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_中华武术螳螂拳研讨会概述

由青岛市武术协会和青岛崂山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中华武术螳螂拳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18日-19日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隆重举行。

应邀前来参加本次盛会的各界代表近百人,武术界泰斗蔡龙云老先生也不辞劳苦,兴致勃勃地从上海赶来参加了本次会议。

除了青岛武协、青岛市政府和崂山风景区管理中心的有关负责同志外,参加本次研讨会武术界名人还有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康戈武先生,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邱丕相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学科带头人李成银先生,北京大学的李士信教授。

另外还有数十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及许多螳螂拳顶尖高手也参加了本次螳螂拳盛会。

研讨会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家宣读论文进行学术交流,第二部分为螳螂拳高手演示螳螂拳进行技术交流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螳螂拳的起源问题成了这次研讨会的焦点。

武林中,多年来一直认为螳螂拳是由王朗所创,起源地也被笼统地界定为胶东地区。

但对终生习练螳螂拳拳师和从事武术史的学者来说,绝不会满足于这种笼统的界定。

他们查阅了翔实而丰富的史学资料,针对螳螂拳的起源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经过广泛的交流之后,于会代表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螳螂拳在明末清初由山东栖霞人于七(化名为“王郎”)始创于崂山华严寺

于七,明万历三十五年(1609)出生于山东栖霞唐家坡村,名乐吾,字孟熹,因在同门十人中排行老七,别号“于七”。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于七是栖霞人,但并不能因此说螳螂拳起源于山东栖霞

于七是胶东反清农民起义军领袖。

顺治六年(1649)冬,清政府出兵5万,大规模围剿胶东义军。

次年春天,清兵发起总攻之前,于七夜中乘快马突出重围,途中马被累死。

于七葬马于一座山下(后人称此山为“马山”),独自徒步直奔崂山而来。

于七来到崂山,先是选择白云洞作为藏身之地,第二年在华严寺落发为僧,法号“善和”。

华严寺主持“慈沾”大师圆寂后,由于七继任。

善和大师在华严寺潜心攻研佛法,深受中国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影响,追求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谐统一。

在这一法则的指导下,他主张师万物,法天地,从大自然的生化衍变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取螳螂的形象、动作、攻防意蕴,融人拳的技势之中,用人体再现螳螂的生性本能,从而创造出了一套我国武术中的独家拳法――螳螂拳

这种融自然物为一体的螳螂拳,是人对自然美的形态模仿,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体表征,人们在习练螳螂拳的活动中,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同时也借此得以从容自如地去感悟人生真谛,生活的韵味和自然的情致。

模仿螳螂来表现生命,表现自然,实际上是崇尚生命,崇尚自然,求得自然与人的共鸣和统一。

拳师们的技术交流,更是让与会代表们领略了妙趣横生的螳螂拳之美。

参加表演年龄小的十几岁,高者七十六岁;有民间的螳螂拳高手,有大专院校的武术教师,有各个螳螂拳武校的教练,还有华严寺的武僧,可谓高手云集。

技术交流的内容包括了螳螂拳的各个流派,有七星螳螂、六合螳螂、梅花螳螂以及少林螳螂

交流中,拳师和专家们都把螳螂拳的实战实用性放在首要位置,一致认为攻防技击性才是螳螂拳的本质,脱离攻防本质的花架子套路,不利于螳螂拳的继承和发展。

在演示的传统螳螂拳套路勾、采、挂、刁、缠、拿等手法,以及盘、格、挑袍、滚龙等肘法,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让各界代表充分领略到了象形取意、刚柔直法、靠身短打、组合连发的传统螳螂拳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各位高手大多来自本地,是在崂山附近土生土长的民间拳师

由此可见螳螂拳在此地影响之广,渗透之深,实为武林所罕见。

这似乎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螳螂拳起源于青岛崂山华严寺的观点。

这次盛会是一次成功的研讨会,它对螳螂拳的继承发展和推广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学术和技术交流之后,全体代表一直认为,螳螂拳的发展是有着一定规律的,它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转换、创新,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武术文化系统,并与特定历史背景相联系。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需要螳螂拳的功能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螳螂拳应不断有所扬弃,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并且指出,只有理解了螳螂拳的本质、形式和功能,了解了螳螂拳的历史发展规律,才能准确地把握螳螂拳的现在,展望螳螂拳的未来。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