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项目管理

摘要: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是农业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旨在推动我国生物育种及农业转基因研究,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针对转基因重大专项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索实践转基因重大专项科研项目管理的新模式,并对项目组人员提出几点工作建议。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转基因 生物新品种 重大专项 项目管理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以下简称转基因重大专项)于2008年7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总投资约200亿元,是农业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专项主要针对动植物转基因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在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功能基因克隆验证与规模化转基因操作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推广及产业化和条件能力建设等五大优先领域的研究实现突破。

转基因重大专项旨在推动我国生物育种及农业转基因研究,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一)预算编制及经费使用不规范   课题立项前,由于科研人员专业的局限性,编制的预算往往与立项后实际支出不符,需要重新调整预算,费时费力。

课题立项后,由于课题组不熟悉相关科研经费使用规则,在经费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如下错误。

如:专家咨询费发放给课题组成员;劳务费支付给有固定收入的博士后工作人员;会议费、伙食费、住宿费超标;出国交流的国家与预算中指定的不一致;测试化验加工单位不是合同中规定的单位;极个别项目的报销中,还曾出现过虚假发票;另外,采购、化验、测试、加工等合同的签订及合作单位科研经费外拨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应避免课题组以测试加工费、科研协作费等名义将科研经费转拨给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单位。

(二)项目管理流程不熟悉   科研人员过于重视科学研究本身,往往忽视项目流程管理和时间节点的把握。

如预算调整流程,根据调整内容的不同,调整的流程及审批单位各不相同,项目组若自行调整,在验收时难以确认;转基因中涉及环境释放审批没有把握农业部审核节点,未提前上报农业厅备案,或在截止日期后递交农业部审批,延误项目执行进度;编制合同、预算等书面材料时,由于一些细微错误,如未使用最新版系统软件填报、封面缺少法人和单位印章、签字盖章页虽有签字盖章却未填写日期、电子版材料和纸质材料不一致等,造成成本浪费及时间延误。

(三)忽视转基因安全工作   转基因逃逸,指转基因流向非转基因品种或是其野生近缘种,引起一系列生物安全问题。

人为导入的抗虫、抗旱、抗除草剂等优良基因,可能会逃逸到杂草类植物或野生近缘物种,对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因此,转基因安全工作是转基因重大专项课题实施过程中不能忽视、必须关注的问题。

二、探索实践转基因重大专项及其他科研项目管理的新模式   针对重大专项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科研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浙江大学创建了一些项目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并成立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中心,完善全链条项目管理,在转基因重大专项及其他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健全规章制度,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为加强重大专项及其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以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为依据,学校针对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采购及科研成果等问题,制定了30余项规章制度及细则,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为规范间接经费使用,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学校于2015年出台了间接经费分配新的管理办法;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外拨、测试加工等薄弱环节,在已有政策基础上正在制定相关细则,规范流程、加强监管;响应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正在起草制定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进程。

完善三级监管体系,提高科研管理效率。

为提高学校科研管理的效率,充分发挥院系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学校采取三级监管体系,加强对科研项目监管。

在立项申请、日常报销(会议审批、专家咨询费及劳务费发放等)、设备采购及测试加工合同的签订、经费外拨等事项上,设置院系审核环节,由院系审核后提交学校管理部门再次审批。

利用院系科研管理人员对本院系科研团队的熟悉度,院系审核发现问题随即返回修改,提高了审批准确度及效率。

实行预审计制度,确保项目顺利验收。

为确保重大专项及其他科研项目顺利验收,自2011年起,学校审计处会同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开始实施科研项目经费使用预审计制度。

学校委托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经费使用过半的项目,在结题验收前进行预审计。

截至目前,学校已基本完成对经费超过500万元的科研项目的预审计工作,对一些经费使用不规范的项目进行了整改,为项目顺利验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会计委派制度,确保经费规范使用。

为确保科研项目经费的规范使用,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学校自2010年开始实施助理会计委派制度。

助理会计本身为专业的财务人员,并经过计财处系统培训后方可上岗。

计财处针对国家、省国库及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新政策,定期举行助理会计的“回炉”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更好地为科研团队服务。

