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应用于临床带教的体会

【摘 要】PDCA循环是美国统计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一种标准、科学的工作程序,它反映了提高工作质量和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

我们将该理论应用于对护理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大大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PDCA循环临床带教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1   PDCA循环是美国统计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一种标准、科学的工作程序,它反映了提高工作质量和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每年承担着护理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百余人的临床带教工作,为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我们将PDCA循环运用于临床带教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制定带教计划(P)   1.1 护理部制定全院性带教计划

根据教学计划及毕业实习大纲的要求,结合我院各专业编制的特点,制定总带教计划

计划包括:各专业实习目标、全院性护理专题、技术操作示教的具体时间、内容安排、实习学员轮转表、带教老师职责及带教要求、违反实习管理规定的处罚措施等,以上均用文字或表格列出。

做到目标明确、计划周密、内容具体,使带教老师护生对整个实习过程做到心中有断。

1.2 各护理单元制定带教计划

护理单元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带教计划,结合专科特点及护生的实际水平,把带教目标分解成态度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等分目标,制定出每周的学习内容,使周目标层次符合认知、理解、分析、综合的智能发展规律。

例如:要求护生掌握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这一实习目标,我们将总目标分解成?B度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等分目标,在两周内完成。

第一周态度目标护理前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态度和蔼、妥善安置病人及处理用物。

技能目标: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规范地清洗、消毒、更换内套管;掌握吸痰的正确方法。

知识目标:能够叙述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

第二周态度目标:同第一周。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地清洗、消毒更换内套管;处理套管脱出、阻塞等意外情况;掌握拔管前堵管的操作程序。

知识目标:能够分析气管切开术后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皮下气肿、伤口出血、内套管阻塞、套管脱出、内套管取出与安放困难、气管套管拔除困难的原因及护理要点。

通过目标分解,使分目标落到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确保总目标的完成。

2 实施带教措施(D)   2.1 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师

除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较高的的业务素质之外,还应具备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以适应实施目标教学的需要。

2.2 选择适宜的带教方法。

根据总目标、分目标的具体内容及护生的接受能力,选择灵活多样的带教方法。

专科技术操作:带教老师要求护生事先做好预习,并在次日进行提问,对护生普遍存在的概念性问题再统一讲解,然后通过带教老师亲自示教,让护生加深印象,最后由带老师指导护生操作。

带教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严格要求、一丝不苟,通过预习—提问—讲解—示教—练习的方法,使护生对操作技术的掌握循序渐进,易于接受。

专科理论知识:除护理部安排的教学查房、专题讲课外,带教老师应注重抓好机会教学

指导护生将所学的知识横向、纵向融会贯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再由实践回到理论上来。

如:发现病人的病情有变化时,带教老师应不失时机的进行暗示、引导,护生有的放失地观察、判断,然后带教老师给予启发,提出问题,护生带着问题再去观察,通过观察一启发一再观察,促使护生不断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检查带教质量(C)   检查阶段是对教、学双方是否按计划执行及执行效果作出客观的评价。

3.1 带教老师检查。

带教老师每周不定期抽查护生上一周的目标措施落实情况,了解目标的可行性,及时调整带教方法,把一切不利于目标完成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促进总目标的完成。

3.2 护士长检查。

护士长通过对每一轮护生进行护理查房、教学查房、晨间提问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通过出科考试来考核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了解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3.3 护理部检查。

为加强对各科室教学工作的监督力度,护理部每月组织人员对教学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护生的学习态度、劳动纪律、带教方法、实习质量等。

4 总结带教效果(A)   每实习完一个护理单元,由护生带教老师对对方作出总结评价。

带教老师可通过每周评、出科评、终结评的方式对护生的德、勤、绩、能作出全面评价,表扬优秀,提出不足,帮助护生达到教学目标

护生带教老师的评价,采取询问、开座谈会、不记名打分等形式,对带教老师的态度、带教质量及自身素质等方面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及合理化建议。

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当作推动下一轮循环的动力和依据,不断修订带教计划并反复循环,提高带教质量。

5 体会   5.1 PDCA带教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PDCA循环带教可规范我们的教学管理,使带教工作有的放失、有始有终。

2017年度我们运用PDCA循环带教,使护生的毕业成绩比2016年度高出8.2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PDCA带教法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带教方法。

5.2 PDCA带教法有利于带教老师不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

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根据存在的问题随时修订带教计划

如:在制定实习计划时,我们忽略了对护生的防染意识教育,经过两个月的实习,我们感觉到大部分护生防染意识淡薄,头皮针乱扔乱放,特别是传染科的护生,不能正确的做好自我防护,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训练计划,增加了防染讲座等内容,在实习计划中不断充实新内容,做到动态管理。

5.3 PDCA带教法增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

实习目标落实到科,责任到人,使带教老师有一种紧迫感,促使她们边教边学,强化了临床带教意识,加强了责任心,树立了荣誉感,使带教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5.4 PDCA带教法使护生学习有目标、有方向。

护生一进入科室就明白哪些应该掌握,哪些应该熟悉,哪些应该了解,明确了学习的重点。

通过周目标带教使护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循序渐进,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圆满完成了实习大纲要求,保证了教学质量。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