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的哲学思想谈玉雕兰花创作

郑超越。

商要:兰花一直是古今文人的挚爱,曾以“气美如兰”来形容人的高雅脱俗之气。本文结合玉雕兰花创作,从“行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这一哲学思想,分享玉雕兰花创作感悟。虽成果青涩,但通过对玉雕兰花雕刻作品的研究与学习,总结玉雕兰花作品的制作过程与方法,从兰花柔中带刚的气质,体会到形神兼备对于雕刻创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玉雕兰花;形;神;创作

中图分类号:J3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019—01。

一、以形写神,笔简意长。

兰花的题材在玉雕作品中经常出现,兰花的种类众多以兰花为题材的玉雕作品也多种多样,兰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有着高贵典雅的美好寓意。从外形上看兰花叶子大多成条带状或流线形态,时而直立时而下垂有长有短,叶鞘可尖可圆;花朵大多分为六瓣由外三瓣与内三瓣包围花蕊而形成。兰花的美在于花朵叶子之间的关系,两者间的变换可呈现多种表现形式。

玉雕花卉中兰花的造型是比较难把握的,玉雕兰花所选的玉料大多颜色鲜艳、玉性较好、料质细腻通透,这样才能满足兰花雕刻条件。在我看来玉雕兰花的整体造型中叶子要比花更有观赏性,兰花的主干并不明显整体造型要靠花叶的相互支撑来完成。兰花叶子外形细长,只有质地较好的玉料才能将其纤细轻柔的状态表现出来,如运用叶子的翻转和卷曲表现出兰花整体造型的特点,作品的层次感也可通过叶子的位置关系、薄厚程度和叶子的长短对比来体现;兰花花朵通过分层的雕刻设计在满足花朵外形塑造的基础上还要展现出花瓣的质感,花瓣雕刻越精细就越能展现出晶莹剔透的效果。与真正兰花不同的是,玉雕兰花运用自己的雕刻语言通过设计与制作雕刻兰花的质感使雕刻作品既有兰花的美丽轻盈又有玉石的沉稳凝重。

二、以神表形,栩栩如生。

好的雕刻作品在造型完整的基础上还要富有神韵,在雕刻过程中注入自己的雕刻情感,这也是艺术品不可复制的原因。人是富有个性的,不同的人对于事物的关注点不同。对于兰花题材有人看重的是叶子雕刻,有人则看重花朵雕刻。关注点不同就会在作品中通過形的塑造表现出不同的神,不同的神也可以通过形的表现风格来体现。

玉雕兰花通过雕刻手法展现作品的特点,雕刻手法的选择取决于玉料的形状根据玉料的薄厚程度选择不同雕刻手法,厚度较完整的玉料大多采用圆雕手法进行雕刻;较薄的玉料则采用浮雕或高浮雕等手法进行创作。其中圆雕类大多以写实为主并以实物为参照,作品的设计理念要符合雕刻条件考虑到玉的质感与特性,这样才可以做到因料施艺。如果玉料颜色丰富并富有规律性可以在花与叶的颜色上做俏色处理,俏色的巧妙运用可以让兰花展现出不同的特点。兰花题材的圆雕作品要做到整体完整美观,细节刻画精细,这类作品较注重整体造型的把握,由主体到细节的分层次处理都能看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与情感表达,圆雕类玉雕兰花与其他雕刻技法的兰花作品相比之下更具观赏性。若材料有限制玉料的厚度不够可以运用浮雕或高浮雕的雕刻方法进行雕刻设计。这种雕刻手法一般将兰花雕刻于玉牌、玉壁之上,或者作为陪衬雕刻成纹样图案,运用简洁明快的雕刻手法将兰花这一题材与玉石相结合,雕刻具有意境美的作品

三、形神兼备,巧夺天工。

除了运用不同雕刻技巧,设计者还可以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兰花的特点放大,有的注重刻画叶子增加叶子的动势或叶子的卷曲程度使整件作品看上去更加灵动;有的在兰花花朵雕刻蝴蝶、蜻蜓等昆虫或在底部雕刻青蛙、蜗牛等作为陪衬,增加整件作品的趣味性。要使玉雕兰花做到形神兼备,每一个创作过程都很重要。选择适合的玉料做到物尽其用,这也是玉雕设计专业对于用料的基本要求;了解玉性、玉质、玉色等的玉料的特点;观察实物也很重要,从观察兰花品味兰花开始对兰花的美有所感知。在创作过程中要不断研究玉石兰花的共同点,感知其精神内涵。只有充分理解才能更充分的表现,将玉石兰花结合起来创作形神兼备玉雕作品

形神兼备玉雕兰花作品可以充分体现创作者的心性和审美标准,做到“物如其人”。好的玉雕兰花作品都有一定的价值,包括其他好的艺术品也是如此,它可以满足创作者和观赏者的物质与文化需求。

在大众审美方向下每个人对于美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这一哲学思想充分说明了形与神之间的重要关系,艺术品的创作要满足形将神传达出来,神寄托于形,神也为形所用,形与神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对兰花的认识不同,表现手法与塑造方式也不同,这样就会传达出不同的神,因此创作者对其神的感知度也决定对兰花的形的塑造是否到位。所以形神兼备玉雕兰花作品一定是将美发挥到极致的创作

参考文献:

[1]章藻藻.玉石雕刻[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2]王希伟,李继东.玉雕技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

[3]孙敏.中国玉石雕神工奖作品精选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