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一般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为了解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研究将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心理健康状况作了比较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河南省9~16岁中小学生为被试,与父母分离时间至少为一年,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发放问卷805份,回收有效问卷643份,有效回收率79.8%。本研究重点考查双亲在家儿童132人、双亲外出打工留守儿童249人。

1.2 方法。

采用心理测验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自编主观幸福感量表为测验工具。MHT量表是华东师大周步成教授根据日本心理学家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量表修订而成,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中该量表信度为0.86。

2 结果。

2.1 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1.1 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总的阳性检出率、各因子分比较。

心理健康总的阳性检出率上对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总的阳性检出率上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c2 = 0.026,df = 1,p>0.05)。

T检验结果表明,寄宿与非寄宿留守儿童在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因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寄宿留守儿童的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因子分均高于非寄宿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等因子分上寄宿与非寄宿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见表1)。

2.1.2 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寄宿与非寄宿留守儿童在当前幸福感、三年前幸福感和三年后幸福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但寄宿留守儿童的当前幸福感、三年前幸福感和三年后幸福感得分均低于非寄宿留守儿童

2.2 寄宿儿童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2.1 寄宿儿童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因子分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寄宿儿童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因子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但留守儿童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见表2)。

2.2.2 寄宿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考试成绩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寄宿儿童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当前幸福感、三年前幸福感和三年后幸福感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但非留守儿童的当前幸福感和三年后幸福感得分均高于留守儿童

T检验结果表明,寄宿儿童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但非留守儿童的考试成绩得分高于留守儿童

3 讨论。

3.1 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的阳性检出率上没有显著差别,除在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因子分上寄宿留守儿童高于非寄宿留守儿童,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外,寄宿与非寄宿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其它因子、主观幸福感和考试成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说,心理健康状况上寄宿与非寄宿农村留守儿童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与相关研究结论相一致。

3.2 寄宿儿童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表明,寄宿儿童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量表因子分、主观幸福感、。

考试成绩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等心理健康因子上非留守儿童发展状况要好于留守儿童,在主观幸福感、考试成绩上非留守儿童也高于留守儿童,说明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与当前一些研究结论相一致,也印证了研究者与教师、儿童及家长访谈的结果。

本研究在实际调查中、在与寄宿制学校内留守儿童的访谈中发现,当前寄宿制学校在饮食、卫生、住宿条件等后勤管理上存在较多的问题,与已有研究结论相一致。在国家实施“寄宿制工程”政策的指导下,全国各地都大规模地开展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也有研究者提出建立寄宿制学校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本研究及相关研究结论来看,在肯定寄宿制学校建设带来的意义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认真审视。寄宿制学校在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时,忽视了由寄宿而带来的卫生、健康等问题。已建立的寄宿制学校,不仅硬件设施要配套,相应的后勤管理措施要完善,加强寄宿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以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