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庆园博园水岸线处理

摘 要:重庆园博园水景丰富多样,根据其岸线主要处理手法,可分为贴面、置石添绿、喷泉、综合等四种方式,如何对湖岸线进行适宜景观处理,是水景在园林中应用的一大难点。 论文代写。

关键词:水岸线、园博园处理手法、细节处理 2011重庆园博园开园后,为了完整欣赏其全貌,我们再一次来到这个美丽的山城。初时凌乱的施工现场变成了步移景异的园林盛宴,在一天的游园时间里,重庆园博园如一位神秘女子,渐渐露出了她美丽的面容。  视线所及之处,无论是从各园入口的设置,还是从地方特色的园林体现,每个园内都昭显着设计者们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而在其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园中琳琅满目的各种水系驳岸处理。在此,回忆园博园的盛宴,吾甘冒班门弄斧之嫌,就园博园中各种水岸线处理谈谈吾之浅见,以期抛砖引玉,为以后的园林设计增添新意。1、处理手法  纵观重庆园博园全园,水岸线处理方式中式多于西式,大致可分为:贴面式、置石添绿式、喷泉式以及综合造景式四种类型。  1.1、贴面式  第一种类型为贴面式:是以文化砖、页岩或其它贴面作为池沿处理的主要材料,以柔和有序的曲线作为水景与陆地景观过渡的处理方式,贴面处理可使全园景色在整齐有序中透出丝丝灵动,略显活泼之色。  而贴面式的运用场景与特点也显而易见,这种方式的水岸线处理大多运用于静态水景中,池岸边种植的树木花卉与水中倒影交相呼应,连为一体,若在天空晴朗时更是如画龙点睛,能使全园景致得以进一步提升。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另一方面来说,以贴面的形式处理岸线,是水与岸各自成景还是融为一体,这与岸线周围种植的植物搭配密不可分。但池岸终究过于单薄,形式缺少变化,容易引起视觉审美疲劳。  1.2、置石添绿式  置石添绿式:以景石或者人造塑石置于池岸,同时搭配湿生植物柔化石质景观,以生态、生动作为设计目的,竭力模仿自然驳岸景观的水岸线处理手法。  这种置石添绿式水岸线大多运用于大水面池岸环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更与自然的山体背景相融,但当用于某些园内的小水面池岸处理时,植物配置和景石尺寸选择方面往往容易造景过头,使水景略显凌乱,体现不出水体的清澈感,弱化水在园林中的地位,有刻意造景之嫌。  1.3、喷泉式  喷泉式:以水中置喷泉为主要视觉集中点,尽力弱化以简单线条围合的水岸线造景方式。这种仿西式的造景方式主要强调体现水体本身之美。喷水时可以以水流形态、水雾造势、水声流动的形式,甚至可以根据音乐节奏、灯光变换设置喷水时间和形态,在某一个时刻营造出最动人的水中美景。但是正如阳光下的阴影一般,喷水时刻的美丽伴随的是长时间的寂静,即使喷泉承载物本身可以成为一种静态景观,当喷泉内无水时,景观终究还是缺乏生动之美,略显萧条寂静。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1.4、综合式  综合式:岸线采用自然散置景石与砌筑规则岸线交叠的形式,间以种植湿生植物,使水面岸线融为一体,甚至置以喷泉或假山石流水,颇显生动有趣,而岸边配置的丰富植物群落更是使全园景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高、中、低、水面层次分明,树木轮廓清晰姿态各异,可算是仿生态群落的最佳体现。  同样,与它丰富的景观体现相应的是造景手法的复杂程度,此种岸线处理方式显然极为考究植物配置功底,特别是湿生植物群落与水生植物群落之间的搭配。在水面倒影处理上,岸线种植中所运用的植物种类繁多,高低错落,形态各异,这种复杂的造园手法极容易使全景显得杂乱无章,尤其是小水池,以此种方式处理,往往造成水面过满,有硬塞之嫌。2、小结  正所谓成景难,毁景易。对于水岸线处理,在水面形成之初便制定合理的方案是水岸线处理最为合理的方式,而具体采取什么手法处理,则应根据各水面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力图制定出最优方案。横看重庆园博园整体景观的塑造,除却某些细部的粗糙,无疑算是一场园林盛宴,令人回味无穷。参考文献[1] 李海琳、刘立钧,浅析驳岸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8(28)[2]刘滨谊、周江,论景观水系整治中的护岸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4(3)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3]孙逸增译,日本土木学会编,滨水景观设计[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8~95。

论文网。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