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场生命意识健生法 从《高士传》解读隐士的生命意识

摘要:隐士虽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群边缘人,但是他们对政治、文化以及文人们的精神心理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本文以我国古代隐士传记类文献中最具有代表性与开创性的著作,也是流传至今唯一尚为完整的著作――《高士传》为例,来阐述隐士生命意识及其对我国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士传》 隐士 生命意识      隐士虽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群边缘人,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对我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以及文人们的精神心理都产生着重大影响,也受到历代统治者的褒扬或者重视。

蒋星煜说:“隐士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扮演一种最受人家喝彩拍掌的角色。

”①南怀瑾也认为:“隐士思想,历来占据传统文化精神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只是它如隐士的形态一样,一向采取‘遁世不见知而无闷’的隐逸方式,所以被大家轻易忽略,而容易忘记。

如果强调一点来说,隐士思想,与历史上的隐士们,实际上,便是操持中国文化的幕后主要角色。

”②隐士虽然在现代的社会结构中消失了,但是隐士的流风遗韵至今未绝,并以种种方式融化在现代人的血液中,尤其缠绕在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上,发生着或显或隐的影响。

故此笔者认为研究隐士精神仍然具有鲜活的现代意义,本文即以《高士传》中的隐士为例,来阐释隐士生命意识

高士传》一书“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屈于王公,名不耗于始终,自尧至魏,凡九十余人”③而成,塑造了一系列高人隐士的动人形象,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作者皇甫谧特殊的政治宣言,表现了他对魏晋时期社会政治的批判态度。

该书一出,就流传开来,并成为现存古代隐士传记类典籍中“最具有代表性与开创性的著作,也是流传至今唯一尚为完整的著作”④,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正是因为该书具有典型性,所以笔者以此书中的隐士为例来阐述隐士生命意识及其对我国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下面详细论述之:   第一,隐士所体现的谦逊礼让、淡泊名利、知足不辱等生命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理应得到发扬光大。

高士传》记载了很多属于高士们特有的典型事例,这是其他人所没有也不可能有的行为,如让王、辞聘、辞赏、逃隐等事件,充分体现了高人隐士们的谦逊礼让、知足不辱,显示出他们的淡泊名利之情,超越流俗的高尚节操。

高士传》记载了尧曾试图把天下让于许由、子州支父,舜曾试图让位于子州支伯、善卷、石户之农、蒲衣子,结果都遭到拒绝;至于辞聘、辞赏之事,在《高士传》里更是俯拾皆是,著名的有许由辞尧九州长,弦高辞郑穆公存国之赏,老莱子、陆通、庄周、陈仲子等辞楚王的聘任,段干木辞魏文侯相位,商山四皓远避汉高祖,严光、王霸等不仕汉光武之朝,等等。

在商品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不知多少贪官因贪恋权位而四处钻营,多少守财奴因聚敛金钱而出卖良心,多少名人为保住名利而不惜作假,使得世风日下,人情浇薄。

为世道人心计,隐士们这种谦退礼让、知足常乐的精神,正是正面教育民众的最佳教材,值得大力提倡。

隐士们的这种精神,既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疯狂追逐名利的现代人从中看清自己;也可以作为一服清凉剂,冷却一下现代人狂热追求名利的头脑,从而启发他们对真正的人生价值以及终极意义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追问。

第二,隐士所具有的自由品格、独立精神、平等自尊等生命意识,是人类精神的精华所在,正是现代人所渴求的,必须予以继承发展。

陈国光说:“纵观三千多年来隐士们的所作所为,人们不难发现,他们不管是栖处岩壑、隐逸田园,还是漫游江湖,为僧为道,都是不愿做皇帝奴仆的人,都是渴望自由的人……他们自食其力,逍遥地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

”⑤中国历史上的隐士,虽然牺牲了很多实际的利益,如权势、名位、物质享受,但是他们过得自由,生活得有尊严,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高士传》中的隐士们正是如此,他们绝大多数毕生都未出仕,个别人曾经做过一些小官,最终也辞官隐居,长期与长林丰草、山水田园为伴,生活清苦,形容憔悴,但是他们生活得有尊严,能够独立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我们可以拿《高士传》中老莱子妻的话为证:“可食以酒肉者,可随而鞭棰;可拟以官禄者,可随而 钺。

妾不能为人所制者。

”⑥不做官,不拿俸禄,就不会受制于人,否则,虽然能够荣华富贵,却失去了宝贵的独立、自由。

隐士们这种崇尚独立、自由的精神可以对现代人的“物化”、“异化”进行精神疏导,引导现代人寻找人的本身以及自我意识,把以前重视对外物的追求改向对自我的深思与反省,重视自己的内在需求与精神满足,才能够使人类在精神层面上得到真正的提升。

第三,隐士喜欢清静闲适、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追求平淡祥和、天人合一的情感体验,正是浮躁、喧嚣的现代人(尤其城市人)所缺乏的,并能对现代人“唯利是图”的畸形精神追求以及科学的生态经济发展观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批判意义。

高士传》中的隐士们远离官场,长期与自然山水为伴,形成了喜欢清静闲适、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如巢父“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许由先是“隐于沛泽之中”,后又“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老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陆通“变名易姓,游诸名山”,渔父“遂去深山,自闭匿,人莫知焉”,四皓先是“退入蓝田山”,后“共入商洛,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严光“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梁鸿与妻子孟光“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等等。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确是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也上去了,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危机。

人们都说,“拼命赚钱,及时行乐”是大多数现代人奉行的生活方式,“累”与“烦”是现代人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孤独感”与“无归属感”是现代人最熟悉的情感体验。

吴言生指出:“今天,在盛行的对象化的思想方式所驱动的物质的大潮中,许多人萍飘梗泛,举目无亲,失去了古老的精神家园。

”⑦在这样浮躁、喧嚣的社会中生存,在“官本位”意识非常浓重的中国生活,时时谈谈古代文人隐逸的话题,讲一点“出世精神”,经常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让处于现代高科技文明中心理焦虑的人们心中系念着一个崇高的精神境界,哪怕明知是虚幻的“乌托邦”,笔者以为都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了解隐士,了解隐士们的价值追求与生命意识,都可为现代人生活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精神文化建设。

否则,“不了解隐士,不了解隐士文化史,就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社会,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的政治、文化。

”⑧当然也不能很好地服务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

①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页。

②南怀瑾:《禅宗与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页。

③④⑥[晋]皇甫谧撰、刘晓东校点:《高士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序言”,“本书说明”,第8页。

⑤陈国光:《闲话隐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29页。

⑦吴言生:《论禅宗所谓“本来面目”》,《晋阳学刊》1999年第3期。

⑧许建平:《山情逸魂――中国隐士心态史•引言》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0年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名称:隐逸诗美学风格研究,项目编号:2010JK359      作者:霍建波,文学博士,延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文学、隐逸文化与隐逸文学。

编辑:赵红玉。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