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刀在开腹直肠癌中应用

摘 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经腹根治术使用超声刀与使用电刀的差异。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结直肠癌患者32例,其中16例使用强生公司GEN300 超声切割止血系统手术( 超声刀组),另16例使用电刀作为对照(电刀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Dukes分期、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超声刀组电刀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80min 和95min( 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45(26—63)ml和65(38—96) ml( P<0.05)。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率分别为93.75%(15/16) 和81.2%(13 /16)(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操作时使用超声刀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局部切口愈合好等优势,但费用稍昂贵,在有条件的单位及患者中值得大力推广。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术超声刀。

目前超声刀( ultracision harmonic scalpel,UHS)已被广泛用于腹部手术,由于其在组织解剖分离、止血方面的优秀表现而逐渐成为复杂手术的必需设备之一,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超声刀已广泛地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并有取代电刀的趋势。而国内在开放性手术中应用超声刀仍不多。本研究通过在开放直肠癌根治术使用超声刀的实践探讨超声刀微创优势。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010 年1月至2012 年6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直肠癌患者32例,其中16 例使用电刀作为对照(电刀组),患者45—79岁,平均65岁,男9例,女7 例;16例使用强生公司GEN300 超声切割止血系统( 超声刀组),患者44—76 岁,平均64岁,男12例,女4例,两组患者的肿瘤Dukes分期、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一 两组患者肿瘤特点的比较( n)组别 分期 大体类型 分化程度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A B C D 肿块型 溃疡型 浸润型 高分化 中分化 低分化超声刀组 1 7 7 1 2 10 4 2 13 1电刀组 2 6 6 2 3 12 1 2 12 2χ2 值 0.821 2.182 0.373P 值 0.845 0.336 0.8301.2 手术方法 气插全麻,膀胱截石位,取下腹部正中切口,逐层进腹,保护膀胱,腹腔探查,作直肠全系膜切除,会阴组手术,距肛3cm处切开皮肤,沿肛管游离,并分离肿块与阴道后壁之粘连,完整游离肿块及直肠与经腹组会合,完整移除标本,冲洗盆腔,确切止血,缝合盆腔底部腹膜,重建盆底。清点器械无误后置一腹腔引流管于肛周间隙,逐层缝合会阴部切口,常规关腹。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检验水准为P <0.05。2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超声刀组电刀手术操作时间平均77min、8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ml、60ml。术后会阴部切口一期愈合率分别为93.75%和62.5%。两组数据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2。

毕业论文。

3 讨论电刀作为有效的锐性分离和止血器械在目前的外科手术中仍居主导地位,超声原刀本是腹腔镜手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将其应用于开腹手术,尤其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 我们将超声刀用于低位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手术的操作中,并与常规使用电刀相比,证实了其安全、微创等优势,在开腹手术中应用超声刀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引流液少、肠道功能恢复快,且淋巴结清扫数量多,这些与国内外学者报道结果相似[ 1, 2 ]。超声刀主要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超声频率发生器使金属刀头以55. 5KHz 超声频率进行机械振荡,使组织水汽化,蛋白氢键断裂,组织细胞变性,被切开或凝固,变性蛋白形成粘性凝结物,从而使管囊状组织重新融合和分割[3]。本实验中超声手术组术中可在最大限度减少副损伤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切割止血、分离的功效,不仅简化了操作步骤,而且减少了结扎、止血所耗费的时间,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麻醉等对患者的创伤。当然,使用超声刀需要注意一些操作技巧,实际应用中根据组织张力、组织类型等掌握好凝固切割的平衡,时刻谨记: 切割越快,凝固效果越差,而切割越慢,凝固效果则越彻底。同时注意,超声刀的锐面接触组织时切割速度较快而凝固效果较差; 超声刀钝面接触组织时切割速度较慢但凝固效果较好。在操作中需要充分保证凝固效果,不能一味追求速度。综上所述,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手术使用超声刀系统的达到了微创治疗的目的、尽可能的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在有条件医院使用推广。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参考文献 [1] 余佩武, 钱锋, 罗华星,等.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08,6(1):38240.[2] Kojima K,Yamada H,InokuchiM,et al. Functional evaluation after vagus—nerve—sparing 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distal gastrictomy[J]. Surg Endosc,2008,22(9):2003—2008.[3] Amaral JF.Ultrasonic dissection[J].Endosc Surg Allied Technol,1994,2( 3—4) : 181—184.作者简介:常桂生(1972—),男,普外科主治医师,硕士,主要普外科临床工作。      毕业论文。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