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钼靶摄影和CT诊断乳腺疾病

【关键词】 乳腺肿块;CT;钼靶摄影

[摘要] 目的:评价数字钼靶摄影和CT在乳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2例乳房肿块的CT和钼靶征象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其诊断准确性及特征性表现。结果:CT对乳腺癌、乳房积乳囊肿、纤维腺瘤、男性乳腺发育症(肿块型)、女性乳腺增生症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7/9)、100%(2/2)、100%(15/15)、100%(5/5)、100%(10/10);数字钼靶摄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6/9)、50%(1/2)、80%(12/15)、60%(3/5)、80%(8/10)。CT和钼靶摄影乳房肿块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和74%。结论:CT对肿块的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于钼靶检查,两者综合应用可提高对早期乳腺病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乳腺肿块;CT;钼靶摄影

乳腺肿块是妇女发病率极高的疾病,早期发现和明确诊断至关重要,乳腺钼靶摄片与CT是乳腺疾病检查的重要方法。笔者采用CT和钼靶摄影乳房肿块征象进行对照研究,进一步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1年7月至2005年10月,对临床检查乳腺肿块的42例患者,先行乳腺钼靶检查,随后进行CT检查,前后对照进行诊断。其中女37例,男5例,年龄18岁~81岁,平均43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

钼靶检查为芬兰产ALPHA。摄片条件:24 kV,200 mA。常规摄双侧乳房位和轴位。42例患者均做CT平扫,其中15例平扫后又进行增强扫描扫描机器为Mx 8000多层螺旋CT机,扫描条件FOV 400 mm,层厚3.2 mm。重建间隔1.0 mm~1.6 mm,pilch 1.25旋转时间0.5 s~0.75 s 120 kV 150 mAs。扫描范围自腋窝到乳房下缘。对比剂用量32 ml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用注射器静脉快速推注,注射后40 s~300 s之间进行CT扫描。大部分患者取俯卧位,年老体弱者仰卧位CT扫描

2 结果。

2.1 本组乳腺肿块CT和钼靶检查X线表现。

2.1.1 乳腺癌。

共9例,癌灶≤3 cm 6例、3 cm 3例,不规则片块状6例,边界模糊不清3例、清楚6例,边缘毛刺7例。病灶平扫CT值为24 Hu~56 Hu,平均40 Hu,6例行增强扫描,均匀强化5例,结节中央不规则坏死,呈不均匀强化1例;增强后CT值较平扫增加20 Hu 1例,40 Hu 5例,增强高峰出现时间较早,范围60 s~180 s间,高峰后癌区CT值略微下降,保持相对稳定,未发现快进快退的特点。细小钙化1例,皮肤增厚3例,肿块周围粗索条影3例。腋窝淋巴结10 mm 3例均为转移;5 mm~10 mm 2例,有1例为转移。钼靶检查成簇微小钙化4例,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2.1.2       乳腺纤维腺瘤       共15例,多发性者3例,伴有小叶增生5例(其中致密型乳腺2例),伴有附乳2例。纤维腺瘤表现为类圆形,边界光滑,密度均匀肿块。CT平扫纤维腺瘤CT值约为40 Hu,肿块周边有透明晕,增强扫描肿块CT值增加约18 Hu,CT诊断准确率100%。钼靶检查因致密型乳腺乳腺组织重叠等原因,仅诊断出12例(80%)。

2.1.3 男性乳腺发育症(肿快型)。

共5例。钼靶检查肿块2例,乳腺片状致密影3例。CT:块状增生5例。大小在1.5 cm~3.5 cm之间,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

2.1.4 积乳囊肿。

共2例。CT:囊性肿块2例。钼靶检查:囊性肿块1例,局限性密度增高影1例。

2.1.5 女性乳腺增生症。

共10例,腺性增生5例,纤维增生伴乳腺后方砖胶存留2例,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3例。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