计划大家已经知道了,关于进一步投资与否要看我们未来的发展。

我们主要利用GLS系统以及专长的技术,加上宅急送现有的网络,给我们客户提供可靠的经济型的产品

记者:目前中国快递市场上三大国际快递巨头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GLS下一步是不是要加大力度以争取市场份额?对这个市场的预期是比较激进一些,还是偏保守一些?  沙迪: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说GLS现在在欧洲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话,那么我们自然希望我们中国欧洲快递业务方面也能够排名第三,我们希望两个市场的份额能够达到一个平等的水平。

记者:欧债危机长期存在,奥运会可能会对欧洲经济复苏或者是欧债危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英国皇家邮政选择此时进入中国市场是不是有一种特殊的考虑?另外,既然英国皇家邮政进入中国市场,为什么不直接在中国布置网点,而是选择和中国企业合作?  沙迪:实际上我们双方筹备这个合作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从企业的角度而言,我们是没有办法决定经济运行的情况的,所以我们的战略核心是希望能够把两大洲有效地连接在一起,经济的好坏如何也不能阻止我们之间的合作

我们认为我们之间业务的前景还是相当好的。

对我来说,我很难代表英国皇家邮政集团来回答您的问题,但是我可以代表GLS简单回答一下,因为中国毕竟是很不同的市场,而宅急送中国市场上已经有自己专业的技能,有很丰富的知识,有很强的客户基础。

既然宅急送已经有了这些,而中国这个市场我们所碰到的市场又很不一样,那么我们干嘛还要再花钱自己设立一些独立的网点呢?  郑挚:补充一点,我们现在提供的是差异化的产品,是一款经济型的产品

其实这款经济型的产品尤其适合于经济下行的情况,因为在这个时候出口企业、生产商们会更加关注他们的成本,所以说一款经济型的产品会给客人带来更多的竞争力,给他提供更多的市场选择。

沙迪:实际上,我们所推出的产品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最适合的产品之一,如果是传统的快递产品,它的递送速度很快,但是因为它涉及到航运等一些方式,价格往往很高。

我们所推出的这个产品是针对那些对时间不是特别敏感,但是希望降低成本的客户。

宅急送为什么要合作  记者:跟GLS合作,将会给宅急送带来哪些好处?  陈显宝:跟GLS的合作主要有两个好处,这也是我最关注的。

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快递和物流市场提供了更经济实用的新产品,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人民。

第二,向“英皇”学习,我们从管理上、技术上、流程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记者:民营快递走向国际大部分是从周边国家开始,宅急送为什么一上来就选择欧洲?出于怎样的考虑?  陈显宝:第一,我们根据两家企业的各自需求,“英皇”想进入中国市场我们也想做国际业务,它是全欧洲覆盖,我们公司是全中国覆盖。

第二,欧盟和中国是联系密切的两个经济贸易体,国际业务总量大于周边。

不是说合作合作一个国家,一小块,我们合作就是一大片。

服务的模式也好,服务的规范也好,是一种合作模式的创新,是一种产品的创新,也是一种业务的创新。

记者:这次申请国际快递牌照,包括进军国际市场,是宅急送中国经济下行情况下的一个新的战略选择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下一步宅急送会对哪些国家感兴趣?  郑瑞祥:启动和GLS合作业务是在两年之前,我们的综合考虑是拉动更多的市场份额。

从目前的业务模式来讲,我们业务种类还是比较多的,一个就是我们现在主营的业务,即我们基于电子商务的B2C业务,这是我们的核心业务

第二个就是社会零散业务,类似于顺丰的业务

第三个业务就是刚才提到的国际业务

这三个业务板块的启动会帮助我们未来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物流公司。

在同一个平台上,我们有三架马车去拉动我们的发展。

记者:目前宅急送已经拿到了国际快递的执照,未来做国际业务的计划都是按照跟GLS的模式,在国外找一个合作商,而不再设置自己的网点吗?  陈显宝:首先是有战略,“英皇”模式成功以后我们会扩充到北美、亚太。

我们会找前三四名的大公司,不会找小公司,也不会找NO.1的公司。

我们欧洲的通道打通以后,更多考虑向东南亚推广。

记者: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认为,宅急送这样一种国际化路径的选择是倾向于比较保守的做法?因为也有一些企业可能直接到国外去涉猎?  郑瑞祥:现在国内快递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像申通、顺风都有做一些,都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顺风选择的模式。