聘请专职监理人,加强项目监督管理

为加强重大专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及监督,学校聘请专职监理人,监督项目实施质量、进度、人员到位和履行合同情况,监理配套经费到位及审查包括经费外拨等经费使用情况,配合做好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二)成立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中心,完善项目过程管理   加强项目管理

为加强重大专项及其他科研项目管理,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学校于2014年成立了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中心,主要职责包括:协调各业务部做好纵向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指导并协调各院(系)和校设研究院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相关工作,科研管理人员相关业务的指导和培训;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并做好教育部统计年报和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统计工作;受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参与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调研和政策制定工作,配合做好纵向科技项目的各类管理检查工作。

梳理项目管理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过程管理中心自成立后,进一步梳理科研项目管理流程,使流程更为简洁、人性化,最大程度地为科研团队提供便利。

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印发成册并上传至科研管理部门主页,方便科研团队查阅,提高办事效率。

经费外拨、会议审核等流程设计了专门的审核表,将三级监管有效纳入审批流程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过程管理中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信息化管理,同时也实现了科研项目经费认领、入账、设备采购、结题信息、成果统计、技术转移、人事考核等一系列信息在学校职能部门中的共享,不仅为科研团队提供了便利,更实现了各职能部门在项目管理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实时沟通及监管。

加强政策法规宣讲,协调项目管理

针对不同科研项目类别,过程管理中心定期开展针对包括院系科研、会计委派、项目组成员等科研管理人员相关业务的指导和培训,对各院(系)和校设研究院及项目组科技项目过程管理起到指导和协调作用。

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申报前,根据重点问题,提前对课题组、院系及学校科研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有效协助课题组成员课题申请进程。

面对“十三五”变革,针对新文件,变革新动向,也开展了多次培训及宣讲,给课题组及科研管理人员带来最新的资讯。

三、强化转基因重大专项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   针对转基因安全问题,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成立转基因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宏观督导全校转基因安全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和制定相关细则,为农业试验站和实验室建立安全保障。

(一)成立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加强转基因安全的领导   提出制定和修改学校转基因安全的规章制度的建议;检查实验室和试验农场的安全措施执行情况;审核各实验室的研究试验申请和合作研究申请,评估其风险水平;组织、协调转基因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农业试验站安全保障,统筹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管理   为确保转基因研究工作的安全开展,学校采取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对转基因作物种植统筹管理

加强农场的隔离条件建设;建立转基因基地的责任人负责制度,基地在种植期间监控人员到位;更新转基因种子专用仓库,对转基因作物种子的贮存人员及仓库、种子包装及标签等做出专门规定,定期对种子贮存室进行全面整理,集中销毁多余的种子,确保种子安全;制定转基因基地农业机械专用的制度,防止通过工具逃逸的可能性。

(三)制定转基因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及实验基地管理   制定无菌操作室、洗涤室、种子整理室、生态安全评价实验室等的管理规则,杜绝一切转基因逃逸风险。

转基因安全控制的相关条例和文件发放到每个课题组,定期组织转基因安全培训。

四、对转基因重大专项项目承担人员的几点建议   (一)熟悉规章制度,重视流程管理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规范使用经费

遇到经费调整或重大事项变更,应积极与院系、学校专项牵头组织单位沟通,按照正规流程,及时上报、等待审批。

不要委派学生或博士后等流动人员全权管理项目,以免学生毕业或博士后出站后,造成交接过程中的延误或失误。

(二)重视转基因安全,加强宣传教育   按时提交转基因中试和环境释放申请,根据农业部的批准进行转基因中试工作。

在日常实验室和实验基地种植中,重视转基因安全,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项目参与人员,包括研究生、博士后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严防转基因逃逸。

(三)做好转基因科普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2月1日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

这也是中央文件中首次将转基因的科普与技术研究、安全管理并列考虑。

作为转基因重大专项项目的研究人员与管理人员,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者,我们也有义务向公众实事求是地说明转基因专项研究的重要意义、科普转基因的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规范全面的项目经费管理规章制度、有效而新颖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全链条式的项目管理,实时共享的信息化系统,对转基因安全及科普的注重,都大大提高了转基因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为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严智宇.高校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实践研究[J].今日科技, 2014(7).   [2] 卢宝荣,张文驹,李博. 转基因的逃逸及生态风险[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6).   [3] 冯身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内涵及定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9).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