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越窑消失的几个问题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越窑是中国名窑之一,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并作为秘色瓷的生产窑场而闻名 。然而,越窑在进入南宋时期以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本论文将在有关越窑消失相关的诸多问题中,就越窑的具体消失时期和原因进行研究。

一直以来,在研究有关越窑消失时期问题上,研究者们都关注了《云麓漫钞》和《坦斋笔衡》的有关越窑记载。相信《云麓漫钞》真实性的研究者认为,越窑消失时期南宋中期;而认为《坦斋笔衡》可信的研究者则主张越窑消失时期是在南宋初期。但仔细分析相关记载可以发现,这些资料对确认越窑消失时期几乎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根据现有的考古学资料,越窑消失时间在南宋中期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越窑消失原因,学界存在很多不同观点,但多数观点局限在结果论的解释范畴。如果要准确地掌握越窑消失原因,就必须从越窑瓷器的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同时,要铭记当时越窑与其它诸多窑场处于竞争关系这一背景。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越窑消失的根本原因与越窑的釉料和胎土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即越窑的釉料有一个缺点,就是TiO2含量较高,因此很难烧造当时人们喜欢的呈淡青绿色的青瓷。而且,越窑胎土,由于其Al2O3含量较低,所以有一个缺陷,那就是高温烧成时抗变形力也较弱。约至五代时期越窑曾经通过改善装烧工艺和成型技法,弥补了这种釉料和胎土的缺点。但是,进入北宋时期以后,瓷业环境变化,由上述缺点引起的问题又逐渐呈现了出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开发没有相应缺陷的釉料和胎土,但因为制瓷原料与窑场周边的地质学特点有密切关联,所以是件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越窑未能解决这些呈现出来的缺点,以至北宋后期以后,衰落到了难以恢复的地步,终于在南宋中期便消失了。

关键词:越窑消失时期消失原因; 釉料; 胎土

一、 问题所在。

——研究史的检讨与方法论的省察。

越窑是中国名窑之一,有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唐宋时期越窑烧造的秘色瓷是该时期中国窑场林立的情况下,水平最为卓越的瓷器产品。然而,越窑却在进入南宋时期以后的不久,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果要理解越窑本身的发展过程,就必须弄清有关越窑消失的问题,如越窑消失过程、消失时期和原因等,这在理解越窑发展过程的后期情况方面尤其不可或缺。然而,探讨越窑消失问题的重要性远不止这些。

南宋政权成立后,越窑曾一度生产御用瓷器供应给宫廷。杭州出土的刻有宫廷名称或使用御用瓷器的官府名称的多件南宋越窑青瓷可以证明这一点①。人们一般认为越窑的烧造、供应御用瓷器的期间大概是从南宋政权成立到南宋官窑成立前后。由此可以推测越窑消失问题与南宋官窑的成立问题也有密切关联。

不仅如此,众所周知龙泉窑在越窑之后成为了中国最大青瓷窑场。有不少研究者曾经提出越窑消失与龙泉窑的兴起有密切关联。而且越窑消失很可能与当时最大的白瓷窑场——定窑以及最大的青白瓷窑场——景德镇窑的兴盛也有一定关联。总之,可以说越窑消失问题是理解宋代中国陶瓷史的关键。

越窑消失过程曾经是一个长期以来的未解之谜。但在1990年,古银锭湖周围的低岭头窑址进行了试掘,1998~1999年又发掘晚唐时期南宋初期具有代表性越窑窑址寺龙口窑址,由此为了解消失时期越窑的大体情况提供了帮助。但是,还未找到能直接解答越窑消失具体时期和原因的线索。虽然人们就此问题百家争鸣般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几乎所有主张都是通过推论得出的。所以,笔者将在有关越窑消失的问题中,就其消失时期和原因进行特别论证。

有关越窑消失时期,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越窑消失南宋初期(南宋初期说)②,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在南宋中叶(南宋中叶说)③。支持这两种观点研究者,分别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考古学资料或铭文资料等依据。例如,持南宋初期说(第一种观点)的代表性研究者沈岳明以杭州出土的刻有“甲申殿”款和“慈宁”款的越窑瓷器片为依据,提出越窑是在绍兴19年~29年(1149~1159年)消失观点④。而持有南宋中叶说(第二种观点)的权奎山则将越窑消失之前所生产的青瓷之器种、器形、釉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这些器物具有南宋中叶瓷器的特点。所以,他认为越窑应该是在南宋中期以后消失的⑤。

但是,有趣的是,持有不同观点研究者有意无意间都依据南宋中叶撰写的两本文献记载进行了阐述。第一是开禧2年(1206年)成稿的《云麓漫钞》⑥,第二是据推测于嘉定5年(1212年)左右撰述《坦斋笔衡》⑦,其相关内容:

(A) 青甆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秘色,又曰出钱王,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⑧。

(B) 宋叶寘《坦斋笔衡》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擧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緻,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⑨。

据《云麓漫钞》记载,当时(“今”)处州龙溪(龙泉)生产的青瓷为粉青色,越窑生产的青瓷为艾色(史料A)。支持南宋中叶说的研究者根据史料A,认为在编撰《云麓漫钞》的1206年同时期越窑仍在烧造青瓷⑩。

但是,撰写时期比《云麓漫钞》晚几年的《坦斋笔衡记载了与之有悖的内容:“若谓旧越窑,不復见矣”(史料B)。据此,支持另一说的研究者主张在撰写《坦斋笔衡》的南宋初期越窑已经在历史舞台消失11。他们并不确信《云麓漫钞》的相关记载史料A)。相反,支持南宋中叶说的研究者对《坦斋笔衡》的相关记载史料B)有所存疑。也就是说,支持南宋初期说的研究者和支持南宋中期说的研究者在看待《云麓漫钞》和《坦斋笔衡》的记载时,对两个史料的可信度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立场。

但实际上,根据对《云麓漫钞》和《坦斋笔衡》的上述记载的普遍解释,如果倾向于《云麓漫钞》的记载是真实的,那么越窑消失南宋初期的观点就不可能成立。反之,如果确信《坦斋笔衡》的记载越窑消失南宋中叶的观点也同样不可能成立。可见,研究者们在分析一般认为是有关越窑消失时期的决定性依据——史料A史料B时,只选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史料,而排除了对自己不利的史料。但是,对于为什么排除对自己的主张不利的史料,并没有进行任何说明。所以,无法得知这些研究者进行取舍的依据。笔者认为,这是两种观点的极大漏洞。

0 次访问