在拓展国际业务战略方向的选择上,我们还是倾向于以合作的形式。

记者:现在的合作是排他性的吗?  郑瑞祥:其实现在我们双方的合作,打的是差异化这张牌,准确来讲。

沙迪:欧洲是由不同的国家所组成的,在每一个国家GLS的市场份额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排在第一名到第三名之间,有的时候是第四名,在有些国家会强势一点,其他一些国家可能稍微弱一点。

所以在有些国家的市场上,GLS的份额可能会达到30%。

说到整体的市场份额,这要取决于你指的是什么样的快递业务

就GLS而言,我们的核心业务是公路交通,我们没有采取空中运输的方式,在公路交通方面,我们欧洲是排名第二的。

关于合作本身  记者:双方合作是怎样的一个机缘?是怎样的共鸣使双方走到了一起?  郑挚:我先介绍一下我们怎么选择的宅急送

首先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多快递公司,我们选择的第一个标准就是高质量。

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希望我们的伙伴是专注于B2B业务的公司,而目前中国市场上很多快递公司更多地关注于B2C的业务

其三,我们希望合作伙伴有很强的意愿走出中国去做更多的国际业务

除此之外,这个公司还要在中国有足够的网络覆盖,即很好的直营网络,而不是加盟的模式。

基于这几点,我们认为宅急送我们中国最合适的伙伴。

郑瑞祥:宅急送选择拓展国际市场是基于下面几个考虑:第一,宅急送1994年成立,2000年前的市场定位还是企业物流。

2006年—2012年间基本上实现了从企业物流平台向快递业务平台转型。

所以,在完成国内快递平台网络布局之后,按照我们的战略设想开始拓展国际业务,这是从战略的角度考虑。

第二是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拓展国际市场?其实早在2005年的时候我们就成立了国际业务事业部,当时我们选择的模式就是代理,包括收回来,卖出去。

但是这种模式很难形成我们的服务产品市场上去竞争力。

最终,麦肯锡等咨询公司推荐我们和“英皇”旗下的GLS进行形态对接,品牌合作

我觉得这种模式对双方来说都有利,双方均可以很好地把产品抓到自己的手里,打造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据了解,宅急送和GLS的合作经历了两年的准备时间。

双方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郑挚:其实两个大公司之间的合作,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涉及到很多商务问题,包括业务模式怎么样,商务模型怎么样,利益分配的情况怎么样,等等,这都需要通过谈判来确定。

同时涉及到操作标准,业务标准,因为两个跨大洲之间的企业有不同的业务标准,有做国际业务的,有做国内业务的,如何把这种不同的操作标准衔接起来,也是需要考虑的。

同时在技术方面,IT技术是一个很核心的部分,当我们递送一个包裹的时候,需要从中国运到欧洲,再递送到最终客户的手里,我们希望这个IT信息流是一致的,是完整的。

因此我们需要将信息进行整合。

在最终信息整合的条件下,一个包裹的递送可以在我们国内合作伙伴递送的网站上就看到全球的信息。

记者:能否透露一下这次合作有没有股权方面的合作?如果现在没有,未来有没有进一步深层次合作的可能?  陈显宝:我们主要是产品和服务的合作,关于下一步资本的合作现在暂时没有,至于未来有没有,我也说不准,一切在未来。

记者:能透露一下合作到什么样的层次才可以考虑吗?  陈显宝:这个问题没有考虑,先把第一步做好,接着下一步再制订下一步战略。

马克:GLS的角度而言,我们也希望有欧洲中国快递服务,我们有很多大型的国际客户存在这样的需求,实际操作层面,我们第一步是从中国欧洲发货,下一步很有可能从欧洲中国发货。

记者中国企运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是专门为这个项目成立的吗?  郑挚:对,企运商务咨询是专门为这个商品服务的。

企运商务咨询主要的任务是,使这个产品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我们要保证它的运作质量,保证它能够顺利地发展,甚至我们要经受更多市场上的挑战。

所以我们的工作是让商品走得更顺畅,和我们中国合作伙伴把这个业务一起做好。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