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核型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的相关性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核型 碱性磷酸酶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为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临床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三个过程,在加速期和急变期过程中疾病本质发生变化,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均有差异。我们对不同时期CML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phosphatase,ALP)及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血清ALP水平与CML临床分期及染色体核型变化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例来源于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所有病例均按照FAB诊断标准确诊,不包括合并感染、实体肿瘤、慢性肝病和免疫性疾病的CML患者。研究对象分为CML慢性期组和CML加速急变期组,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CML慢性期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5~69岁,中位年龄42岁。CML加速急变期组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6~70岁,中位年龄40岁。

1.2 标本采集。

无菌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形成血凝块后以2 000 r/min离心20 min后分离血清,—80℃冰箱保存待测。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患者血清LDH,HBDH(α羟丁酸),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内幼稚细胞数比例。血清LDH,HBDH用生化法直接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内幼稚细胞数比例分别由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及显微镜镜检。细胞染色体核型判定:无菌抽取CML患者髂后上脊骨髓4 ml,按常规制备染色体,R显带后行核型分析,分析20个中期分裂相,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1995[1]进行染色体核型描述。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指标以±s表示,各组ALP,WBC和幼稚细胞间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细胞染色体核型分布与比较。

20例慢性期CML患者仅有t(9;22)(q34;q11)(Ph1)异常者16例(80%),4例(20%)患者出现除t(9;22)(q34;q11)以外的复杂核型,分别为:45,x,—y t(9;22)(q34;q11)1例; 47,xx, +8 t(9;22)(q34;q11)1例;45,x,—y/45xy,—8 1例;涉及第3条染色体1例为变异易位即46xy, t(x;9;22)(p21;q34;q22)。18例加速急变患者中,仅t(9;22)(q34;q11)者10例(55%),复杂核型者8例(45%),包括45,x, —y ,t(9;22)(q34;q11)2例;46,x,t(x;9;22)(q26;q34;q11)2例;46,x,y, t(7;9;22)(q31;q34;q11)1例;47,x,x, +8,t(9;22)(q34;q11)2例; 46,x,y,t(x;9;22)(p21;q34;q22)1例。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加速急变期CML组复杂核型染色体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慢性期CML组(χ2检验,P0.001)。

2.2 各组LDH,HBDH、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幼稚细胞数比较。

4组中对3项指标方差分析显示ALP 、幼稚细胞(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78,7.01,P值分别为0.007,0.001),外周白细胞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作Q检验,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表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组、加速急变组各指标比较 ALP,WBC、幼稚细胞三者两两指标间相关分析显示,慢性期 Ph阳性组ALP与白细胞数呈正相关(r=0.52,P=0.03),其他组内各指标间无相关。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