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羊枣 论羊枣的军事评论

羊枣原名杨潮,又名杨廉政,是我党优秀的革命活动家、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军事评论家。

1900年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垓城镇一个封建大家庭里。

1933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秋经周扬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抗战初期便在上海的《导报》、《神州日报》经常发表时评文章。

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先后在《星岛日报》、《世界知识》、《广西日报》、《大刚报》和《国际时事研究周刊》等报刊上发表军事论文。

他的文章富有远见,文笔犀利,对国际时事局势有独到见解,史沫莱特曾评价他为“世界一流的军事评论家”。

然而,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永安大狱”事件,羊枣在这次事件中被捕,并最终在狱中被迫害致死。

笔者认为,研究羊枣军事评论对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评论的特色      高度的预见性

新闻评论预见性,是指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及其未来结局通过缜密分析论证进而做出具有超前性的科学论断。

它要求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察将要出现的矛盾,尽早地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推动事物的发展。

羊枣评论之所以能够高瞻远瞩,预见性强,在于他能够以战略家的眼光放眼世界,以政治家的头脑分析问题。

他在发表于1945年5月的《从柏林到东京》这篇著名的军事论文中,在详细地、科学地计算了美国和苏联军队东掉所所需的船只、车辆的数量和时间的基础上,作出了科学预言。

3个月后,他的预言被完全证实了。

羊枣的高度的预见性可见一斑。

论述鞭辟入里

议论文只有思考全面、说理透彻,才能令人信服。

羊枣评论便具备了这一点。

他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论述:“大西洋西岸的人们绝不都是纯洁的天使,他们的参加战争也绝不是为了舍己救人。

他们自有自私的企图,也有可以钦佩的为多数的利益的主张 ;而他们既不惜牺牲和努力掷自己入战争的漩涡,他们的企图和主张也自有其不能不产生的理由。

如果他们能够为所欲为,他们的政策乃至行动自然到处会显得肯定、明朗、负责任、有间架,他们将成为世界政治上第一个勇敢积极的领导者……” 羊枣通过尖锐而又深刻的分析,把西方大国虚伪的本质暴露于读者面前,使人们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同样鞭辟入里分析还见于《歧路上的法兰西》等文。

语言形象优美。

由于羊枣原是文艺理论家兼散文作家,其文学功底非常厚实,因此,他的政治军事评论不仅说理明白透彻,而且在文字上表现得很优美、很形象。

具有散文和政论融为一体之美,使读者爱不释手。

如在《欧洲现实政治与英国》一文中写到:“在起初,对于那些在克莱夫登乡舍做着好梦的尼维尔、张伯伦之流,它(二次世界大战)也许是像玫瑰一样美丽的。

希特勒不是已经‘车搭班’吗?而法国自巴尔都被刺,达拉第跟到慕尼黑去出卖了一切以后,早已成了伦敦的尾巴。

一次新的胜利显然使不列颠的狮子更安稳高居在欧洲天平的尖顶。

”这是多么生动、形象的文字。

他在《欧洲的现实问题》一文中,谈到英法同盟条约迟迟未能签定时,这样写到:“……而早就被预料着即将缔结的英法同盟,到苏法同盟协定签字后6个月的今日,也反而弄成了‘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从楚辞中拈来这末尾两句,放到这个地方,既十分贴切,又显得幽默生动。

成就探因      羊枣的政治军事评论之所以能够有上述特点,在当时独树一帜,达到“世界一流”的高超水平,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素质分不开的。

首先,在羊枣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日趋加重,这样的国情激发了众多爱国志士的民族感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造就了像羊枣这样的民族英雄。

其次,羊枣是一位辨证唯物主义者,这使他在分析问题和写评论时能够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战略与战术是一物的两面,是绝对不能分裂和孤立的。

没有战术,战略不能造成战争之决定战斗的胜利;没有战略,战术至多只能取得局部的战斗的成功,而不能最后决定战争

两者相辅相成,然而战略是主导的。

” (《一年来欧战军事的检讨》)羊枣在这一段中通过唯物辩证法思想中矛盾的观点,指出战略和战术二者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并指出在战争战略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性作用。

这就使得他的评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最后,羊枣具有广博的知识,这使得他在写作中能够旁征博引、左右逢源。

由于羊枣出生于条件优越的封建大家庭中,从小受私塾教育,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为他日后的学习和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他日后在北京清华读书的时候,他就刻苦学习,很好地掌握了外语知识,因此他在日后编译外电时就显得驾轻就熟,比其他评论者更加便捷地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他的广博知识还表现在对世界地理的熟知上,例如苏联的地理他便了如指掌,一天晚上,编辑部电讯室收到只有一句话的外电 :“苏军攻占了卡拉奇。

”其他人都感到莫名其妙,羊枣一看,高兴地说:“好消息!苏军已经绕到德军主力兵团的后方,开始对敌人实行包围了,真了不起。

”      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羊枣和他的军事评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永远值得我们去仰视和研究。

羊枣牺牲之时,陆定一亲手提写了挽联:“新闻巨子,国际专家,落落长才惊海宇;缧绁蒙冤,囹圄殒生,重重惨痛绝人寰。

”这是对羊枣同志高度而中肯的评价。

在今天看来,羊枣军事评论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在写作战事评论中要借鉴羊枣那样的实事求是、深入透彻的分析

面对一场战争,我们必须站在国际大背景下,用科学的观点分析具体矛盾,剥去层层表面假象,揭示战争挑起者的真实图谋。

在北约攻打南联盟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坚持说,他们对南联盟动武是因为米洛舍维奇政府在科索沃对阿尔巴尼亚族实行“种族清洗”政策,这个理由就连许多美国人自己也承认站不住脚。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媒体一针见血地揭穿了战争发动者的真实图谋:“它要通过这场战争拔除南联盟这个地处战略要位而又不肯顺从北约反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钉子,从而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势力,为北约东扩扫清障碍,同时也为今后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其他不顺从的主权国家动武进行一次实验。

” 这样无所畏惧、鞭辟入里的话语让我们又看到了羊枣当年的风采。

此外,羊枣的博学多才,在今天看来对于一个军事评论者显得更加珍贵。

例如现代作战思想和理论对于一个军事评论者便必不可少,只有懂得了像如联合作战,全维作战,全频谱作战,非对称、非接触、非线性作战,“聚焦后勤”,网络中心战,特种战等等这些作战方式,才能在评论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再如军事历史地理知识,特别是交战两军的军史知识和战场地理情况,也是一个现代军事评论者应该掌握的。

像在美伊战争中,伊拉克会不会把部队缩进城市中打巷战,巷战双方的优劣对比。

如果评论者对伊重要城市有深入了解,就可以根据城市街道楼房建筑特点和布局,分析是否适宜打巷战;根据城市水、粮储备情况,分析是否具备坚守条件。

另外,辨证的思维、优美的语言等都是现在作为一个军事评论者理应具备的素质。

羊枣虽然早已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革命精神和留下的大量的军事评论将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参考书目:   ①、《羊枣政治军事评论选集》 公盾 耿青编新华出版社 1983年   ②、《新闻巨子――羊枣传记》 伍德才著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90年   ③、《新闻评论教程》胡文龙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   ④、《重大报道对策》 陆小华主编新华出版社2000年   ⑤、《抗战时期的“新闻巨子”――羊枣》 张如腾 《军事记者》 2005年8期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